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汇总)

发布时间:2024-12-30 10:44 信息来源: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决策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体育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一般项目)的通知》、《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怀化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申办办法》、《怀化市旅游营销联盟章程》《怀化市旅游营销奖励办法文件及单位职能职责的相关要求,我切实做好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创作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市级文物保护管理、旅游宣传推广、体育竞赛、森林及其他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展赛事活动、提供健身服务、推广群体健身活动维持场馆运转等工作推进全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领域的公共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促进文化旅游广电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2.项目主要内容

2023年我局及局属二级单位实施项目共74个,涉及项目支出4058.89万元,基本情况如下:

1)局本级

业务工作经费主要用于送戏下乡及日常工作经费;

旅游安全检查、执法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旅游安全检查、执法相关工作经费;

老艺人困难补助主要用于京剧团留守人员(老艺人)困难补助等;

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主要用于举办第二届艺术节,开展各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增强文化自信

市文物保护经费主要用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巡查、工程项目检查及验收等;

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加快建设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和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存量文化资源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不断扩大文化数据增量;

旅游宣传广告经费主要用于省市级各媒体营销合作、重点城市推介合作等旅游宣传推广;

旅游营销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和调动各旅游企事业单位拓展旅游市场,提升怀化旅游品牌形象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旅游消费的奖励资金;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专项主要用于指导各县市区全域旅游工作,开拓产业发展视野、发展思路,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创新、融合和发展

组织市旅发大会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组织承办2023年第二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

旅游营销联盟会费主要用于共同搭建平台,拓展市场,支持跨区域的旅游营销主题活动推广和重大节庆活动召开联盟年度工作会议及日常工作经费等

旅游抽样调查补助经费主要用于抽样统计调查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旅游业增加值等工作经费;

2022年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成年组)及湖南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经费主要用于重付2022年底因信息提供错误退回的乒乓球队及门球队备战参加省运会训练比赛补助;

自助图书馆建设主要用于新建4个图书馆装修款、图书、设备等进度款;

怀化市脱贫县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开展25场基层直录播活动,10场新媒体宣传与服务推广活动,420条更新与推送在线场馆及活动:60节全民艺术普及课程线上服务及预订,300个基层文创、非遗产品,基层业务骨干培训总人次达300人以上,1个数字文化展厅。项目数据均需在国家基层服务端、怀化市公共文化云层智能服务端、怀化市数字文化馆等公共文旅服务平台进行发布与推送

第十四届省运动会奖励经费主要用于重付2022年底因信息提供错误退回的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怀化市代表团奖金;

2021年度真抓实干激励先进单位奖励金主要用于重付2022年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白马村品牌奖励;

“三区”文化人才中央专项主要用于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费用;

办公场所新增新风系统经费主要用于支付怀化米兰暖通工程新风系统采购合同尾款;

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整体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日常工作开支,做好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的活动及相关推广、宣传;

编制安江世界农耕文化旅游区规划设计及相关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安江世界农耕文化旅游区规划设计前期调研,以及后续编制完善服务费用;

2023年全市文旅促销费专项活动经费主要用于在携程、去哪儿平台,分时段、分批发放景区、酒店文旅消费券,发放的对象为全国范围内来怀入住酒店、购买门票消费的游客;

第五届武陵山片区门球比赛主要用于开展第五届武陵山片区门球联谊赛相关经费;

2023年全市文旅促销费专项活动经费主要用于大力拓展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开展创意提质推广传播;

《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宣传画册编印经费主要用于宣传画册印制,展示当前怀化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旅游交流的崭新面貌,在对外招商、节庆活动、省内外旅游宣传推广及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百团百角唱新歌竞演活动拍摄经费主要用于参加“贯彻二十大·百团百角唱新歌”全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

2023年彩票市场调控资金(体彩)主要用于宣传国家彩票公益属性和社会责任费、体育彩票宣传品制作及宣传广告费等;

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项目(湘财综指〔2022〕0017号)主要用于市文旅广体云一部手机云游怀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度款;

2023年体彩分成项目(怀财综指〔2023〕2号)主要用于青少年体育竞赛和校园足球竞赛、参加湖南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省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及水上基地建设、蹦床基地教练、运动员伙食费、湖南体育产业博览会、体育产业调查、群众体育活动和比赛等;

2023年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怀财综指〔2023〕6号)主要用于湖南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步手枪项目)、湖南省第五届轮滑公开赛、啦啦操一级社会指导员培训;

2023年市县分成体彩公益金(怀财综指〔2023〕8号)主要用于群众体育活动、健身设备修缮、设备添置、湖南体育产业博览会尾款、人才队伍建设等;

中国体育彩票湖南省社区运动会海选赛主要用于13个县市区第四届社区运动会海选赛、怀化市选拔赛及组队参加省总决赛等赛事服务费;

2023年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主要用于湖南省万村女性社会指导员培训食宿费、物料费等;

2022年湖南省排舞一级社体指导员培训主要用于湖南省排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费用,更好地推广、普及排舞项目,进一步加强我省排舞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2)市文化馆

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主要用于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开展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

《怀化公共文化》内刊经费主要用于发行2023年《怀化公共文化》杂志4期共4000册。

艺术馆办公及业务用房租赁经费主要用于青少年活动中心场地、文化馆办公场地租赁费用。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文化活动费、光影文旅微电影主要用于为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艺宣二十大:乡“理”乡亲真带劲》、舞蹈《好家风》、舞蹈《美丽苗乡等你来》等群众文化艺术作品;以偏远乡村、社区、民营企业为重点宣传对象,开展主题特色活动。

2023“雅韵三湘”文艺演出活动补助主要用于组织策划“黄岩山上歌如海”怀化市第二届铿锵号子山歌擂台赛暨长江流域邀请展演活动以及“黄岩山上歌如海·民族团结一家亲”怀化市“亮嗓对歌”村晚活动。

楚韵五溪.古村记忆(三)系列专题片主要用于拍摄2部30分钟纪录片和4部5-8分钟微视频,利用公众平台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传播。

小品《你当像鸟飞往山林》主要用于完成小品从文稿到成品的创作,形成时长10分钟以上的主旋律作品1部,主题表达完整,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确保作品可以在当地巡演。

3)市体育学校

体育学校办公及训练用房租赁经费主要用于搬迁至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房屋租赁;

2023年市体校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经费主要用于运动员、教练员伙食服装补助及比赛等相关费用;

体校搬迁(湘财综指〔2022〕2号)经费主要用于体校的搬迁,改善运动员训练场地;

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专项资金(后备人才培养)主要用于体校正常管理、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提供良好的环境;

2023年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第二批)主要用于保障体育运动费用开支,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

2023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一般项目)主要用于改善体校设施及场地,日常维修维护;

2023年体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保障单位的运转,开展业余体育运动训练。

4)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中央及省级补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体育场馆的免费和低收费开放相关费用;

老年体协活动及参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为老年群体锻炼提供服务,组织老年体育活动及赛事,丰富老年群体体育活动;

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专项主要用于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广大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文化权益;

全民健身活动和国民体质监测专项主要用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支;

主体育场维修专项主要用于体育场馆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

5)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博物馆)

市级非遗传承人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开展2022年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资助经费;

省级非遗传承人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开展2022年度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情况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资助经费;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开展2022年度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情况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资助经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及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认定工作;组织开展我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文物征集与修复经费主要用于填补怀化市博物馆馆藏藏品缺项,丰富藏品类别,最大限度地揭示、保存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信息。

中央及省级免费开放资金主要用于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与接待服务、展厅硬件完善及提质改造、完成展览策划及主题活动策划实施、及时对外宣传及发布信息、配合我市创文工作,对展厅公共服务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五溪时光出版经费主要用于以考古材料为基础,结合本地传说、文物研究、历史文献等素材出版3000册《五溪时光》。

重大安全隐患维修经费主要用于博物馆展厅的改造、翻新。

6)市侗文化城管理处

市本级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贴支付园区管护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等方面;

道路维修资金主要用于管护用地道路维修;

植被恢复费-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主要用于完成林场松线虫病防治任务;

中央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森林管护、购买树苗等。

3.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为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本级及局属二级机构,各项目由各科(部)室及项目负责人分别负责。

(二)预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预算资金安排及管理情况

1)资金来源及拨付流程

根据《怀化市财政局关于批复下达2023市直部门预算的通知》(怀财预〔2023〕6号)安排局本级及局属二级机构年初预算项目1747.78万元,年中追加项目预算2767.06万元,追加项目预算的主要原因:一是根据中央、省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直接下拨专项项目资金;二是因工作业务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解决资金。故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资金项目、省级专项资金项目、市级资金项目。项目资金由市财政按进度拨款,单位零余额支付。

2)资金到位情况

2023年局本级及局属二级机构年初预算安排项目资金1747.78万元,年中追加项目预算2767.06万元(含结转上年项目指标金额),总预算资金4514.84万元,实际到位4419.11万元,资金到位率97.88%。

3)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项目到位资金4419.11万元,本年度实际支出4058.89万元,资金执行率91.85%。

4)资金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为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我局制定了《怀化市文旅广体局管理制度汇编》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规定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落实专项资金运行的全程控制,大额专项资金由各科室报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局党组,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所有支付报账凭证经财务人员审核、财务分管领导审批。

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局本级及局属二级机构各科(部)室对负责的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监督、验收。项目实施遵循以下原则:

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工作进度安排和绩效考核标准,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人力资源配置: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动态调整,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长。

沟通协调:建立项目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风险管理:识别项目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推进。

绩效评估:根据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估,为项目总结提供依据。

(三)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1.绩效目标

目标1:增强当地文化自信,吸纳兄弟县乡村的优势与智慧,在全市形成浓浓的县际间、村际间的文化大交流、大联盟

目标2: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建立工作台账,创新工作举措,完善考评机制,加快建设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和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存量文化资源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不断扩大文化数据增量

目标3:按照县级文物部门的申请报告,从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按照轻重缓急,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保护,基本保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常管理使用。

目标4:抽样调查成果为核算全市2023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测算提供数据支撑,客观反映全市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目标5:提高行业安全意识,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行业秩序。

目标6:以多样化旅游发展需求为契机,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为导向按照“市级统筹,县级主责,分步推进”原则,力争今年我市70%以上的县市区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目标7:通过旅发大会的筹办和准备,集中整合项目、资金、政策要素,推动承办地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优化、产业融合发展,展示怀化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助推怀化实现经济大提速、民生大改善、形象大展示、文明大提升,为全省各地举办旅发大会创造了新经验、树立了新标杆。

目标8:根据《怀化市贯彻落实〈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发放“怀景怀乡怀味”2023年怀化文旅消费券的方式,促进旅游消费复苏,带动怀化市文旅产业发展。

目标9:确保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整体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工作的有序开展,推动科学规划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全力打造湖南农耕文化旅游名片,带动怀化旅游“金三角”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目标10:检验我市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水平,通过比赛交流、切磋较量,加强交流与合作,制定科学、创新的训练方法,激发运动员运动能力和奋力拼搏的精神,提高运动成绩;充分展现我市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积极向省队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其提供更优的发展机会,促进我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目标11:完善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满足各项目基地开展日常训练需要,挖掘我市具有运动潜力优秀的体育苗子,丰富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加强培养和输送,促进我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目标12:完成群众体育活动各项指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群众体育赛事,在全省群众体育活动场次、人数排名靠前。

目标13:组织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构筑公益性群文品牌,形成示范引领,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举办普及性文化艺术培训,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以及开展宣传活动等

目标14: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有计划地进行群文调研;搞好业余文艺群体建设,辅导、培训业余文艺骨干,组建多种门类的业余文艺团队,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

目标15:完成《怀化公共文化》内刊一年4期,每期发行1000册的发行。

目标16:保证怀化市体育学校搬迁至鹤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租赁费用支付;运动员、教练员伙食服装补助及比赛等相关费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生活环境,改善运动员训练场地,更好的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好正常管理、维护,使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保障,改善体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保障体育运动费用开支,促进体育消费,为经济社会做贡献,保障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做好日常维修维护,以做到更新周期延长,逐渐减低消耗并改善我校设施及场地,给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单位的运转,开展业余体育运动训练,为选拔、输送优秀运动苗子奠定扎实基础。

目标17:全面贯彻落实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稳步发展保国家规定的体育场馆低免开放时间,及每个场馆每年免费的20次赛事活动时间,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提供充分保障开展老年体育事业、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搞好老体协工作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幸福感为我市市民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指导,实现对市民的运动处方管理,能对居民日常体力活动调控,建立社区健身指导站,针对个体体质不同,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等;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广大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文化体育权益对体育主场馆进行维修,延长场馆使用寿命,保证其安全、健康的运营状态,满足市民对日常体育活动的需求。

目标18: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保护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明显提高;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看得懂的展览,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借力发力,加快考古成果落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挖掘怀化本土文化(文物)资源,促进怀化考古与文旅的纵深融合发展。

目标19:全面完成怀化市侗文化城管理处园区内3047亩公益林的管护工作,维护林场内森林治安秩序,开展林区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林区治安稳定;完成管护用地道路维修;完成林场松线虫病防治任务,实现疫情发生面积、病死数量双下降;完成森林抚育200亩,种植美国红枫3亩。

2.绩效指标

1产出指标

①数量指标:

A.局本级:市场管理安全检查≥11次;会议、安全培训、宣传≥5次;执法检查≥6次;第二届怀化艺术节相关活动≥12场;举办基层文艺工作培训≥2场;文物修复数量≥2个;文物检查次数≥5次;开展媒体广告投放次数约4次;开展景区常态化管理复核1次;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8个;第二届怀化艺术节视频制作拍摄、直播约23场;旅发大会督导、现场调度等筹备工作≥3次;旅发大会签约项目调度≥10个;宣传广告投入量≥75%;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建设项目完成25场直录播活动、10场新媒体宣传与服务推广活动、420条更新与推送在线场馆及活动、60节全民艺术普及课程线上服务及预订、300个基层文创非遗等产品、基层业务骨干培训总人次需达300人以上、建设数字文化展厅1个;抽样调查问卷数≧4500份;桨板运动会参赛人数≧200人;桨板运动会宣传推广阅读量≧1000万人次;RCEP经贸博览会文旅展位租赁费及设计搭建服务费≧30个品类产品;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整体开发规划总用地面积94158.37㎡;景区文旅消费券发行数量≤3500张;酒店文旅消费券发行数量≤4700张;一部手机游怀化服务平台完成视频250个(其中视频150个、VR100个)、图片7000张、资源点300个、语音讲解50条、文旅资讯500条;选拔我市优秀运动员组建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代表队25支,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参赛人数≥400人;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项目数20个,各县市区组建体育竞赛队伍参赛人数≥10000人次;输送优秀运动员参赛数量128名;省第五届轮滑比赛参赛人数1000人次;全市共组织群众体育赛事约390场。

B.市文化馆:开展文艺下基层活动20场次;优秀摄影作品巡展15项;开放数字文化馆平台平台服务时长总计229246小时,浏览量2万次,注册17069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10项;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33场次;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83项;完成《怀化公共文化》内刊一年4期,每期发行1000册的发行;完成12分钟展播微电影并将各县市区报送作品进行提炼加工和艺术剪辑;完成2部30分钟纪录片;4部5至8分钟的微视频;形成小品《你当像鸟飞往山林》精品拍摄10分钟以上。

C.市体育学校:租赁面积(一栋综合馆、一栋公寓楼)8277平方米;游泳队运动员伙食补助人数40人;教练员、管理员服装发放人数15人;参加省级第二届摔跤公开赛1次;宿舍楼完善及东南楼改造维修率100%。

D.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2023年市体育中心接待健身群众240万人次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60余次共接待市民或游客40万人次,抖音总播放量达4000万次组织老年活动赛事8次,对主体育场馆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场馆开放时长。

E.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博物馆):全馆全年参观人数≥12万人;国家级传承人10人;省级传承人32人;市级传承人167人;文物征集一批;非遗传承人推荐一批;展厅的翻新改造一批。

F.市侗文化城管理处:园区管护3047亩、维修道路3公里、飞行防治作业面积1500亩、抚育面积200亩、树苗种植面积3亩。

②质量指标:安全检查、执法检查投入量≥80%;群众文化活动完成率100%;文物修复完好率≥85%;媒体及广告形象宣传效果达标率100%;旅游营销奖励兑现率100%;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完成率100%;举办旅发大会前期经费投入量≥90%;宣传广告活动完成率100%;培训人员到场率≧80%;确保可行性、满足农耕园发展需要利用率100%;景区文旅消费券核销率、酒店文旅消费券核销率≥90%;项目完成率100%;青少年锦标赛获金牌30枚以上;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参加省级赛事获奖金牌10枚以上;完成群众体育活动各项指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群众体育赛事,在全省群众体育活动场次、人数排名靠前;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50万人;节目质量95%;纪录片、微视频分辨率≥1920*1080;房屋租赁使用率95%以上、服装发放率100%、游泳队运动员伙食补助率100%;搬迁质量达标率100%;维修质量达标率100%;体育赛事达标率100%;用品、选材达标率100%;项目全部验收合格,合格率达到100%;管护验收合格率90%以上、工程验收合格率100%,防治验收合格率100%、种植验收合格率100%。

③时效指标:均在2023年12月底之前完成。

④成本指标:项目成本节约率0%。

2)效益指标

①经济效益指标:整合怀化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带旺我市的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消费,以旅游测算数值作保障,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

②社会效益指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交流与合作,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安全事故;提高行业服务、监管能力,维护市场秩序;提升老艺人服务工作水平和成效,激发文艺工作者献身文化强市建设的热情和智慧;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就业、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怀化旅游知名度文旅市场信心,拉动文化旅游市场消费;不断挖掘我市具有运动员天赋和运动潜力的优秀人才,丰富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维护林场内森林治安秩序,确保林区治安稳定;排除事故隐患;促进社会反哺,培育绿色生活理念。

③生态效益指标:保护林区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和林木资源安全;推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促进旅游业生态美化。

④可持续影响指标:全面提升市民、游客在怀的文旅体生活体验,促进文旅体融合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市青少年竞技水平,推进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项目持续发挥作用效果明显、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

3)满意度指标

社会群众满意度≥95%,受益人群满意度≥90%,参赛队伍、运动员满意度≥95%,学员满意度95%以上。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强化部门预算支出责任、改善财政支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开展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目的,是要通过对项目本年度各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综合评分,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的实施绩效,积极推动我局及局属二级机构各项目的有效开展。

(二)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

被评价单位为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本级及局属二级机构,评价范围为项目支4058.89万元,评价时段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公正。绩效评价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2)激励约束。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

3)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评价指标体系

局本级及局属二级机构项目资金绩效评价采用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体系。共性指标体系主要对预算支出和资金管理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个性指标体系主要对项目的成本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服务对象或社会公众满意度等进行分析。

3.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将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

2)比较法。将实施情况与绩效目标、历史情况等进行比较。

3)因素分析法。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社会效益

通过各项目实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交流与合作,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了全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实现了安全目标;提高了行业服务、监管能力,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提升了老艺人服务工作水平和成效,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献身文化强市建设的热情和智慧;增强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就业、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了怀化旅游知名度文旅市场信心,拉动了文化旅游市场消费;不断挖掘我市具有运动员天赋和运动潜力的优秀人才,丰富了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积极响应并落实低收费免费开放政策抓好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推广提高对“全民健身日”的重视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提高群众参加健身运动的热情进行了强有力的宣传积极推动老年体育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体育活动场所,培育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运动员及教练员生活开支,确保营养摄入符合运动员发育生长需要,提升后勤保障力度,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生活水平,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维护林场内森林治安秩序,确保林区治安稳定;排除事故隐患;促进社会反哺,培育绿色生活理念。

(二)生态效益

通过各项目实施,保护林区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和林木资源安全,推动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促进旅游业生态美化。

(三)可持续影响

通过各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了市民、游客在怀的文旅体生活体验,促进了文旅体融合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了我市青少年竞技水平,推进了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满意度情况

社会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受益人群满意度90%以上,参赛队伍、运动员满意度95%以上;运动员满意度≥95%、运动员、教练员满意度≥90%、学员满意度≥90%。

(五)评价结论

总体来看,项目实施产生良好的社会、生态、可持续性影响效益,根据《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得出,各项目绩效自评平均分为99.55分,各项目评分等级均为“优”,占比为100%。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1.项目立项

1)项目决策依据充分性。项目决策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2)项目决策程序规范性。预算支出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审批文件、材料符合相关要求;事前经过集体决策程序。

2.绩效目标

1)绩效目标合理性。每个项目设定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关;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2)绩效指标明确性。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与项目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3.资金投入

1)预算编制科学性。预算编制经过科学论证;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匹配;预算额度测算依据充分,按照标准编制;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2)资金分配合理性。预算资金分配依据充分;资金分配额度合理,与实际相适应。

(二)项目过程情况

1.资金管理

1)资金到位率。2023年本单位年初预算安排项目资金1747.78万元,年中追加项目预算2767.06万元,总预算资金4514.84万元,实际到位4419.11万元,资金到位率97.88%。

2)预算执行率。2023年项目到位资金4419.11万元,本年度实际支出4058.89万元,预算执行率91.85%。

3)资金使用合规性。本年度项目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预算支出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2.项目实施

1)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定了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实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合同书、验收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产出数量

市场管理安全检查11次;会议、安全培训、宣传5次;执法检查6次;第二届怀化艺术节相关活动12场;举办基层文艺工作培训举办基层文艺工作培训2场;文物修复数量5个;文物检查次数11次;开展媒体广告投放次数4次;开展景区常态化管理复核1次;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8个;第二届怀化艺术节视频制作拍摄、直播23场;旅发大会督导、现场调度等筹备工作3次;旅发大会签约项目调度10个;宣传广告投入量75%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建设项目完成了30场直录播活动、15场新媒体宣传与服务推广活动、467条更新与推送在线场馆及活动、68节(每节15-20分钟)全民艺术普及课程线上服务及预订、344个基层文创非遗等产品、基层业务骨干培训,总人次超380人以上、在麻阳滕代远纪念馆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数字文化展厅1个;样调查问卷数4837份;桨板运动会参赛人数223人;桨板运动会宣传推广阅读9700万+人次;RCEP经贸博览会文旅展位租赁费及设计搭建服务费30个+品类产品;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整体开发规划总用地面积94158.37㎡;景区文旅消费券发行数量3454张;酒店文旅消费券发行数量4644张;一部手机游怀化服务平台实际完成视频327个(其中视频187个、VR147个)、图片7020张、资源点485个、语音讲解61条、文旅资讯744条;选拔我市优秀运动员组建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代表队25支,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参赛人数500人以上;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项目数20个,各县市区组建体育竞赛队伍参赛人数15000人次;输送优秀运动员参赛数量128名;省第五届轮滑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近1500人次参赛本次参赛人数突破历届公开赛;开展文艺下基层活动20场次;优秀摄影作品巡展15项;开放数字文化馆平台平台服务时长总计229246小时,浏览量2万次,注册17069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10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33场次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83项;完成《怀化公共文化》内刊一年4期,每期发行1000册的发行完成12分钟展播微电影并将各县市区报送作品进行提炼加工和艺术剪辑;完成2部30分钟纪录片;4部5至8分钟的微视频;形成小品《你当像鸟飞往山林》精品拍摄10分钟;租赁面积(一栋综合馆、一栋公寓楼)8277平方米;游泳队运动员伙食补助人数40人;教练员、管理员服装发放人数15人;参加省级第二届摔跤公开赛1次;宿舍楼完善及东南楼改造维修率100%;市体育中心接待健身群众240万人次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60共接待市民或游客40万人次,抖音总播放量达4000万次组织老年活动赛事8次,对主体育场馆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场馆开放时长;博物馆全馆全年参观人12.5114万人;国家级传承人10人;省级传承人32人;市级传承人167人;文物征集一批;非遗传承人推荐一批;展厅翻新改造一批;园区管护3047亩、维修道路3公里、飞行防治作业面积1500亩、抚育面积200亩、树苗种植面积3亩。完成计划目标。

2.产出质量

安全检查、执法检查投入量80%;群众文化活动完成率100%;文物修复完好率100%;媒体及广告形象宣传效果达标率100%;旅游营销奖励兑现率100%;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完成率100%;举办旅发大会前期经费投入量100%;宣传广告活动完成率100%;培训人员到场率100%;确保可行性、满足农耕园发展需要利用率100%;景区文旅消费券核销率99.98%、酒店文旅消费券核销率98.99%;项目完成率100%;青少年锦标赛获金牌38枚、银牌35枚、铜牌22枚;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参加省级赛事获15枚金牌、20枚银牌、15枚铜牌全市共组织群众体育赛事390场,名列全省第二,参赛人数26.2万人次,名列全省第三;完成了群众体育活动各项指标,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打造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群众体育赛事,获得了湖南省第五届社区趣味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群众文化活动参与50万人;节目质量95%;纪录片、微视频分辨率1920*1080;房屋租赁使用率95%、服装发放率100%、游泳队运动员伙食补助率100%;搬迁质量达标率100%;维修质量达标率100%;体育赛事达标率100%;用品、选材达标率100%;项目全部验收合格,合格率达到100%;管护验收合格率95%、工程验收合格率100%,防治验收合格率100%、种植验收合格率100%。完成计划目标。

3.产出成本

项目成本节约率≥0%。完成计划目标。

4.产出时效

项目均在2023年12月底之前完成。完成计划目标。

(四)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指标

整合怀化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带旺我市的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消费,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

2.社会效益指标

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交流与合作,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实现了安全目标;提高行业服务、监管能力,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提升了老艺人服务工作水平和成效,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献身文化强市建设的热情和智慧;增强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就业、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了怀化旅游知名度文旅市场信心,拉动文化旅游市场消费;不断挖掘我市具有运动员天赋和运动潜力的优秀人才,丰富了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维护林场内森林治安秩序,确保了林区治安稳定;排除了事故隐患;促进了社会反哺,培育绿色生活理念。完成计划目标。

3.生态效益指标

保护林区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和林木资源安全;推动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促进了旅游业生态美化。完成计划目标。

4.可持续影响指标

全面提升了市民、游客在怀的文旅体生活体验,促进了文旅体融合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了我市青少年竞技水平,推进了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项目持续发挥作用效果明显、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完成计划目标。

5.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群众满意度达95%,受益人群满意度90%,参赛队伍、运动员满意度95%;运动员满意度95%、运动员、教练员满意度90%、学员满意度90%。完成计划目标。

五、项目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财政部门组织的预算编报、绩效管理等方面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专项资金进行使用,保证专款专用。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部分绩效指标明确性、个性化不足,有待依据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清晰、细化、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三)有关建议

建议适时开展相关支出绩效评价业务培训,继续加强项目申报指导,持续提升项目编制水平,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六、其他说明

1.局本级。因项目2022年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成年组)及湖南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经费3.96万元、第十四届省运动会奖励经费7.59万元、2021年度真抓实干激励先进单位奖励金10万元为上年度支出退回重付资金,故未做绩效自评表;自助图书馆建设123.97万元、怀化市脱贫县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建设78.8万元、办公场所新增新风系统经费1.85万元3个项目为合同尾款,上年度已填写绩效目标表,故本年度未填写。

2.市图书馆。2023年市图书馆账面项目支出176万元,在编制决算时,未填报至项目支出报表,导致市图书馆决算项目支出为0万元。根据怀化市财政局绩效科要求项目支出应与决算报表数据一致,故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金额未包含图书馆项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