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2023年度怀化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28 18:08 信息来源:怀化市医疗保障局

2023年度怀化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单位名称怀化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2024625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怀化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作为怀化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二级部门预算单位内设科室为:综合部、待遇保障部、财务审核部、医药招采事务部、协议管理价格监测部、异地结算和稽核事务部。

(二)人员编制情况

根据编委核定,截至2023年末,怀化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共有编制33人,实际在职人员28人。

(三)主要职能职责

1)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转以及党建、干部人事、文秘内勤、综合治理、对外宣传、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市直参保单位健康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市直单位的参保登记,及时采集、比对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开展参保政策组织动员和宣传;建立部门间信息定期比对共享机制和数据动态管理机制;承担跨省、跨市和市内异地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负责业务统计报表工作;负责市本级医药机构准入评估工作;负责组织落实中心扶贫点的脱贫攻坚工作。

2)负责编制市直参保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保障经办事务的财务报表及基金预决算;负责市直协议医疗机构、协议零售药店的医疗费用审定及支付工作;负责医疗保险基金的内部审计和分析工作。负责部门经费预决算及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工作。

3)主要负责市本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大病医疗互助、医疗救助、特殊病种、特殊药品待遇经办服务工作,负责市直单位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经办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拟订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目录并组织施;负责市本级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待遇费用的经办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拟订离休干部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目录并组织实施负责医保扶贫有关业务经办工作。

4)主要负责跨省和市内医疗保障异地就医经办事务;协助拟订跨省和市内异地就医管理办法和结算政策;落实异地就医风险调节基金和待遇支付;承担异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险“一站式”经办结算服务工作;负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负责新冠肺炎结算、统计等工作。

5)主要负责参与、配合医药招标采购方案和招标采购目录制定;协调、配合医药招标采购平台建设;监督医疗机构医药采购和中标药品、医用耗材配送行为;参与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工作,负责市本级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价格的成本核算和评估;制定医药价格及医保管理服务技术标准规范;监测医药价格和信息发布;开展市本级医药价格监测工作。

6)主要负责拟订市直参保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服务协议及费用结算办法;拟订市直参保单位生育保险协议管理医疗机构的服务协议及费用结算办法;拟订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医疗机构的服务协议及费用结算办法;指导市直协议医疗机构、协议零售药店服务协议签订及履行,并对协议医疗机构、协议零售药店进行监督管理测评。

7)负责对市直参保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大病医疗互助、特殊病种、特殊药品、公务员医疗补助、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医疗救助费用等审核工作;负责审计、稽核个人账户资金、统筹基金的运营情况组织拟订各项业务工作规程、规范及管理制度,并进行协调和督查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负责市本级特殊病种的门诊评审工作。

8)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宜。

(四)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1. 财政预算执行方面:截至本年度末,我们严格遵循财政预算规定,合理安排各项经费开支,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上,通过优化经办流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措施,实现了节约成本的目标。

2. 医保政策落实方面:积极推进国家和地方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大病保险进一步减负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制度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3. 服务效能提升方面:为响应“放管服”改革要求,我们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简化证明材料,提高了窗口服务效率,获得群众好评。同时,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基金安全。

4. 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持续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与各级医疗机构的数据对接,提供了实时结算、智能审核等功能,大幅降低了人为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可能性。

5. 基金监管与风险防控方面: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严格执行基金监督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保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预算执行、使用、管理总体情况。

2023,我中心在市医保局的领导下,进一步落实医疗改革,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加强医疗保障能力,坚持保基本、可持续、全覆盖,取得了一定的工作业绩,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服务、发展创新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心,不断加强党员和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023年,我中心部门年初预算支出528.5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46.01万元,项目支出82.50万元。全年预算数591.46万元。部门年度总支出591.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20.44万元,项目支出171.02万元。基本支出中用于工资福利的支出342.9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62.8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4.63万元。项目支出中用于工资福利支出36.5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8.6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4.02万元,资本性支出1.80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1.基本支出情况

2023年,部门基本支出420.44万元,包括:①人员经费342.91万元,其中基本工资115.76万元、津贴补贴68.94万元、奖金29.95万元、伙食补助费1.77万元、绩效工资58.1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38.26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5.12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86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4.08万元。②公用经费62.89万元,其中办公费6.01万元、邮电费0.04万元、差旅费0.58万元、公务接待费2.40万元、工会经费31.10万元、福利费0.23万元、其他交通费用22.54万元。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4.63万元,其中退休费13.11万元、生活补助1.52万元。

2.项目支出情况

1)专项资金安排落实及总投入情况

1医疗生育保险基金登记、医保关系转移、医保待遇支付等工作经费财政拨款收入40.00万元,支出39.52万元,执行率为98.80%

2离休老干部和公务员医疗管理工作经费财政拨款收入1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执行率为100%

3医保信息系统维护财政拨款收入1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执行率为100%

4大病互助保险管理经费财政拨款收入12.50万元,支出12.50万元,执行率为100%

5慢特病评审项目经费财政拨款收入1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执行率为100%

6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财政拨款收入75.00万元,支出75.00万元,执行率为100%

7医保市级统筹奖补财政拨款收入14.00万元,支出14.00万元,执行率为100%

2)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1医疗生育保险基金登记、医保关系转移、医保待遇支付等工作经费财政拨款收入40.00万元,支出39.52万元,执行率为98.80%。支出包括:伙食补助费1.8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0.37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0.22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2.81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6.07万元、办公费6.17万元、印刷费2.90万元、邮电费1.64万元、物业管理费2.30万元、差旅费1.43万元、公务接待费0.55万元、工会经费3.06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07万元、生活补助9.10万元

2离休老干部和公务员医疗管理工作经费财政拨款收入1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执行率为100%。支出包括:伙食补助费0.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72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0.64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1.13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2.18万元、办公费0.19万元、物业管理费0.56万元、差旅费1.21万元、生活补助1.81万元

3医保信息系统维护财政拨款收入1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执行率为100%。支出包括:伙食补助费0.6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6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49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42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0.31万元、办公费1.58万元、印刷费0.20万元、差旅费3.74万元

4大病互助保险管理经费财政拨款收入12.50万元,支出12.50万元,执行率为100%。支出包括:奖金0.15万元、伙食补助费0.6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2.89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62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00万元、办公费0.46万元、电费2.56万元、邮电费0.36万元、物业管理费1.62万元、差旅费0.02万元、福利费1.57万元、生活补助0.63万元

5慢特病评审项目经费财政拨款收入1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执行率为100%。支出包括:伙食补助费1.07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2.57万元、办公费3.62万元、邮电费0.28万元、差旅费0.31万元、其他交通费用0.11万元、生活补助2.04万元

6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财政拨款收入75.00万元,支出75.00万元,执行率为100%。支出包括:办公费31.53万元、印刷费0.30万元、差旅费1.88万元、维修(护)费2.00万元、会议费0.96万元、培训费2.16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4.38万元、办公设备购置1.80万元

7医保市级统筹奖补财政拨款收入14.00万元,支出14.00万元,执行率为100%。支出包括:伙食补助费5.56万元、办公费2.84万元、印刷费1.89万元、邮电费0.54万元、差旅费2.06万元、维修(护)费0.26万元、培训费0.40万元、生活补助0.45万元

(三)三公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

2023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公务用车运行费2.60万元,公务接待费3.00万元,实际支出公务用车运行费0.00万元,公务接待费2.95万元。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原则,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预算。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综合评价结论。反映自评得分及评价等级。

2023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1)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方面,以三走进三促进活动为载体抓实党建工作。将经办工作与党建工作自然融合,持续开展走进参保群众,促进待遇落实惠民生;走进两定机构,促进医保服务上水平。走进医药企业,促进产业发展见成效活动,解决了一批参保群众、两定机构、医药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在疫情期间,预拨2000万元资金到救治医院保证患者治疗,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到社区包保到户,党旗飘扬,党员先行,协助社区完成6万余人次核酸检测,走访敲门1305户,排查2813人;另一方面,以坚持九项措施为抓手建好清廉经办。全面落实全省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和市委三整顿两提升活动要求,结合清廉医保、清廉单元、清廉大厅创建,做到刀刃向内,紧盯基金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廉政教育、风险公开、内控制度、内部审查、廉政承诺、事项报告、廉政提醒、轮岗交流和追责问责九项措施,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思想、作风、纪律得到转变,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 做好经办体系建设工作。一年来,我们始终咬定经办体系建设不放松,明确两个目标,坚持同步推动。一是巩固提升市县。在实现巩固提升市县经办体系这一目标方面,我们做到了两手抓。一手抓标准统一,即做到十统一:统一大厅设置,统一操作规范,统一放管服改革,统一管办分离,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服务用语,统一经办体系,统一受理审批,统一目标考核;一手抓五型创建。致力在全市经办系统开展规范型、法治型、便民型、智慧型、廉洁型五型经办机构创建活动;坚持开展经办规范年窗口服务和医保经办服务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着力打造示范点,成效十分明显。全市经办机构做到了经办标准固化,规范了经办行为和经办职责;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依法办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落实了放管服改革,出台了26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切实提升了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对医药机构实现了高质量管理,对老百姓实现了高品质服务;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了基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二是积极建设乡村。今年以来,我市在巩固提升市县经办体系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建设乡村经办体系上,坚持高位推动,着力把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513日,我们在新晃县召开了全市建体系、优服务、强管理现场交流会,分管医保工作的副市长、副县市区长和医保局长参加会议;在会议上,明确全市乡村经办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六有,即有场所、有人员、有标识、有业务、有经费、有制度。会后,13个县市区分别以县市区政府或政府办公室的名义行文,以组织和制度的形式对我市乡村经办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予以了明确。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全市共安排专项资金1100万元用于经办体系建设,招聘了226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从事医保经办工作,第一次建立了接受市县经办机构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的乡村经办体系。到现在,我市已全面建成以市级医保事务中心为核心,以县级医保事务中心为枢纽,以乡镇医保服务站为节点,以村级医保服务点为网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经办体系,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经办服务一体化。

3)做好了参保登记工作。2023年新参保登记 44家,新参保人数2040人,截至目前市本级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共计11.96万人,参保率为96.9 %。应保尽保为应收净收打下坚实的基础,2023年市本级当期统筹基金收入42780万元,个人账户收入27940万元,大病保险收入2177万元,统筹基金支出共计28755万元,个人账户支出23989万元,大病互助支出1597万元。当期结余17976万元,累计结余151261万元(统筹累计结余86244万元,个人账户累计结余65017万元)。

4)做好了协议管理工作。一是完成门诊特殊病种工作。2021年四季度收集264名参保人员的门诊特殊病种申请资料,审定合格人员为254人,10人未达到发放门诊特殊病种待遇标准;20221-6月收集1190名参保人员的门诊特殊病种申请资料,审定合格人员为1133人,57人未达到发放门诊特殊病种待遇标准2022年第三季度收集1079名参保人员的门诊特殊病种申请资料,审定合格人员为1023人,56人未达到发放门诊特殊病种待遇标准;202210月收集54名参保人员的门诊特殊病种申请资料,审定合格人员为51人,3人未达到发放门诊特殊病种待遇标准;202211月收集92名参保人员的门诊特殊病种申请资料,审定合格人员为86人,6人未达到发放门诊特殊病种待遇标准,公示评审结果并以短信形式通知参保人员以及及时进行医疗保障系统的门诊特殊病种待遇登记审核。二是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协议工作。对市本级七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2021年的各统筹区发生的医疗总费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完成了2022年度定点医院的总控费用指标谈判工作,拟定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医药机构、零售药店的服务协议及费用结算办法;拟定生育保险协议管理医药机构的服务协议及费用结算办法;拟定离休干部保险协议管理医药机构的服务协议及费用结算办法对协议医疗机构、协议零售药店开展日常监管及测评。按照每月工作计划安排,共对181家定点零售药房、40家门诊特殊病种、双通道药品管理的定点药房、7家定点医院进行日常监管,查处84条问题,定点医院追回违规资金204850.75元,定点零售药房追回违规资金95877.27元。三是完成定点医药服务机构2021年度考评。对于七家定点医疗机构、106家定点门诊、296家市区内定点药房开展了2021年度的考评工作。年度考评工作分自评自查、全面检查、总结报告三个阶段完成,并统计出年度考评评分,总结2021年度医保服务工作,通报年度考评情况。

5)做好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一是做好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我市共有82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平台。我市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9733人次。作为参保地,全市发生跨省异地就医 3833人次,统筹支付9598.84万元,大病支付725.24万元;作为就医地全市发生跨省异地就医 9588 人次,统筹支付3110.76万元,大病支付76.85万元,公务员补助48.59万元。按时上解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预付金,上解率为100%。二是全市省内异地就医备案30072人次。作为参保地,全市发生省内异地就医80140人次,统筹支付35872.61万元,大病支付6497.17万元;作为就医地全市发生省内异地就医56992人次,统筹支付13103.84元,大病支付695.13万元,公务员补助16.39万元。按时上解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预付金,上解率为100%

6)做好市本级医药招采工作。药品方面。一是组织市本级医疗机构第一批和第三批国家集采药品协议期满续、第二批第二周期、国采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药品、株洲联盟、十三省联盟药品、省际联盟中成药集采药品等报量,再分量及采购工作,并签订相关批次合同;二是组织医疗机构医保招采平台医疗机构账号注册、使用,并指导在医疗机构在新平台采购;三是组织医疗机构接报量采购,并进行合同签订,完成相关批次预付款拨。四是完成第一批新周期预付资金结算、清算210187.31元、国采第二批第二周期预付资金结算、清算2706119元;国采第三批预付资金结算、清算1453589元;第四批预付资金结算、清算3586695元。耗材方面。 一是组织医疗机构人工关节、骨伤科、人工晶体、脊柱类耗材、口腔种植类耗材、心脏电生理等带量采购报量,采购,并进行合同签订,完成相关批次预付款拨。二是组织医疗机构医保招采平台医疗机构账号注册、使用,并指导医疗机构在新平台采购。三是完成国家冠脉支架第一批预付资金结算、清算210187.31元。

7)做好了医疗待遇保障。截至12月底,后台零星报账 2033次,报销金额 777.70万元;生育津贴发放1190人次,金额 3027.91万元,生育费用零报 232 人次,金额43.42万元。定点医药机构职工清算支付 2966 次,拨付金额 22100.9万元;城乡居民清算支付 646次,拨付金额 9308.55万元。职工预留保证金拨付304次,拨付金额2506.52万元;城乡居民预留保证金拨付47次,拨付金额3037.59万元。职工年终清算拨付11次,拨付金额3757.04万元;城乡居民年终清算拨付10次,拨付金额6239.04万元。评审“双通道”药品待遇共960人,审批通过936人。特殊人群待遇发放情况:后台公务员补助发放 337人次、补助费用 54.27 万元;副师级以上干部医疗费用发放 134人次,补助费用 1222.52万元;市本级离休干部共发放 320人次,医疗费 1222.52 万元(其中门诊 227.29 万元,住院 995.23 万元)。

8)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点。在疫情期间,我们坚持做到了三点。一是及时预拨费用。全市共预拨费用7800万元,缓解了医院的运行压力;二是及时清算费用。全市共清算新冠病毒疫苗费用2852.47万元,结算接种费用1237.7万元。收治医院的费用按月及时结算;三是及时支援社区。几次疫情,市医保中心全员出动,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认真组织全员核酸检测,上门登记,电话通知,包保到底;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送煤气罐、送食物到居民家,送危重病人到医院救治,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9)做好廉洁自律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去的不去,不该等的不等,不该吃的不吃,理性接触朋友圈,与医药机构等保持正常交往;主动组织、落实清廉经办、清廉大厅建设,坚持九项措施,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和纪律建设;经常找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开展廉政谈话,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严格上下班纪律,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没有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0)做好统筹推进其他工作。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主办件、协办件得到及时办理,满意率100%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明确一名副主任负责专抓。对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业务正常开展、工作人员的交通财产安全、办公大楼的运行安全、防疫安全等做到常安排、常部署、常落实。全面参与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经常性法治教育和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政策、落实政策;坚持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在涉及文件、信息系统、参保人员信息、个人资料等制定了专门的制度,多年来没有出现失密泄密问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基本问题。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在预算支出执行方面,存在部分项目资金使用进度较慢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个别项目前期筹备时间较长,流程环节较为复杂,导致实际支出与绩效目标在时间进度上出现偏离;同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对一些不可预见因素预估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出的及时性和均衡性。

2.部分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深度不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边远地区群众享受医疗服务不便;财政压力较大,需持续寻求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技术支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地区发展差异等。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首先,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优化流程,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强化对不可预见因素的预判和应对能力,制定更具灵活性的预案。建立更加完善的支出进度跟踪和监督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资金合理使用。持续提升工作人员的绩效意识和业务能力,为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

附件1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附件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