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冲刺”加速度——中方县按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速键
当前正值年中关键节点,中方县农业农村局锚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冲刺”姿态跑出加速度,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提质增效,奋力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智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
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中方县以机械化育秧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社会化服务促规模经营、全产业链增值助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让机械化服务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6月,中方县铜湾镇铜湾村种粮大户杨岩祥的水稻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在当地新建成的育秧大棚中,第一批采用机械化方式培育的秧苗,正被送往田间进行机械化插秧作业。
“机械化插秧能够保证基本苗,增加产量、减少人工、减少成本,这样就增加了收益。”杨岩祥说,“今年我们是第一年做育秧大棚,秧苗大概能供应3000亩左右,包括铜湾镇农户,附近的村民,明年我打算拓展到整个铜湾片区,包括袁家镇、铜鼎镇、新路河镇等附近的乡镇,秧苗供应要在5000亩左右。”
近年来,中方县强化科技赋能,集中育秧大棚建设、机械化运用、无人机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冲刺“双过半”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
设施大棚助力果农增收
中方县因地制宜探索塑料大棚、中小拱棚和新型日光温室等建设模式。利用夏季凉爽和光照优势,重点建设双膜加薄棉被的春秋棚,实现中方特色水果“春提早、秋延后”。同时,针对冬季寒冷和光照充足的特点,大力推广保温性能好、造价低、效益高的新型越冬设施。
走进中方县泸阳镇丰谷蓝莓基地,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映入眼帘。钢架棚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银白的钢架在广袤的田野中高高挺立。工人们在其间忙碌穿梭,搬运钢架、绑扎钢筋,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
“设施农业能改变我们农产品靠天吃饭的现象。”丰谷蓝莓基地负责人方勇说,“每年蓝莓成熟的时候都是雨季,一遇到雨季就会损失很大,如果我们搭了大棚,蓝莓的品质、质量,包括果型,都会更好。我们要赶在雨季来临,蓝莓成熟之前全部搭完。”
避雨大棚技术的推广,是中方县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2024年,湖南省设施农业建设项目通过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重点支持果菜茶栽培(含苗圃)和畜禽水产养殖相关农业设施建设。包括标准化连栋钢架大棚、玻璃温室、补光灯等控温控湿控光设施,制种育苗工厂化设施,喷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果蔬恒温保鲜及智能自动烘干设备,以及菌类、豆类等其他食物高效绿色生产设施等。这项创新技术,正成为当地水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助力果农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药材撬动国际市场新蓝海
今年开春以来,中方县抢抓春耕黄金期,通过“政策宣讲会+现场观摩”双轮驱动,在全县12个乡镇铺开艾草、龙牙百合、紫珠、黄精、玉竹品种种植。截至3月底,全县人工种植总面积达2.1万亩,其中占比艾草、龙牙百合达60%,建成泸阳、新建镇核心示范基地,并以“政策引领、项目驱动、产业融合”为主线,扎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6月19日,怀化武陵艾产品发布暨招商签约会在怀化半岛国际酒店举行,中方县作为武陵艾草核心产区,现场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总签约额突破千万,标志着“怀艾”产业从区域种植向国际化全产业链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签约仪式上,中方县乡村振兴重点产业联席办公室与蕲春联康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艾产品器具工厂项目框架协议,该项目将依托中方县1.2万亩艾草标准化示范基地,建成年育苗5000万株的产业集群,带动沅陵、溆浦等周边县市形成“百里艾草产业长廊”。与此同时,湖南省武陵艾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名特优商品(广州)商会、小谷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湖南品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协议,合作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及RCEP成员国市场,其中小谷供应链将通过怀化国际陆港搭建跨境贸易通道,预计2025年产品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
据了解,今年来,中方县新纳入监测对象22户47人,风险消除156户415人。落实粮食播面28.24万亩,农业特色产业形势较好,5000余亩蓝莓基地进入挂果期,预计蓝莓产值3000万元。截至目前,出口艾叶产品900万元,同比增长200%以上。下一步,中方县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奋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双过半”目标,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娜 通讯员 肖文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