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动态

文昌新村:一碗红烧肉暖透夕阳心 村两委绘就敬老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04 08:40 信息来源:麻阳苗族自治县文昌阁乡文昌新村

“这肉炖得真软和,吃在嘴里,暖在心里!”9 月 1 日下午,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文昌阁乡文昌新村,98 岁的田奶奶捧着村书记田昌国递来的饭盒,红亮的红烧肉冒着热气,老人的笑容里满是幸福。当天,文昌新村村支两委牵头开展 “情暖夕阳・爱心送肉” 活动,为全村 94 位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送上精心烹制的红烧肉,用最朴实的家常味,传递党组织的关怀,也让 “敬老爱老” 的文明新风在山村间深深扎根。

精心筹备:从选肉到烹制,每一步都藏着 “贴心劲”

“老人们牙口不好、消化弱,选肉必须挑‘五花三层’,肥瘦相间才合适。”9 月 1 日清晨 7 点,田昌国就带着村干部赶到村里的生鲜肉铺。案板上,刚宰杀的土猪肉色泽鲜红、带着新鲜光泽,几人径直走向五花肉区域,弯腰仔细挑选。田昌国一边用手指按压肉块感受弹性,一边凑近闻味确认新鲜度,“太瘦炖出来发柴,太肥容易腻,这种肉炖透了才会入口即化。”

经过近 1 小时筛选,村干部们按 94 位老人的份额,挑出 170 斤符合标准的五花肉。

上午9点,新鲜的五花肉被顺利运到村委会大院。早已等候在此的村民志愿者们立刻围了上来,大家手脚麻利地搬来干净案板、拿出锋利菜刀,迅速分工展开切肉工作。中午 12 点半,第一锅红烧肉终于炖好。为了让老人们吃得舒心,他们特意将肉炖了 1 个半小时,直到肉质软烂。待所有红烧肉烹制完成,志愿者们迅速将肉分装到保温饭盒中,确保送到老人手中时依旧温热。

上门送暖:崎岖山路上的 “爱心速递”​

文昌新村地处武陵山脉西晃山北麓,部分老人居住在半山腰的老屋里,下午 2 点半,送肉队伍集合,田昌国把参与送肉的村干部们分为3 个小组,带着装满红烧肉的保温箱,踏上了崎岖的 “爱心之路”。

村支两委成员们带着一碗碗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挨家挨户走访老人。第一站来到的是 82 岁的张大爷家,张大爷因身体原因,行动多有不便,日常饮食也较为简单。当村支两委成员敲开他家门,把还带着温热的红烧肉递到他手中时,张大爷脸上瞬间露出惊喜又感动的神情,他握着村干部的手,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你们这么惦记我,还特意给我做红烧肉,太谢谢你们啦!” 村干部们围在张大爷身边,和他拉家常,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上的需求,张大爷也打开了话匣子,温馨的氛围在屋内弥漫。

接着,另一组则来到龙奶奶家。龙奶奶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独自居住,平时家里少有访客。听到敲门声,龙奶奶开门看到村干部,连忙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奶奶,这是村里给您做的红烧肉,您趁热吃。” 龙奶奶接过饭盒,指尖触到盒身的暖意,低头看着里面红亮油润的红烧肉,眼眶瞬间湿润,浑浊的眼眸里泛起泪光。她用微微颤抖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真是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更要谢谢你们这些村干部,心里装着我们老人,实实在在为我们做事,这份情我们记在心里啊!”村干部静静听着,轻轻拍了拍龙奶奶的手背安抚。随后又陪老人拉了会儿家常,细细询问她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生活上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直到看到龙奶奶精神状态很好,家里水电、物资都充足,确认老人生活无虞,几人才道别,匆匆赶往下一户老人家中。

当天下午,3 个小组沿着崎岖山路,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将 94 份红烧肉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每到一户,村干部都耐心陪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小小的保温盒,装着满满的关怀,温暖了整个山村的 “夕阳时光”。

薪火相传:敬老爱老成新风尚

此次送红烧肉活动,是村支两委创新敬老形式的一次尝试。田昌国说:“这次想用家常美食让老人们感受到关心,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敬老爱老成为村里的新风尚。此前,村两委在走访中也发现,不少老人因为行动不便,家里的卫生长期没人打扫。还有些独居老人,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日子过得很孤单。针对这些情况,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村级留守老人幸福院,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每月志愿者上门打扫、陪聊,逢年过节慰问。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助餐、助医、助娱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如今,在文昌新村,敬老爱老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行动自觉。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不仅温暖了老人们的胃,更凝聚了村庄温情,成为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一抹 “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