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市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3 16:37 信息来源:怀化市科学技术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按照《怀化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23 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怀财绩〔2024〕46号)要求,我局对 2023 年度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概况

1.专项资金决策背景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形成‘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有关精神,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创业之城,聚焦“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精准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赋能怀化临港工业区高质量发展,为湖南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怀化贡献,2023年9月7日,第六届市人民政府2023年第23次常务会议同意启动2023 年度怀化市“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2.专项资金支持主要内容

根据2023年9月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专项资金主要聚焦我市新型显示产业链、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链、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现代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种业及粮食加工产业链、水果产业链、油茶及其他油料产业链、商贸物流特色产业链等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专项资金管理职责情况

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共同管理,项目承担单位是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

市财政局会同市科技局研究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支持重点,按照专项资金支出年度预算研究支持方案,审核资金分配建议并按程序下达专项资金,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提出专项资金年度支持重点、绩效目标和预算建议,牵头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公示,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和分配建议,审核批复项目绩效目标,负责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对申报项目及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承担法律责任,并落实项目承诺的自筹资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目标等组织项目实施,合理合规使用专项资金。按照规定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等部门的监督。

(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专项资金安排及管理情况

(1)资金来源及拨付流程

2023年9月7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确定设立专项资金 600万元。2024年1月25日,市财政局拨付专项资金480万元至市科技局、拨付专项资金60万元至靖州县财政局、拨付专项资金60万元至芷江县财政局。2024年1月29日,市科技局拨付专项经费480万元至6家项目承担单位。2024年2月7日,芷江县财政局拨付专项经费60万元至项目承担单位。2024年2月8日,靖州县财政局拨付专项经费60万元至项目承担单位。

(2)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目前,专项资金60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3)资金使用情况

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绩效自评报告,截至2024年3月30日,专项资金已累计使用522.2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87.03%。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①凝练指南。相关主管业室科室开展调研,摸清技术需求,组织编制申报指南,规范指南编制内容,明确支持范围、申报条件、资助标准及实施年限,提出集中明确的目标和可量化考核的任务。

②发布申报通知。经调查研究、指南凝练、会议审议后,2023年9月8日,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怀化市科学技术局 怀化市财政局关于申报2023 年度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的通知》(怀科发﹝2023﹞26号),并在局官网发布,明确申报时间节点、申报流程和要求。

③专项申报。2023年9月8日至9月19日,项目承担单位通过线下申报方式申报专项项目。由主管业务科室设立项目申报专线咨询通道,为申报项目的科研人员答疑解惑。

④立项评审。组织专家开展评审,评审全程录音录像,按照科技计划项目特点,设置相应的评分细则、分值权重,确保评审结果科学、客观、公正。

⑤立项公示。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局党组会议审定等程序,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市科技局在门户网站对拟立项的8个项目进行公示。

⑥资金批复。根据项目公示结果,2023年10月27日,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怀化市科学技术局  怀化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的通知》(怀科发〔2023〕30号)。

⑦监督检查。强化项目跟踪管理,对立项项目全面跟踪服务,掌握企业状况,了解项目实施进展,及时收集、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监管效能。

⑧组织验收。按照程序规范、精简服务、痕迹化管理等原则,明确验收流程、验收内容、验收方式等,开展项目验收工作。

(三)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1.绩效目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怀化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依据,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围绕我市“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怀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怀化力量。

2.绩效指标

①《超级置换蒸煮新模式制浆技术研发》项目绩效指标:蒸煮制浆得率提高0.5%、纸浆强度特性粘度平均提高50ml/g、蒸汽消耗降低3%以上;申请专利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年度产值23.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0.3亿元、利润2亿元,缴税总额8700万元;累计产值2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1亿元、利润2.1亿元,缴税总额8800万元;建立独立的操作团队,培训操作人员20人/次。

②《水稻优质不育系和优质高产新组合的选育》项目绩效指标:育成1—2个高产、优质、综合优势明显的不育系;育成1—2个优质高产新组合;申请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篇;培养专业制种技术及亲本和常规稻扩繁人才10名,培训种植农户1000人(次)以上。

③《刺葡萄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刺葡萄产业化综合利用效率98%以上,产品加工价值放大2倍以上;开发刺葡萄相关新产品4种以上, 至少1款实现商业化;探索其他特色药食同源植物源  饮料新品2款;申请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篇;产量3500吨、累计产值5000万元, 累计产品销售额6000万、累计净利润350万元、累计缴税200万元。

④《高性能新型电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高饱和度磁束密度,耐压值高,可达2000V以上;频率响应高,可达到7MHz以上;品质因素Q提高1倍以上,大功率电感达到15A;申请专利2项;累计缴税总额180万元、累计总产值8000万元、累计创汇40万元;培养研究生2名、新增就业5人。

⑤《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物流”平台研究》项目绩效指标:开发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平台系统;申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2篇;累计新增产值400万元、累计净利润500万元、累计税收300万元、累计增收节支120万元;培养3—6名高技能型骨干教师,累计培养本科生3—5名;为企业培养2—4名懂技术的科技管理研发人才,为学生提供5—8个实习岗位。

⑥《高强超薄显示玻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研发高强度超薄显示玻璃,透过率提升6%、强度提升6%、CS提升8%、DOL提升20%、厚薄差控制在±0.01mm、产品厚度可覆盖超薄显示玻璃0.1mm—1.8mm;开发保护气体闭式循环净化技术,保证成型合格率在90%以上;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篇;新增产值10000万元,销售收入50000万元、税收300万元;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0人以上,人才培训100人次以上,引进高级人才1—2名;2023年研发经费2100万元。

⑦《油料资源精深加工及高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绩效指标:2023年度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营收0.7亿元;申请发明专利2项;制定相关标准1个;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示范带动油茶、菜籽种植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成品油检测水分为0.085%;研发一种茶油提质生香的方法。

⑧《优质茯苓种植加工和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种植1000亩茯苓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300亩茯苓太空菌种推广示范基地;制定茯苓趁鲜加工、挤压蒸煮等初加工工艺标准;制定茯苓多糖指标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茯苓国际ISO标准认定,力争发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对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效果进行绩效评价,是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安排科技项目,调整科技投入方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推动科技进步的有力措施。

(二)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

2023年度立项的8个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2”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均纳入绩效评价范围,8家项目承担单位作为被评价单位,项目承担单位绩效自评时段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现场评价时段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组织情况

1.绩效评价原则

部门联动,减负赋能。贯通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到具体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链条,整合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检查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统一评价工作流程和标准,减少评价频次,互认评价结果,提高创新效能。

聚焦核心,注重实效。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聚焦科技专项资金设立目标,综合开展绩效评价,提高创新质量。

多维运用,服务创新。推动评价结果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激励约束、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引导和识别高质量成果产出,发挥绩效评价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的基础性作用。

2.绩效评价内容

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单位承诺的相关配套资金是否按时到位;资金使用单位财务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核算是否规范、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是否按计划使用资金,有无资金缺口或结余,有无浪费行为,有无挤占挪用或套取资金等现象。

②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重点是产出的数量、质量、时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根据绩效评价取得的资料,围绕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公平性、效率性、效益性、实施效果的可持续性、受益对象的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3.绩效评价组织情况

①明确责任分工。我局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按照市财政局下发通知要求,由局政策法规和监督评估科牵头,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相关工作。

②发布评价通知。 2024年5月8日,我局官网发布了《怀化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怀科发〔2024〕10号),明确了工作安排及要求。

③开展绩效自评。要求项目承担单位按质、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并及时填报绩效自评表、绩效自评报告。

④推荐部门审核。推荐部门对项目单位报送自评材料的完整性、资金到位、资金使用、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

⑤现场绩效评价。局政策法规和监督评估科联合综合协调和资源统筹科,对项目单位提交自评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及科学性等情况进行现场绩效评价,并形成评价记录。

⑥形成评价报告。根据单位自评以及现场绩效评价的情况,整理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整改方式,并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三、专项资金实施主要成效

①《超级置换蒸煮新模式制浆技术研发》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企业自测记录显示:纸浆强度特性粘度平均提高42ml/g、气耗降低1.8%;申请1项发明专利;2023年度企业营业收入 25.22亿元、净利润3.46亿元、缴纳增值税8487.55万元;培训操作人员31人。

②《水稻优质不育系和优质高产新组合的选育》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鑫隆S、新华630S、奥165A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的湖南省稻不育系鉴定;赫两优奥香丝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2029)。

③《刺葡萄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提供4款产品开发研究实验记录;1篇论文已收录;2023年度企业营业收入5372.37 万元、净利润552.80万元, 纳税212.75万元。

④《高性能新型电感关键技术研究》完成情况:企业提供的《成品出货测试记录报告》显示:高饱和度磁束密度,耐压值达2500V,频率响应达到10MHz,大功率电感达到15A;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2023年度企业营业收入4858.6304万元,上缴税金120万元,出口销售额7万美元。

⑤《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物流”平台研究》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提供佳慧农产品批发市场APP截图;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1篇;2023年企业新增营业收入1349.59万元,新增净利润303.85万元。

⑥《高强超薄显示玻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企业内部玻璃性能检测显示:透过率91.9%、维氏硬度615HV、表面压应力709MPa、应力层深度11.8um;申请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大众科学》发表论文1篇;2023年度企业营业收入47988.75万元、234.36万元;2023年度企业研发费用2092.82万元。

⑦《油料资源精深加工及高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企业总营业收入12593万元;申请2个发明专利、授权1个发明专利;发布《低芥酸菜籽油》企业标准1个;2024年获批认定“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带动2000亩油菜籽种植;《二级菜籽油检测报告检验》(报告编号:A2230585353101001C)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085%;获得“一种茶油提质生香的方法及设备”发明专利授权。

⑧《优质茯苓种植加工和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已完成茯苓国际ISO标准立项注册,并起草相关文本。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本次绩效评价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采取自评和现场评价方式,从项目决策、管理、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评价。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照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2023 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得分为89分(详见附件)。

(一)项目决策情况

分 2 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从项目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率等方面进行细化评价,该权重共计 20 分,依据评分细则,得分19分。

(二)项目过程情况

分 2 个二级指标和6 个三级指标,从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对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质量可控性、财务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财务监控有效性等进行细化评价,该权重共计30分,依据评分细则,得分26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

分 1 个二级指标和4 个三级指标,从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成本节约率四个方面进行细化评价,该权重共计 20 分,依据评分细则,得分17分。

(四)项目效益情况

分 1 个二级指标和5 个三级指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效益以及满意度指标进行细化评价,该权重共计 30 分,依据评分细则,得分27分。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对项目承担单位绩效自评、现场绩效评价等环节评价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专项资金过程管理方面存在部分项目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专项资金列支依据不充分,部分项目负责人未严格履行职责、项目实施进展缓慢等问题。

1.目标任务分解不够细。项目合同书签订时,部分项目整体绩效目标未分解细化至年度,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缺乏比对标准,评价标准难定的状况。

2.个别项目进展滞后。个别项目因项目负责人未积极履行责任义务,项目实施未达到项目任务书约定的进度。

3.专项资金未按规定使用。部分项目专项资金、自筹资金未单独核算。部分项目专项经费列支依据不充分,如列支设备费时无采购合同、验收单等,经费支出未见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人员审核。

(二)有关建议

1.强化各部门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项目过程管理中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推荐单位、责任科室的职责,特别是项目任务书的签订过程,明确专人对接督促,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指导与服务,帮助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合理确定项目绩效目标,同时加强项目任务目标签订审核。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确保经费合理规范使用。

2.督促落实绩效评价整改反馈。对现场绩效评价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要求,督促项目承担单位积极落实绩效评价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对拒不整改及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实行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追责问责和联合惩戒。

3.加大项目政策培训力度。结合项目特点以及承担单位性质,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科研诚信等方面内容,采取“线上+线下”模式,让科技政策更好落地见效,助力创新主体能力提升,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提质增效。

附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