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怀化市疾控中心2020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1-06-22 10:45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怀化市疾控中心2020年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20年我中心获得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资助的新冠肺炎防控经费、艾滋病、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食品安全监测、麻风病防治、基本公共卫生、慢病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饮用水质监测等21个项目共计8179.7566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拨款7460.08万元,省财政拨款91.13万元了,市财政拨款628.5466万元。项目经费中新冠肺炎经费4474.59万元(中央拨款3909.12万元,省级拨款26.23万元,市财政拨款539.24万元),是全市抗击新冠疫情的财政拨款收入。通过项目工作的开展,我们有效地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态势,新冠病例数量全省排名由1月22日的第2位下降到2月7日起的第10位,自2月15日起至今全市无新增病例报告,且新冠病人治愈率为100%,死亡率为0。其他传染病、艾滋病、流感等疫情流行水平也得到不断降低,麻风病人生活、医疗、畸残预防及康复服务不断提高,不断推行扩大免疫规划,为所有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有计划开展疾病监测、疫情处置、督导培训等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适时掌握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此外,还要加强对慢病、结核病及职业病的防治,提高全市人民的防病意识。

(二)项目绩效目标

    1、主要项目绩效总目标

1)艾滋病项目

  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遏制经性传播,持续减少经静脉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降低新发感染和死亡,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减少社会歧视,将我省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2)计划免疫项目

组织实施全市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培训,完成适龄儿童建卡建证和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降低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3)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

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例,掌握疫情动态,早期识别暴发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提高我市传染病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掌握我市霍乱、手足口病、人禽流感、流感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在我市人群、环境、动物宿主中的分布特征、流行规律、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N7H9禽流感防控、新冠肺炎监测经费

    从传染病传播三要素着手,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对疑似新冠病人做核酸检测;开展新冠病例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并规范集中管理;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防控策略,疫情防控组积极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5)食品安全监测项目

以获得连续性、代表性数据为目的,掌握大宗食品中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污染趋势和地域分布,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提供数据。

6)麻风病防治项目

负责麻风病院(村)愈后居留人员的日常管理,为愈后居留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畸残预防及康复服务,有条件的麻风村可为现症麻凤病患者提供治疗期间生活医疗服务

    7)饮用水质监测

通过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对全市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科学、系统地了解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为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8) 公共场所监测项目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动力,加大对公共场所的监测力度,确保我市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公共场所监测,了解公共场所卫生现状及主要危险因素,促进公共场所单位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有力的推动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

  9)慢病防治项目

   按照国家、省级要求指导辖区2019——2020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常态化开展辖区各县市区死因监测督导管理工作,开展相关国家、省级项目工作质控及指导,开展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慢病健康管理指导工作

  10)地方病防治项目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与指导,完成采光、照明双随机监测任务。完成13个县(市、区)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开展疟疾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在各县开展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调查工作。

完成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

  11)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费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与指导,完成采光、照明双随机监测任务,完成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

  12)结核病防治项目

  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管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实现及早主动发现并全程规范治疗,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防治服务,医疗保障政策逐步完善,患者疾病负担进一步减轻。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过落实措施,进一步减少肺结核发病和死亡人数,努力降低结核病危害,到2020年,全市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58/10万以下,并逐年下降,为全面启动2035年消除结核病危害行动奠定坚实基础。加强患者发现报告和重点人群筛查,加强患者治疗管理和实验室能力建设,完善医保政策。在延续“十二五”期间结核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与公共卫生项目的有效衔接。提高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保障水平,减少患者因经济原因终止治疗,减轻患者负担,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13)职业病防治项目

按照上级项目工作要求,制定辖区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和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做好县级职防业务骨干培训和现场督导,保质保量完成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和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及时上报数据资料和工作总结

14)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

配合市卫健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对重点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有效控制疾病流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国家脱贫攻坚,保持重点地方病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开展职业病监测,最大限度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16)特别国债项目公共卫生一期项目

    为怀化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提供前期经费。

     17)特别国债项目设备及物资购置费

    为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购置检验设备

     18)新冠肺炎防控经费

从传染病传播三要素着手,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对疑似新冠病人做核酸检测;开展新冠病例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并规范集中管理;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防控策略,疫情防控组积极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19 )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传播机制与免疫保护研究

掌握D8基因型麻疹在我省的传播趋势以及本地化可能性;研究我省输入性D8型麻疹发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为防控D8基因型麻疹提供依据;研究当前使用含麻疹类疫苗(沪191)对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的免疫效果,为麻疹疫苗株的选择提供依据。

20 )风险矩阵法构建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经费

    通过风险评估,可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价风险,有效应对。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风险评估及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

    2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资金

  用于疾控机构微生物、理化实验室能力的提升,以完成相关监测任务;用于冷链设备的补充和更新。

二、主要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1)艾滋病项目

① 居民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青年学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重点知识知晓率均达90%以上。

②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10%以上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

③ 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下降至1%以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4%以下。

④ 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5年增加一倍

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规范管理率、社区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措施覆盖率均达90%以上

2)计划免疫项目

① 提高适龄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② 切实加强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及培训,提高麻疹、风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5650/10万。规范乙肝疫情报告,加强对急性乙肝监测项目县的督导,保证监测项目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③ 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AEFI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全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8小时内报告率、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填写完整率、分类率几个监测指标均大于90%;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县覆盖率达到100%,以市(县、区)为单位,达到省要求的监测指标要求。

3)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

重点开展霍乱、手足口病、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监测。

① 常规监测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县级疾控中心通过个案调查收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可能感染因素。采集病例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

② 暴发疫情监测

及时监测、发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及时主动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调查采样检测,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调查分析疾病流行因素,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病原学检测

县级疾控中心收集病例、宿主动物、外环境标本自行开展细菌分离培养、免疫学检测,缺乏自行检测能力或对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阳性标本应上送市级或省级疾控中心开展检测或复核。

④ 监测数据收集、分析

   4)N7H9禽流感防控、新冠肺炎监测经费

    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发现、追踪、排查和疫情处理等工作,完善人禽流感监测系统,提高全监测水平,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疫情了解怀化市职业暴露人群H5N1、H5N6、H7N9和H9N2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了解怀化市环境中AH5、H7、H9亚型及可能的新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开展新冠病例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并规范集中管理。

   5)食品安全监测项目

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①以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线索、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溯源为目的。

②针对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测,发现可能存在的污染源,为标准(生产加工规范)的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提供数据。        

③开展大米、玉米中镉、砷污染风险监测评估,通过监测不同地区,从种植、加工、流通环节到餐饮环节各环节本地大米的镉含量及种类、周围自然环境及工业环境,产量及市场份额,分析本地大米镉污染现状、输入输出风险、影响因素及人群健康影响程度

④发现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线索。

食源性疾病监测。

①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②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

③ 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

6)麻风病防治项目

① 为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② 为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7)饮用水质监测

市本级及辖区11个县(市、区)城区和100%的乡镇辖区设置监测点。怀化市本级城区设50个监测点,其它11个县(市、区)城区设6个监测点,监测点的设置涵盖城区内全部的市政供水和部分自建设施供水。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末梢水和传统水箱式二次供水。每个监测乡镇(含所辖村)设2-4个监测点,出厂水和末梢水各为1个监测点。监测点的设置应优先选择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其次是其他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末梢水,农村饮用水监测必须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地区设计日供水能力在1000m3以上且供水覆盖人口在1万人以上(以下简称“千吨万人”)的水厂必须同时监测出厂水和末梢水。

8)公共场所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1)宾馆、酒店、家庭旅馆等单位监测室内空气物理有害因素,公共用品用具生物性有害因素;

2)游泳场(馆)监测游泳池水、浸脚池水的化学性和生物性有害因素;

3)理发店、美容店监测室内空气物理有害因素,公共用品用具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4)公共交通等候室(包括普通火车站和汽车站等)监测空气物理、生物性有害因素;

5)医院候诊室监测室内空气有关的物理、生物性有害因素;

6)文化娱乐场所监测室内空气物理因素,公共用品用具生物性有害因素。

监测数量

1)市卫计综合执法局提供的市直本底单位534家;

2)国家“双随机”抽检单位167家;

3)新办证和核证公共场所单位由市卫计综合执法局提供。

  9)慢病及地方病防治项目

    为提高县市区慢性病防治科科长能力,适应新形势下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需求,举办慢病防治、死因监测培训;

② 按照国家、省级要求指导辖区2019——2020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

③ 常态化开展辖区各县市区死因监测督导管理工作。

按要求开展相关国家、省级项目工作质控及指导。

   10)地方病防治项目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与指导,完成采光、照明双随机监测任务。完成13个县(市、区)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开展疟疾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在各县开展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调查工作。

完成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

   11)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费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与指导,完成采光、照明双随机监测任务,完成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

   12)结核病防治项目

患者登记管理达到95%以上;

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2%以上;

细菌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

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率达到100%;

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达到95%以上;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达到80%以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肺结核检查率达到9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

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达到40%以上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和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具备开展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的能力;

痰涂片检查率达到100% ;县区必须开展痰培养检查;

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

肺结核患者发现及耐多药可疑者筛查任务数不低于2017年任务数的10%.

13)

按照上级项目工作要求,制定《2020年怀化市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和《2020年怀化市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做好县级职防业务骨干培训和现场督导,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和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及时上报数据资料和工作总结

14)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

掌握2020年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切断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对重点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有效控制疾病流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国家脱贫攻坚,保持重点地方病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开展职业病监测,最大限度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16)特别国债项目公共卫生一期项目

    为怀化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提供前期经费。

    17)特别国债项目设备及物资购置费

    为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购置检验设备。

    18)新冠肺炎防控经费

从传染病传播三要素着手,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对疑似新冠病人做核酸检测;开展新冠病例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并规范集中管理;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防控策略,疫情防控组积极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19)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传播机制与免疫保护研究

掌握D8基因型麻疹在我省的传播趋势以及本地化可能性;研究我省输入性D8型麻疹发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为防控D8基因型麻疹提供依据;研究当前使用含麻疹类疫苗(沪191)对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的免疫效果,为麻疹疫苗株的选择提供依据。

20)风险矩阵法构建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经费

    通过风险评估,可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价风险,有效应对。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风险评估及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

    2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资金

  用于疾控机构微生物、理化实验室能力的提升,以完成相关监测任务;用于冷链设备的补充和更新。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根据市财政局怀财绩(2021)60号文件要求,组织各业为科室负责人学习绩效评价相关内容,认真总结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写出准确、全面的工作报告,为客观评价项目绩效工作提供可告依据,同时结合2020年的财务报表,实事求是地填写《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表》,如实客观地评价项目绩效情况。

四、项目评价内容及完成情况

(一)专项资金绩效自评

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用效率,我中心制订了《专项经费费管理制度》,保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资金开支审批手续完整,各项资金全部实现国库授权支付、专款专用,不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截留、挤占、挪用和超标准支出等现象。

1、艾滋病防治经费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132.64万元,全部是中央转移支付拨款,其中湘财预(2019)355号拨款105.08万元,湘财社指(2020)60号拨款27.56万元。上年结转46.30万元,本年度可使用艾滋病项目经费178.94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2020年支出142.32万元,结余33.6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79.53%。

2020年艾滋病防治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艾滋病的督导差旅费、HIV试剂费、药品费、宣传费等支出、哨点监测及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疫情报告

    2020年怀化市新报告HIV感染者389例,AIDS 243例,合计报告632例,其中报告病例前三名的县(市、区)依次为溆浦县(116例)、辰溪县(98例)、鹤城区(66例)。2020年怀化市报告死亡171例。              

   传播途径及年龄性别分布

2020年新报告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报告病例577例,占88.9%,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80.7%,同性性接触8.2%。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存活病例中,男性报告2789例,女性报告1163例,男女比例2.4:1;                 

③ 实验室检测2020年HIV检测份数为1255587人份,怀化市常住人口为4920001人,HIV检测比例为25.52%;筛查阳性人次数1321人次,确证检测数912人次,确证阳性数691;市疾控中心CD4检测265人。            

④ 自愿咨询检测  全市自愿咨询检测34192人,HIV抗体待复检184例,确证阳性159例;本市级自愿咨询检测742人,初筛阳性47例,确证阳性37例,梅毒实验室检测单阳数21例,双阳数34例,HCV抗体检测阳性252例。   

⑤ 哨点监测  全市共设国家级艾滋病哨点8个,2020年暗娼、吸毒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共监测2820人,HIV检测2820人,HIV新发检测阳性8人,既往阳性3人,新发阳性率为0.28%;梅毒检测2820人,阳性75人,阳性率为2.66%;丙肝检测2820人,阳性712人,阳性率为25.25%。孕产妇由怀化市妇幼承担,共监测44676人。

公安司法检测  2020年共对公安司法监管场所中被监管人员开展HIV筛查3348人次,筛查阳性3人次,阳性检出率0.09%,确证检测3人,确证阳性3人。                   

高危行为干预及针具交换 2020年暗娼干预人次数4675人次,HIV检测人数3187人,首次检测2833人,报告HIV阳性3人,HIV检测率88.9%;男男性行为干预人次数1000人次,HIV检测人数237人,首次检测 233人,HIV检测率98.3%;针具交换由通道县和会同县承担,发放注射器5080支,回收注射器670支,HIV检测人数150人,HIV检测率100%。

⑧ 戒毒药物治疗  截止2020年12月底,门诊累计入组1634人,其中2020年新入组20人,在治340人(包括长期转入者),日均服药159人,维持率99.62%。                 

⑨ 丙肝和性病防治2020年报告丙肝确诊病例1079例,临床病例3196例。开展了梅毒终期评估,怀化市16个指标均达到全国要求,16个报表和终期评估报告均按时完成。

2、免疫规划防治经费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11万元,全部是中央转移支付经费(湘财预(2019)355号),上年结转2.10万元,本年度可使用免疫规划防治经费共计13.10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已全部使用完毕。资金使用率为100%。

2020年免疫规划防治经费主要用于免疫规划督导差旅费、会议费、冷链运转等费用。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免疫规划工作督导与考核

A、督导

2020年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共开展了两次督导,一次年终考核。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面对13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和39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督导。

B、考核

一是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每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另加城关镇必查,对全市共计1950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暗访调查。所抽查乡镇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二是入托入学查验工作: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本次检查共抽查39所小学和39所幼儿园,调查显示,以学校(托幼机构)为单位的查验率为100,以学生为单位的查验率没有达到100。

三是预防接种证管理情况: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名1-3岁儿童,调查预防接种建证情况和预防接种证填写情况及卡/证信息一致情况。全市建证率为99.87%,预防接种证规范填写率为66.54%。卡/证一致率为70.9%,建卡率为99.55%。

四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管理情况:通过抽查甲肝减毒活疫苗(单人份)、A群流脑疫苗(5人份/支)(没有A群疫苗时可用bopv疫苗(10人份/支)替代)、白破疫苗(4人份/支)三种疫苗的使用情况和接种登记情况,评估疫苗损耗情况。对比接种登记情况和报告接种情况,评估报告预防接种剂次的真实性。对比接种登记情况和报告接种情况,仍发现部分乡镇报告欠真实。

② 专病监测工作

A、麻疹风疹监测:2020年度怀化市共报告麻疹风疹疑似病例55例,所有确诊病例已做流行病调查分析,全市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0万,较去年下降了100%;我市麻疹风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0.884/10万。

B、AFP监测:2020年度全市报告AFP病例13例,报告发病率为1.35/10万

C、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2020年度怀化市共有3例疑似乙脑病例报告,其中1例病人血清或者脑脊液监测阳性,标本采集率100%。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2020年度怀化市0例流脑病例报告。

③ 免疫规划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2020年1月1日—12月28日,共报告AEFI病例416例,其中一般反应391例,异常反应24例,偶合症1例,截止到统计日共报告4例严重AEFI,分别为2例过敏性休克和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县覆盖率为100%,乡覆盖率为77.56%。病例48小时报告率为99.76%,及时调查率为92%,调查表及时报告率为92%,个案调查表完整率为100%,AEFI分类率为100%,监测指标均达到了监测方案的要求。

④ 冷链运转情况

按照年初工作要求,今年共开展了四轮次的国家免费疫苗的冷链运转,确保各县市常规疫苗的供应。

⑤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我市共有736所小学和1098所幼儿园,查验覆盖率为100%。幼儿园入学人数为117651人,查验儿童数117651人,查验率100%。小学新生85496人,查验儿童数85496人,查验率100%。

3、重大传染病防治及流感监测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传染病防治经费155.48万元,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中的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费122.58万元(湘财预(2020)11号),为中央补助资金;省财政补助32.90万元(湘财社指(2020)67号),无上年结转资金,本年度可使用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及流感监测经费155.48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146.77万元,结余资金8.71万元。资金使用率为94.40%。

重大传染病防治及流感监测经费主要用于流感检测试剂耗材、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经费、督导、大疫情数字证书及服务费等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疾病监测

主要包括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狂犬病、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钩体病等病种监测。年初制订了监测方案,全部按方案要求开展监测,收集上报监测数据。

A、霍乱监测

2020年我市未报告霍乱病例。5-10月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腹泻病人登记数为4587例,检索1524例,检索率为33.22% ,5-10月全市13个县(市、区)共完成水体和水产品监测样1231份,其中水样433份 、水产品样798份(甲鱼390份、其它水产品408份)。8月份鹤城区采集的水产品中7份检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

B、手足口病监测

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6622例,监测标本422份,检测阳性256例(阳性率为60.66%),其中CoxA16阳性4例(检出率0.9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52例(检出率59.72%),EV71未检出。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3例,鹤城区疾控中心及时进行个案调查采样,检测结果为1例Cox16阳性,2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C、流感监测

怀化市疾控中心网络实验室共收到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250份,其中哨点监测1183份、其他聚集性疫情67份。检测出阳性标本46份,其中B/26份(检出率2.08%)、H3亚型12份(检出率0.96%)、H1亚型 8份(检出率0.64%)。

D、狂犬病监测

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例,芷江县报告,病例发病前3个月有被狗咬伤暴露史,暴露后未接种狂犬疫苗及抗狂犬免疫球蛋白。

E、登革热监测

我市报告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为广东省湛江市输入,输入病例为到疫区务工期间感染发病后回怀化治疗而发现。鹤城区4-10月登革热监测布雷图指数高峰(大于20)出现在6月-7月,其中6月底最高(29),10月底最低(2)。诱蚊诱卵器指数为0-6.7,7月上旬最高,4月上、中旬和10月下旬为0。帐诱指数0-0.84只/顶.小时,6月下旬最高,4月上、中旬和10月下旬为0。

F、流行性出血热和钩体病监测

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36例,病例均为散发,无聚集性和暴发疫情,无死亡病例;报告4例本地感染钩体病例,鹤城区、中方县、芷江县和洪江市各1例,发病时间集中在9月,病例发病前一个月均因田间劳动或游泳玩水等原因而接触过可疑疫水。

②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A、鼠密度监测

采用鼠夹法分别于1、3、5、7、9、11月份在鹤城区选择居民区、餐饮酒店、建筑工地、农村等场所共布放鼠夹3600只,有效夹数为3395只,捕获鼠31只,1、3、5、7、9、11月鼠捕获率分别为1.05%、0.89%、0.90%、0.70%、1.42%、0.53%,捕获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占87.10%,其余为小家鼠,占12.90%。

B、蟑螂密度监测

采用粘捕法于1、3、5、7、9、11月在鹤城区开展监测,每次监测共选择超市、市场、居民区、餐饮场所、医院、宾馆各2处,每处布放粘蟑纸10张,每月布放120张,全年布放720张。1、3、5、7、9、11月的蟑螂密度分别为0.21只/张、0.32只/张、0.51只/张、0.61只/张、0.31只/张、0.11只/张 ;蟑螂种类以德国小蠊为主(占88.66%),其余为黑胸大蠊(占11.34%)。

C、蚊蝇密度监测

分别采用笼诱法、诱蚊诱卵器法、布雷图指数法、双层叠帐法、媒介伊蚊抗药性调查法进行苍蝇和蚊子监测,为灭蚊蝇提供了数据基础。

  ③、卫生应急管理

日常、节假日网络巡查,24小时电话值班,指导和协助各县市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并对报告的撰写进行检查和修改。对全市586个在用数字证书的更改、延期、维护,及新用证书的发放、制作。

4、N7H9禽流感防控、新冠肺炎监测经费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5万元,为省级补助资金(湘财社指(2020)67号),上年度结转0万元,本年度可使用N7H9禽流感防控、新冠肺炎监测经费5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全部使用完毕,资金使用率为100%,

2020年N7H9禽流感防控、新冠肺炎监测经费主要用于禽流感病新冠肺炎监测的督导差旅费、检测试剂耗材费等方面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人感染禽流感监测

2020年我市未报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我市于12月在各县市区的大型活禽交易市场开展活禽H7N9禽流感病毒常规监测,共采集环境标本42份,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0份(检出率71.43%),其中H9阳性22份(检出率52.38%)、H5阳性8份(检出率19.05%),H7未检出。对H5阳性标本开展进一步分型,经检测均为N6阳性,N1阴性。3、6、9月,在鹤城区中坡森林公园野生候鸟栖息地共采集30份鸟类粪便标本,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6月,在鹤城区中心市场、通道县城东活禽市场、沅陵县天宁农贸市场共3个农贸市场共采集暴露人群血清标本36份(其中鹤城区12份、通道县10份、沅陵县14份),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个案调查。省CDC选用H5N6/H7N9/H9N2三种禽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血清中HI滴度,除沅陵县1份血清H9N2抗体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② 新冠疫情监测

    怀化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于1月16日晚发现,我中心立即进行了调查、采样检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检测新冠肺炎样本31285份,其中检测出阳性标本85份(含确诊病例进行了多次检测)。2月14日报告我市最后1例病例,怀化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所有病例均得到有效救治,无死亡病例。

5、食品安全监测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 2020年共收到经费3万元,为省补助资金(湘财社指(2020)67号)。上年度结转48.60万元,本年度可使用食品安全监测经费共计51.60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44.11万元,结余7.48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5.48%。

食品安全监测经费主要用于食品采样、检验试剂耗材的采购、差旅费及少量检测设备更新等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完成了国家常规和专项监测任务,对特殊膳食用食品、谷物及其制品(不包括焙烤制品)、蔬菜及其制品(包括薯类,不包括食用菌)、水果及其制品、植物油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烘烤及油炸类食品、餐饮食品等8大类食品进行监测,共采集样品270份,任务完成率100%,向国家提供上报数据2057条

完成了省级常规和专项监测任务,对油条、新鲜蔬菜、大米、鲜湿米粉等3大类食品进行监测,共采集样品1080份,任务完成率100%,向省级提供上报数据 2160条。

② 开展应急监测

为进一步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筑牢“外防输入”防线,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要求,截至12月31日,市疾控中心对生鲜海产品、冷藏冷冻食品、农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环境、从业人员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共检测从业人员1879人次,相关食品1616份,相关环境样品949份,未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并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海关应急处置了4起可疑冷链食品采样监测工作。

③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截至12月31日,在“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上看,全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3622例,并13个县市区食源性疾病县乡村一体化进行了督导和技术指导;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原微生物主动监测共上报完成132例,任务完成率110%,洪江市人民医院病原微生物主动监测共上报完成65例,任务完成率108%,完成了全省的180例主动监测任务。

④ 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

截至12月31日,在“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上看,全市共报告116起,新晃县、鹤城区、洪江市上报事件数较多,全市无零报县市区;毒蘑菇中事件数占事件总数的比例较大,全年未接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上报。

6、麻风病防治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12万元,全部为省财政补助经费(湘财社指(2020)26号),上年结转6.39万元,本年可使用麻风病防治经费18.39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还结余6.39万元,资金使用率为64.50%。主要用于麻风工作督导、麻风病人生活费、医药费及麻风节病人慰问费等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12月中旬举办了《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终期评估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班的有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分管领导副主任、皮防所所长、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及lepmis系统管理员共有40余人参加了培训,还邀请了省疾控中心两位专家授课。

② 对现症病人的规则治疗率达100%,及时随访上报记录,上门手把手教病人做好自我护理的常识,减少畸残带给他们的烦恼。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和相关密切者对象,以皮肤病普查的方式给予体检,全市共开展密切者接触者调查91人,尽万能的保护好传染源的周边群众。全市共处置麻风反应7起。其中,新发病人2例,中方有一例严重2型反应病人,得到了及时处理,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

③ 怀化市顺利完成了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项目,该项目我市一共是900条可疑症状监测任务,我市一共完成了1095条任务,超额完成了任务。

④ 开展多形式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深入村组,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麻风病,提升公众的知晓率,减轻大家对麻风病人的恐惧和歧视。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90000份,乡村人口密集地挂放宣传栏780幅,对部分中学生开展麻风知识讲座65堂。

⑤ 通过省级多次的疫情信息培训,大部分县(市)网络信息员都能及时的上报随访记录,全市疫情上报和准确率达99%

⑥ 加强对村内休养员的服务,提高了他们的医疗和生活水平,生活费都达到8000元/年,住院医疗费也都有了保障,传统节日和“麻风节”时各级部门都会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的让这些弱势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7、饮用水质监测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21万元,为市财政拨。上年度结转7.50万元,本年度可使用饮用水质监测经费共计28.50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13.08万元,结余91.6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45.89%,资金使用率偏低。偏低原因是水质监测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饮用水质监测经费主要用于试剂耗材的采购、差旅费、交通费等方面的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全市城市供水监测情况鹤城区城区共设立50个水质监测点,其中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2个、管网未梢24个和传统水箱式二次供水24个,每季度开展一次监测,共采集水样200份,任务完成率为100%,合格数198份,合格率99.0%;全市除洪江区外,其余11个县(市、区)都开展城区市政供水水质监测,各县级城区设6 个监测点,每季度开展一次监测水样类型主要是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全年共278份水质样品,合格数278份,样品合格率为100.0%;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对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每季度将监测结果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

② 怀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情况  全市13个县(市、区)都开展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监测工作,全市共设666个监测点,样品数1332份,实际检测1538份水样,合格数1457份,合格率94.73%,水样类型主要是出厂水和末梢水。农村饮用水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微生物指标,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往年有较大提高,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各县市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和水利加强了沟通,提前对水质进行的消毒,二是各县市区水利部分水厂进行了提质升级,安装了自动化消毒机,三脱贫攻坚要求,对不合格水样,进行了复检,四部分县市区水质监测全覆盖,上报数据进行了优化(优中选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实际情况的合格率会低于全年监测的94.73%合格率。

8、公共场所监测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42万元,全部为市财政拨。上年度结转44.71万元,本年度可使用公共场所监测经费86.71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使用18.03万元,结余资金68.68万元,资金使用率为20.79%。资金使用率较低,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监测工作不能开展到位。

公共场所监测经费主要用于监测差旅费、用车费、印刷费等方面的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监测酒店、宾馆、招待所等场所153家,采用具物表样品602份,床单样品不合格18份、被套样品不合格13份、枕套样品不合格22份;测空气样品数132份,空气细菌总数不合格样品12份。

② 监测美容、养生、瘦身减肥、理发店等场所218家,采用具物表样品396份,毛巾样品不合格68份;测空气样品数76份,空气细菌总数不合格样品8份。。

③ 监测足浴、按摩、休闲娱乐等场所27家,采用具物表样品48份,毛巾、垫脚巾、盖脚巾样品不合格6份;测空气样品数19份,空气细菌总数不合格样品2份。

④ 监测超市、商场、候车大厅等场所23家,测空气样品数101份。

⑤ 监测KTV、电影院等场所20家,采用具物表样品25份,茶杯样品不合格2份;测空气样品数39份,。

⑥ 监测消毒、洗涤公司2家,共采物表样品7份。

⑦ 监测婴儿游泳馆、大型游泳馆等场所9家,采游泳池水样10份,测空气样品数15份

9、慢病防治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3万元,为中央转移支付经费(湘财社指(2020)60号),上年度结转10.93万元,本年度可使用慢病防治经费共计13.93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7.41万元,结余6.5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53.19%,

慢病防治经费主要用于督导差旅费、培训费等方面的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慢性病防控及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A、2019-2020年度的脑卒中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按照脑防委的要求分别于2019年12月4日、2020年10月15日由市卫健委组织召开了两个年度的项目启动会,在启动前基地医院和市、县级疾控中心对干预点工作进行培训及现场的技术指导,截止2020年11月30日,圆满完成2019-2020年度脑卒中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任务。

    B、按照中国疾控慢病中心、省疾控中心的要求,5月份开展《中国人群健康状态认识度调查》,通过互联网开展全市范围的调查,为我国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的测算提供重要数据来源。

    C、其他慢病工作开展2020年湖南省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工作已经启动;举行了万步有约全省拓展赛,推广了中英减盐行动;继续推进肿瘤登记项目。

    ② 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A、全市死因监测工作,按照国家、省里的要求执行死因监测管理、数据报告、审核、分析、质控、月报、年报的撰写等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化。

B、及时下发2020年度全市死因监测计划, 2020年1-12月份全市(按死亡时间统计)共报告死亡人数33152例,全市报告死亡率为665.26/10万,完成600/10万的目标任务,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影响,但13个县(市、区)均按照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相关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A、通过网络巡查的方式,了解各县市区项目工作的进度、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

B、6月9-10参加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组织“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年度重点工作调研” 对全市13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及2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巡查与指导,完成巡查总结,通报问题清单,追踪整改。

10、地方病防治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16万元,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地方病防治经费(湘财预(2020)11号)。上年度结转17.21万元,本年度可使用地方病防治经费共计33.21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2.91万元,结余30.31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76%,资金使用率过低的原因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能完成对县市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的培训,没有及时更换检测设备。

地方病防治经费主要用于检测用试剂耗材、督导差旅费等方面的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按照省里的监测方案,各县(市、区)完成了监测工作的采用工作及检测工作,监测覆盖率及关键指标尿碘、盐碘、甲状腺B超均圆满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市本级及全市13个县市区完成2020年碘缺乏病监测实验室外质控盐碘、尿碘、水碘考核,考核全部合格;与市盐业局联合开展了5.15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

    ② 市本级及各县市区6月份完成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

    完成了鹤城区、会同县开展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调查工作

    11、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4万元,为中央补助经费(湘财社指(2020)60号),上年度结转0万元,本年度可使用结核病防治经费共计4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没有发生支出,结余4万元,资金使用率为0%。由于本项目发生的支出主要是调查差旅费,而调查差旅费经常是科室将几个调查项目同时进行,因此没有将发生的差旅费在该项目体现。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市直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对开学期间学校发生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置。上学期4月7日开学以来,出动调查处置学校疫情23起,涉及学校十余所,所有采集样本中,均未检出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7月调查并处理宏宇中学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9月调查并处理怀铁二中疑似流感聚集性疫情。10月调查并处理宏宇中学水痘疫情。组织对市直学校、特校、幼儿园教职员工新冠和传染病控知识培训,指导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健康教育和防病知识相关资料和课件。

完成全市1272所学校的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和能力调查工作

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2020年10月份参加全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培训,全市均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洪江市和鹤城区还进行了龋齿、脊柱、身高、体重等常见病的调查。完成国家抽检的11所学校的采光照明监测。无一所学校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

12、结核病防治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98.76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73.21万元(湘财预(2019)355号47.80万元,湘财社指(2020)60号25.41万元),市财政拨25.55万元。上年度结转11.11万元,本年度可使用结核病防治经费共计109.87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18.24万元,结余91.6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6.60%,

2020年结核病防治经费主要用于结核病的督导差旅费、学生PPD筛查等方面支出。资金使用率过低,主要是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结核病工作开展滞后。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1—12月份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713例,其中病原学阳性患者为2096例,病原学阳性率为56.5%。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应进行病原学阳性耐药筛查2122例,实际做药敏检查数2039例,病原学阳性耐药筛查率为96.1%;高危人群应进行耐药筛查331例,实际做药敏筛查327例,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为98.8%;共发现耐药患者60例,纳入治疗42例,纳入治疗率70%。

  ② 学校结核病预警处置情况:

1-11月份全市共收到学校结核病预警信息555条,核实后应筛查处置161条,以全部进行筛查处置。

  ③ 对县级督导访视情况:

   2020年联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对所属13个县市区开展现场督导访视。对督导查出的问题,督促他们立行改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④ 宣传工作:

    2020 年 3 月 24 日是第 25 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为深入开展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遏制结核病流行,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怀化市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全市各县(市、区)共悬挂横幅244副,设置咨询台662个,展板165块,共发放海报宣传画2000余张,折页21000多本,宣传单150000多份,刊出宣传橱窗、黑板报专栏408个,科普视频播放200余次,微信关注及网络视频播放480余次,开展结核病网络知识有奖答题活动460余人次。

13、职业病防治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98.75万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职业病防治经费93.75万元,为中央补助资金(湘财预(2020)11号),省财政补助5万元(湘财社指(2020)67号)。上年结转31.74万元,本年可使用的职业病防治125.49万元。按专款专用原则使用,本年度支出98.88万元,结余31.74万元。资金使用率为78.80%。有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是由各县市疾控中心完成的工作经费拨到了市疾控中心,按财政规定,市疾控中心不能拨款给县里,导致资金结余。

职业病防治经费主要用于职业健康体检建档、医院放射防护监测、职业病防治宣传、设备购建等方面。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农民工尘肺病救治救助项目

2020年1-12月共完成148例农民工尘肺病临床诊断,其中确诊农民工尘肺143例,诊断无尘肺5例,2017-2020年累计完成农民工确诊1562人次。2020年所有诊断病例信息均在诊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进行了网络报告,所有诊断证明书均电话通知患者或者家属前来领取。五家定点医院完成353人(367人次)尘肺病农民工救治救助,超额完成省卫健委制定的193人的任务,任务完成率182.9%。

  ② 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

完成各县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卫监局等重点职业病调查人员的培训;完成辖区存在煤尘、矽尘、苯、噪声、砷等18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849家企业摸底调查,涉及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水利环境、农林牧渔等12个行业;完成辖区重点职业病监测信息的审核;完成650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体检个案卡的分类统计汇总;完成辖区35例确诊职业病病人分类统计(尘肺35例,职业中毒0例);完成尘肺病主动监测205人;1949-2019年4215例任务确诊尘肺病回顾性调查与随访,随访完成3851例,确认现存活病例1265例,确认死亡病例2586例,失访病例364例,失访率8.6%。  

③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

2020年共完成94家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监测,项目监测单位均进行了申报,超额完成省级制定的91家任务,县区全覆盖。完成94家项目监测单位职业病防治基本情况调查、现场监测及数据的系统录入,超额完成省级制定的91家任务数,任务完成率103.3%。

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省级下达的调查任务数为526家,截至9月30日,我市共完成调查用人单位545家,系统填报545家,县区全覆盖,任务完成率103.6%。

水泥生产企业粉尘危害专项调查

完成全市12家水泥生产企业粉尘危害进行专项调查工作。12家水泥生产企业均在网上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申报;3家企业设置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9家企业设置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2家水泥生产企业完全按照要求开展职业卫生工作且粉尘浓度未存在超标情况的仅2家,其余10家水泥生产企业存在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未开展职业健康检查(8家)、未开展职业卫生相关培训(8家)等需要整改的事项。开展了粉尘定期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2家企业,粉尘浓度均未超标;其余10家企业由于未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粉尘浓度是否达标情况未知。

⑥ 放射卫生项目工作

2020年完成各县区放射卫生项目调查人员的培训;完成辖区228家放射诊疗医疗机构的摸底及系统录入;完成357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个案信息收集,完成1109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摸底工作;完成辖区15家非医疗放射机构的调查              

14、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40万元,为市财政年初预算经费。到年末已使用全部使用完毕,资金使用率为100%。主要用于健康证卡的采购、实验试剂及耗材、打印耗材、X光片的购买等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2020年采购了迈瑞400测速血生化分析仪、便携式B等检验设备,提升了预防体检能力。完成从业人员健康体检6375人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2人,可疑肺结核9人,肝功能异常者79人,办理健康证6285张,有效地切断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20年共收到经费232.33万元,为中央补助经费(湘财预(2020)11号)。其中地方病防治经费16万元,职业病防治经费93.75万元,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费122.58万元。经费使用及工作完成情况见上述对应的地方病防治项目、职业病防治项目和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治项目。

16、特别国债项目公共卫生一期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1700万元,为中央补助国债经费,是本年新增项目经费。本年已使用580.76万元,结余1119.24万元,资金使用率为34.16%。到2020年底,支出的费用是土地成本费567.76万元和环境评审费13万元。

该项目经费主要是用于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提供前期工作费。因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繁多,土地过户时间较长,导致项目进程放缓,使得资金使用率仅为34.16%。

2)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6月份进行规划选址汇报;7月份将市环保局建设用地回收土地储备中心;8月份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和立项;9月份完成了建设项目工作蓝线图、红线图和控规修改方案的批复;11月份办理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2月份办理不动产证等相关手续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17、特别国债项目设备及物资购置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1000万元,为中央补助国债经费,是本年新增项目经费。本年使用297.28万元,结余702.7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29.73%。

特别国债项目设备及物资购置费为提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能力而下拨的设备购置费。

2)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完成了13台计878万元检验设备的政府采购手续,年末到货6台设备,付款297.28万元,其他设备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不能在2020年底前到货,导致资金滞留在帐上。

18、新冠肺炎防控经费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5511.2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经费3909.12万元(湘财预(2020)123号下拨1511.83万元,湘财预(2020)12号下拨143.90万元,湘财预(2020)112号下拨370万元,湘财预(2020)23号下拨344万元,怀财社字0208号下拨1539.39万元),省级补助26.23万元(湘财社指〔2020〕21号,市级财政补助539.24万元,市红十字会捐赠642.65万元,市慈善总会捐赠393.96万元。是本年新增项目经费。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年初暴发,根据怀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怀化市新冠疫情防控经费统一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支核算,因此,新冠疫情防控经费收入是全市的收入,支出所有市本级单位的新冠经费支出。2020年,新冠经费支出4931.95万元,结余579.25万元。因我国的新冠疫情已进入常态化管理,结余经费也将用于后期的防控工作中。

新冠肺炎防控经费主要用于核酸检测试剂和耗材的采购、防护用品的购置、医护人员的临时补助、检测设备的配备、执勤人员的补助、医护人员和所有防控人员的用餐等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成立了以市卫健委主任谭有平为组长,市疾控中心主任卿前云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组,从市疾控中心抽调66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工作人员,坚持科学防治,从传染病传播三要素着手,有效阻断了疫情扩散蔓延。

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并规范集中管理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接公安部门、指导社区等方式,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搜索、登记造册、集中隔离观察。

关口前移,加快检测,率先做到核酸检测“三个清零”。即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当日核酸检测清零、进入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当日核酸检测清零、医院留观病人当日核酸检测清零。“三个清零”为精准找到传播来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2020年共完成核酸检测23.91万人份,检测发现阳性病例41例,其中确诊病例40例,阳性检测无症状感染者1例。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治愈率为100%,死亡率为0。

坚持中西医并举抓防治  全市累计发放中药预防汤剂180万份,覆盖人群100余万人,中医药参与治疗率95%。

⑤ 加强物资调运,保障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保障防控应急物资的调配,确保一线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室检测试剂等物资能满足防控工作的正常运行。

全流程、闭环式管控重点物品。制定实施《关于加强生鲜海产品和冷藏冷冻食品卫生监管的规定》,严格做好境外快递、邮运到怀物资的消杀工作,对生鲜和冷藏冷冻食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实行闭环管理,对农贸市场、海鲜市场、超市以及进口冷链食品的环境和样本进行常态化检测。截至1122日,全市累计采集进口海鲜、冷冻肉类等食品涂抹样1163份、市场环境样1496份及从业人员咽拭子标本3246份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重点场所落实消毒措施

对各大农贸市场、市直重点单位进行了预防性消毒指导,消毒指导组共出动30余次、参与人数170余人次、强化预防性消毒面积约20000㎡。指导支持中心市场、城东市场、迎丰市场、太平桥市场四个市场自清洗消毒面积共50余万㎡,做到一日一清洗、一日一消毒、一日一巡查。

⑧ 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消除公众恐慌。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及时向媒体推送稿件,央广网、红网、潇湘晨报、新湖南等发布信息报道文章60余篇。做客为民热线、电台播音等专题节目18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及拍摄防护宣传知识10余次,及时普及新冠肺炎预防技能,让公众知晓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动态,消除公众恐慌。加强舆情监测,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展。

⑨ 开展复工复产,组织编写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手册、复工企业应急预案等,对怀化市规模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防疫医疗队开展针对性培训,并对部分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前的疫情防控措施开展现场指导,为我市复工复产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19、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传播机制与免疫保护研究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2万元,是省补助经费(湘财社指(2020)35号),本项目为新增项目,主要用于掌握D8基因型麻疹在我省的传播趋势以及本地化可能性;研究我省输入性D8型麻疹发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为防控D8基因型麻疹提供依据;研究当前使用含麻疹类疫苗(沪191)对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的免疫效果,为麻疹疫苗株的选择提供依据。

由于本项目的期限为两年,2020年1月——2021年12月,因此2020年支出0.83万元,主要为前期工作发生的差旅费,资金使用率为41.50%,2021年将继续该项目的研究。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① 2020年对全市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调查率为100%。

    ② 依托发热出疹性病例监测网开展发热出疹性病例搜索,搜索率100%。

③ 对所有麻疹确诊病例进行D8型基因分型分析,分型率100%

20、风险矩阵法构建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项目

    1)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5万元,是省补助经费(湘财教指(2020)20号),属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项目为新增项目,主要工作是通过风险评估,可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价风险,有效应对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风险评估及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研究包括:

    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

    验证模型

  应用和修订模型

研究期限为两年,2020年1月——2021年12月。

2020年尚未发生费用支出。

2)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二是风险评估模型的验证,三是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推进有所延缓,但目前第一部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已完成,根据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以及头脑风暴的方法获得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并已撰写论文初稿2篇。

    2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资金

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2020年共收到经费394.78万元,是中央补助资金(湘财预〔2020〕165号),本项目为新增项目,为提高我中心微生物、理化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和冷链运转能力。

2020年该项目资金共使用390.76万元,资金使用率为98.98%。主要用于检验设备和冷链运输设备的采购和实验室的改造。采购设备主要有全自动核酸提取及荧光PCR分析仪、核酸采样亭、离子色谱议、贾第鞭毛虫和隐胞子检测等6台检验设备计351.658万元;配备相应设备配件15.342万元;对部分实验台面进行改造费4.76万元,采购冷链运输车一辆19万元,合计使用390.76万元,剩余4.02万元为部分设备质保金,资金使用率为98.98%。

通过新增检验设备,减少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间,降低了实验室感染的风险,保障了检验人员和采样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能力。冷链运输车的更换,保证了疫苗在运输过程中所需的温度,使疫苗能保质保量地分发到各县市区疾控中心。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评分表附件1)

我中心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有完善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地执行,从而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从以上各专项经费的使用及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专项经费都已使用完毕,各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有效地控制了各类疫情的暴发和流行,食品和水质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自我填报《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表》,得分95分。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各级项目经费的预算安排建议对接项目执行单位的相应科室,有利于单位及时掌握信息,安排工作。项目经费要下拨及时,项目经费的使用也要有相应的明细,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费,业务部门不知道涵盖了哪些费用,导致财务无法正确使用监督。建议上级部门多安排执行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培训,使财务监督更加有效。

  

怀化市疾控中心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