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7-03-28 17:06 信息来源:怀化市环保局
怀化市环境保护局
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7年3月)
2016年,我局根据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增强工作透明度,全面提升环保工作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公众效应。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提供有力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瑜同志任组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潘杰、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辉连、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罗永红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局党组定期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和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汇报,重点解决责任机制、工作运转机制和其他难点问题。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预算政务公开办公经费2万元,并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窗口安排了2名固定工作人员。
二是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将政务公开各项任务纳入科室年度绩效评估内容,细化分解到相关科室,切实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政务公开意识,强化了政务公开责任,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政务公开工作高效科学运转的机制。在政府信息生成之后,各科室都能自觉进入政府信息公开审查程序,填报《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表》,先由科室负责人预审,再送局办公室进行保密审查,最后送分管领导审批,确定每个政务信息是否公开,一旦确定可以公开,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则由科室将信息纸质件、电子件及该信息《政务公开材料呈送审批单》送交宣教中心在环保网站公布并送政府门户网站公开。2016年,通过门户网站公开各类政务信息655条,其中,人事教育1条,总量减排4条,固废管理2条,环境影响评价366条,环境监察31条,核与辐射0条,法制宣传15条,自然生态保护6条,污染防治2条,规划财务8条,环境监测209条,生态创建6条,机关党建4条。
三是健全制度,规范运行过程。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尤其注重将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落实到政务公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全面实行监督考核制度、行政许可公示制度、效能投诉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立政务公开投诉管理制度、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政务公开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加强监督,严格追责问效。加强工作调度,对责任科室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掌握工作进展,认真分析问题实质,积极探索改进工作。并由局办公室、宣教中心、监察室牵头,对工作进展实行每月一统计,每季一督查和半年一讲评,全年发布工作通报3期。
二、严控公开过程,全面提高公开质量
在思想上实现了“要我公开”向“我要公开”转变;在内容上实现了“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转变;在方法上实现了“单向公开”向“互动公开”转变。做到了“四落实”,即落实专项经费、落实机构人员、落实办公场所、落实操作平台,进一步提高公开质量。
一是内容充分规范。严格按照保障清单的内容进行信息公开。
1.在环保网站主动公开的信息主要有:
①环境质量状况信息:怀化市质量状况月报、怀化市地表水水质状况月报、怀化市空气质量月报、怀化市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季报。
②减排信息:减排脱硝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③辐射、固废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情况,创建全国医疗废物综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情况。
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情况,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
⑤污染源在线监控情况。
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情况、三同时验收情况等。
⑦行政处罚决定书。
2.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公开,促进了下放行政审批权工作。
经过清理行政许可项目,我局下放了4个行政许可项目,即:①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延期完成治理任务审批;②排污申报登记;③排污变更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大气、水)核发;④防治污染设施的拆除或闲置许可。仅保留了2个行政许可项目,都在政务中心实现网上公开办理。保留的2个项目为: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②危险废物经营转移许可。
二是信息时效性高。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公开。凡是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各科室做到了凡是经审查可以公开的信息,在信息生成之日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三是公开重点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环保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我局把85件现行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章作为重点内容在网上开进行宣传,切实增强了公众对各类涉环工作的了解。我局还在政务、党务公开公示栏上专门开辟专栏公开公示人、财、物、事的管理情况。不定期将我局的人事任免、入党提职、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车辆运行等情况在公示栏上予以公开。
四是公开效果明显。政务公开促进了环保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怀化城区空气优良率为88.2%,较2015年提高9.6个百分点,按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达到全省最高的19.2%。全市46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达Ⅱ类的40个、Ⅲ类的5个、Ⅳ类的1个(Ⅳ类断面为太平溪林化桥断面,属科研断面),达标率100%;1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13个县级以上中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2.8 d(B)A。全市实施完成重点减排项目99个,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7148辆,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里下达的目标任务,新增市级绿色学校、医院、小区、宾馆等示范单位35所(个),生态创建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市环保审批新建项目816个,其中市本级审批项目99个,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39个。对374家工业企业征收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对新、扩、改建的22个工业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组织实施了申购交易程序、交易金额225.4万元。推行网格化监管,建立各级网格281个;开展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排查企业9000余家,发现并整治违规建设项目2576个;深入开展各类执法检查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7142余人次,排查治理企事业单位2776家,转移危险废物5783.221吨、危险放射源1枚,取缔关停企业102家,责令25家停止建设、389家企业停止生产、10家企业限期治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4起。
三、加强工作创新,拓宽公开形式
一是加强环保网站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我局环保网站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固定机房,配备了3名管理人员,1名网络专干,每年投入5—10万元网络维护管理资金。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立了30多个栏目,主动公开系统和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得到各级领导、群众的充分认可,在社会各界有较高知名度。
二是加强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链接,主动经常向市电子政务办汇报请示工作,及时解决我局网站建设中碰到的一些紧急问题。全年我局共向省环保厅门户网站、市政府门户网站和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报送各类环保信息650多条,为全社会了解环保工作起到了较好宣传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涉环信访案件处理。2016年全市环保部门共受理各类投诉1185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包括来信196件,来电699件,网络媒体122件,来访168批339人次。全年未收到上级督办案件。全市共办理1032件,办结926件,106件未到期。
四是认真接受市人大的评议和市政协的监督。2016年,市环保局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9件(主办3件、协办6件),接到市政协交办提案8件(主办3件、协办5件)。分别涉及地表水流域保护、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村镇环境保护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于主办建议案和提案,我局明确专门领导和法制科牵头办理,深入现场走访调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圆满完成了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做到了见面率100%,办结率100%,答复率100%,满意率100%。
五是注重有效发挥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重大事项,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利用怀化电视台、怀化日报、怀化广播电台等平台,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媒体发表各类宣传文章143篇,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教育基地3个。
六是在群众便于观看的地方设立政务公开墙或公开栏。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公布,并把党务公开考核办法、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依法行政打造廉洁环保等内容一同上墙公示。全年在党务政务公开公示栏上公布政府信息110余条。
七是建立公众与环保的有效沟通渠道。2016年,局长黄瑜同志带领主要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与“为民热线”栏目,现场解答了群众关于我市环保工作的各项问题,并现场交办了各项任务,群众反映良好。同时,我们通过12369环保投诉热线有效加强环保110环境纠纷调处工作,及时受理办结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案件180件(次)。
2016年,我局的信息公开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如思想认识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方法措施上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