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5-11-12 00:00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翻开近三年靖州工业主要指标的统计表,我们欣喜地看到:2013-2015年,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全市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背景下,靖州工业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全面步入全市先进行列。三年来,靖州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一极两翼发展战略,唱响大干三年迎县庆,建设幸福新靖州进行曲,主攻产业、决战园区,倾力打造特色经济,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亮点一:规模工业增长加速

2013年,靖州规模工业的增速超越全市老牌工业大县溆浦县,位居全市第四;2014年又连续赶超工业强县沅陵、辰溪县,位居全市第二;2015年以来工业增速再创佳绩,跃居全市第一,预计今年规模工业增速达13%,高出全市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靖州工业一路高歌猛进,发展前景光明。

亮点二:工业发展质量较高

近三年来,靖州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明显提升。一是工业技改投入大幅增加。至2013年以来,工业技改年均投入保持10亿元以上,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金大地水泥有限公司,通过余热发电项目,企业的购电量减少一半,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展企业创利空间。二是工业实缴税金逐年攀升。20132014年,工业实缴税金分别实现66688556万元,2015年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亮点三:行业结构逐年改善

支撑靖州工业经济的四大行业分别是林产品深加工、建材加工、矿产品加工、医药食品加工。2012年四大行业占工业总量的比重为40.210.622.326.9。得益于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动,目前四大行业的比重调整为27.513.4:26.7:32.2。行业发展的重心开始从低附加值的林产品深加工向高附加值的医药食品行业转移。

亮点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近年来,靖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建设,先后出台了《靖州县工业集中区投资优惠政策》、《关于鼓励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搬迁改造的暂行办法》等多项优惠政策。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工业集中区按照一区三园的空间布局,一区即:工业集中区,三园即甘太工业园、城郊工业园(含二凉亭工业园、城北茯苓产业园)、杨梅生态产业园。2014年,工业集中区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6.6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税收2800万元,同比增长3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实现融资8.876亿元,其中本级财政投入5280万元,向上争取项目融资2480万元,招商到位资金8.1亿元。如今的工业集中区已初具规模,2015年一季度一区三园入驻企业有温氏集团、和盛茯苓、一品东方3家;振宏米业已签订入园协议,择日入驻;金舟中药饮片厂、金利达茯苓八宝粥生产线正在洽谈入驻茯苓产业园;北京碧水源公司已签订入园框架协议;鑫泰环保公司正在做第二轮洽谈,有望达成入园协议;中国五冶和清华同方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就标准厂房和投融资项目正在洽谈之中;目前,前来一区三园意向投资办厂客商在逐步增多。预计到2017年,工业集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2.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27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4亿元,入园企业达到52家。

在一连串闪光的数据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当前区域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靖州工业的发展之所以能突飞猛进,缘于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符合靖州实际、科学务实的经济发展战略,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兼容并蓄的工业发展道路,采取了筑巢引凤,用足政策、善于营销等有效措施。对于未来靖州工业的发展,靖州县委、县政府也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打算。

一、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化的理念。靖州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工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与以往相比更为刚性;社会对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创新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的新要求越来越高。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继续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另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特别是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工业,从而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对于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靖州工业发展更为重要。因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也是靖州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继续提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水平。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集中区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实现集中区功能集成,力争三年内,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4.5亿元以上;土地收储达3000亩(其中飞山园区1800亩、甘太园区1200亩);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在飞山园区,按照“151”布局(一基地:茯苓产业总部基地;五园区:茯苓产业园、茯苓医药园、茯苓文化园、茯苓健康养生园、茯苓物流园;一中心:茯苓研发中心)加快推进中国茯苓医药食品科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拉通园区绕城公路,拓宽园区永平北路,完成园区两条次干道及研发中心、交易市场等工程,建成集医药食品研发与加工、物流、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在甘太园区,完成铁西区沿河路一期、号和号道路二期及号道路工程,形成主干道环线;建成自来水厂和给水管网,实现园区供水全覆盖;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中转站工程;完成110KV变电站及供电网络工程,确保园区长远发展用电需求;完成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污)管网工程,实现达标排放;完成4.36公里防洪堤工程,确保园区行洪安全;完成园区宽带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园区信息化;完成园区直通209国道金滩大桥的立项申报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二是推进产业项目发展。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集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材料加工和竹木产品加工三个主导产业。在飞山园区,重点依托茯苓、杨梅、山核桃等特色资源,加快以补天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一品东方和四通米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产业建设步伐,同时,注重医药食品、农副产品的研发以及电子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建成全省最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区,打造靖州县未来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在甘太园区,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加速产业链条延伸,加快以东和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产业、以华鑫莫来石为龙头的矿产加工产业、以嘉顺华为龙头的新型材料加工产业、以绿之嘉为龙头的工业仓储物流产业四大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新型材料加工、竹木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三是做实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集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重点瞄准央企、上市企业及国内500强企业,按照缺什么、策划什么、招什么的思路,突出产业链整体谋划,建立工业招商项目库,做好招商信息收集、遴选和项目包装工作。

三、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和改制上市。针对靖州县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等问题,鼓励引导同质同类企业、关联企业之间积极实施战略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以上市为主要形式的资本运作。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在信贷支持、财政扶持、要素供给等方面予以扶持。

四、引导中小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引入行业商会概念。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企业资金规模、生产能力、人力资源以及金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无法与大型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所以可引导同类中小型企业相互结盟,成立行业商会或战略同盟,以谋求在上游原材料市场和下游销售市场更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来自金融机构和政府方面更多的支持。

五、狠抓科技创新。重点围绕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三要素,积极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大财政、金融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3-5%,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同时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建立促进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现实生产力。办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项目;做大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孵化一批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一批自主专利技术;引进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继续深化与大专院校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产学研联合由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向共建研发中心、技术联盟和产业基地方向转化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