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民歌传承进校园

发布时间:2012-04-02 00:00 信息来源: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5 18 上午,沅陵县溪子口小学校园内民歌悠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沅陵民歌传承保护基地的授牌仪式这里隆重举行。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谢德明为该校授予沅陵民歌传承保护基地匾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钟建军、李顺礼,县文化局局长田学武,县教育局党组书记何翠文等有关领导一同到场祝贺。县文化顾问、该民歌传承保护基地新聘请的艺术顾问向上在授牌仪式上指导师生传唱《沅水号子》。这是该名录继凉水井镇洞溪村原生态保护基地、沅陵艺术团民歌传承保护基地之后的又一校园基地,这标志着沅陵民歌在中小学开设乡土课程,传承增添了新的血液,有了自己的根。

沅陵山歌由于历史,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音等方面因素。促使山歌在风格上形成三大色彩区。即以深溪口为中心,境内沅水上游两岸方圆区域为上河腔系;沅水下游两岸方圆区域为下河腔系;境内酉水两岸方圆区域为北河腔系。每一腔系由多种腔调形成的同一风格色彩。俗话说:“隔山不同调,隔河不同腔”、“一山是一歌,歌要龙船拖”,这都是形容山歌丰富多彩。每年龙船比赛时日,也就是山歌汇粹之时。河里龙船闹江,岸上山歌翻天。不用号召,不用组织,来自各乡村的歌手自发地三五成群赛起歌来。这几年,从春天到秋天,他们从中午开始集中在公园里唱,夏天晚上集中在少帅广场唱,他们形成几个演唱队,一是相互比赛,二是向路人展示。他们把山歌唱进了城,成为沅陵城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2007年,沅陵山歌号子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