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6 17:20 信息来源:怀化市国资委
时值金秋,稻香四溢,连片的制种水稻迎来了关键收割期。9月22日,记者在怀化农林集团种业及粮食产业链配套中心车间内看到,一排排崭新的烘干设备开足马力,智能分选设备高速运转,工作人员忙着将烘干和精选过后的种子入库。
(怀化农林集团种业及粮食产业链配套中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怀化农林集团种业及粮食产业链配套中心位于杂交水稻发源地洪江市,于今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集烘干、精选、色选、仓储于一体,配置卧式种子烘干设备38台,精选设备6台,色选设备1台,日烘干种子能力超200吨,是当前怀化地区最大规模种业生产配套中心,能够有效解决中心周边区县相关制种生产者烘干能力不足问题。
色选设备
“以往传统的晾晒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场地,还容易受到天气的制约,现在,制种农户和企业只需将收割的种子送过来,由中心统一烘干、精选、包装,不仅节约了成本,也让种子质量更有保障。”中心负责人刘健鹏介绍。同时,怀化农林集团还在溆浦、会同以及洪江市安江镇等地,通过与农民合作社合作模式,建设了四个烘干、精选乡镇分中心。通过科学处理,种子的水分和温度都实现精准控制,不仅极大降低了霉变和发芽风险更能最大限度保持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
(种子通过精选,可以有效降低杂质率。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佘瞿成 摄)
“以前最怕收割期遇上阴雨天气,稻谷没法及时晾晒,心里干着急,还容易发霉发芽。现在我们再也不必‘看天吃饭’了,今后,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更有保障。”当地制种大户覃洪胜笑着说。
据悉,今年怀化农林集团与邓兴旺院士团队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在安江镇完成杂交水稻种业实验示范品种超1000个,在全市与安徽荃银种业、广西兆和种业及湖南兴隆种业等14家企业开展种业生产合作面积超15000亩,助力我市打造“国际种业之都”建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佘瞿成 通讯员 刘健鹏 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