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四点”探非遗① | 榆树湾:非遗活态秀浸润城市肌理

发布时间:2025-11-26 08:20信息来源:怀化日报

​编者按:

㵲水为轴,文脉为魂。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落幕后,怀化城区“一轴四点”文旅新地,成为各地游客打卡首选地,热度持续不减。而遍布其中的非遗身影,正是这一地标最动人的文化注脚。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做好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助力怀化打造特色文旅新品牌,怀化日报推出《“一轴四点”探非遗》专栏,沿着㵲水廊道,聆听榆树湾街巷里傩戏的古老与时尚的韵味,体验东盟集里异国舌尖上的风味,感受天问岛“深山集市”涌动的新潮活力,挖掘荆坪古村传统斗笠助力文旅融合的成功实践,探寻非遗与文旅双向赋能的路径。敬请关注。

“一轴四点”探非遗① | 榆树湾:非遗活态秀浸润城市肌理

怀化日报社特别报道组 罗单 杨博媛 肖军

11月23日晚,初冬凉意漫过街巷,记者循着喧闹声走进榆树湾青春广场,只见一座用国家级非遗侗族木构营造技艺修建的全榫卯结构鼓楼,如玲珑宝塔般巍然矗立。瓦檐之上,龙凤雕饰栩栩如生,鳞爪飞扬间似要破壁而出。檐角灯火次第亮起,与湖中的粼粼倒影交相辉映,光影缠绵,虚实交融,恍若坠入亦真亦幻的秘境之中。

鎏金夜色下,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大型非遗实景晚会拉开序幕。电子音效划破夜空,《一生所爱》的经典旋律伴着现代律动流淌。冷冽蓝光聚焦在饰演“至尊宝”演员的身上,其身后侗族鼓楼巍然矗立,光影交织间,老故事与新舞台撞出跨时空共鸣。

《白蛇传》“游湖借伞”随即登场,湖面小船轻摇,吴侬软语的唱腔邂逅侗族鼓楼夜景,传统桥段借现代舞台焕发新生。

傩技非遗表演扣人心弦,高难度的动作,充满刺激,让观众叹为观止。

广场湖边,刀梯高耸,数十把锋利钢刀刀刃朝上,刺眼红光中泛着冷光,直冲云霄。非遗传承人深吸一口气,赤脚踏上利刃刀梯,观众屏息凝神,攥紧双拳、瞪大双眼,紧张得不敢出声。至梯顶时,非遗传承人俯身、伸展,以一记“倒挂金钩”利落收尾。

随后,只见吐火表演者仰头蓄力后张口喷出烈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把控着气息与力度,赤红火舌直冲夜空,火星四散飞溅。顿时,现场观众发出一片惊叹声。

作为整场展演的重磅压轴,辰州傩戏闪亮登场。这门流传千年的非遗瑰宝,以古朴唱腔与神秘祭祀仪式再现民俗底蕴,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顶点。

非遗传承人身着古衫踏步而来,金箔饰边的傩面遮去容颜,面具以黄黑为主色调,轮廓凌厉分明,眉眼间雕刻的纹路或威严、或慈祥、或神秘。他们抬手挥袖间,腰间铜环随古朴舞步叮当作响,身后红绸顺势翻飞,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宽袖长摆随风飘荡,恍若远古使者踏光而来,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祈语轻声响起,先是低沉默念,从容且坚定,而后渐渐拔高,化作洪亮颂唱,雄浑的嗓音穿透人群。冷光骤然降下,舞台笼上一层神秘面纱,祭祀的庄重感瞬间拉满。作为承载着祈福禳灾、国泰民安美好愿景的国家级非遗,辰州傩戏以古朴仪式传递着对生活的敬畏与期许。

古乐骤停,摇滚电吉他骤然炸响,电子重低音震得人心脏怦怦直跳。身着怀化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的非遗表演者走上舞台,以挺拔姿态立于舞台中央,衣襟缀满银饰,随风作响;蜡染、挑花纹样在光影中流转,靛蓝与朱红的色调呼应着非遗传承的底色,构筑成一幅多彩的非遗画卷。

“真是一场非遗的盛宴!”来自广东的游客周紫怡挥着手大喊,声音里满是激动:“传统傩戏的神秘质感,配上电音的炸场氛围,体验感直接拉满。”

“这才是我们怀化最地道的表演!”来自麻阳苗乡的小伙子滕建国赞叹:“传统的傩戏,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出新花样,真过瘾!”

“不仅让观众了解我们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更希望他们能领略到别具韵味的福地怀化风情。”非遗舞台统筹经理赵洪国告诉记者:“非遗展演涵盖怀化傩戏、傩技、傩面具制作技艺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个。我们守住传统根基,以现代灯光、音乐创新包装,让古乐碰撞电子乐、傩面搭配频闪灯,用潮玩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戏台曲终人散,榆树湾的热闹仍然未减,意犹未尽的各地游客纷纷走进以巫傩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集合店“傩面堂”。店内种类繁多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是胸针、冰箱贴,还是团扇等纪念品,都将古老傩文化符号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

“怀化是傩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承载着祈福辟邪的美好寓意。”店员熊芊成为非遗的宣传员。她指着一排精雕的傩面具对游客说:“这些是辰州傩文化的‘灵魂代言人’,大家可以将融合传统与时尚的非遗带回家。”听着熊芊的介绍,游客们争相选购心仪的非遗文创产品。

榆树湾的魅力,藏在以傩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旅生态中,融合了“城市记忆、非遗文化、特色美食”三大脉络。项目运营经理向国强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我们成功举办了湘黔赣三地傩文化展演,专门汇聚了沅陵辰州傩戏等1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遗傩戏,让游客一站式感受不同地域的傩文化精髓。”

据了解,怀化榆树湾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巫傩文化+沉浸叙事+数字交互”奇幻主题综合体——巫傩部落光影世界。其中,《巫傩祭·东皇太一》沉浸式VR体验馆,以及以“人神对话”为线索的球幕影片《傩界·共生》,通过“非遗+科技”的形式,让游客“走进”傩神世界,切实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独特魅力。

走出文创店,非遗美食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茯至心苓”茶饮店和芷江“萝卜春秋”店前都排起了长龙。靖州“茯至心苓”茶饮运用了靖州茯苓炮制技艺,用4小时以上古法慢熬,煮好以后的味道格外香甜醇厚。

当“萝卜春秋”店主掀开玻璃罩,酸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游客们端着纸碗,盛上裹着红亮醋汁的萝卜条,“咔嚓”一声咬下,酸甜汁水在舌尖爆开。游客田娜尝着酸萝卜开心地说:“欣赏完非遗表演还能品尝到当地特色非遗美食,真是不虚此行。”

夜色渐深,榆树湾的灯光依旧璀璨,古老的非遗文化早已披上新装,在舞台上绽放、在文创中流转、在美食里留香。非遗活态秀,浸润城市肌理,播撒进人们的心田。

【记者手记】

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深夜离开榆树湾,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傩戏古调与电子乐的余音。曾以为非遗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老人口中的往事,而榆树湾的非遗表演彻底颠覆了这份固有认知。

脑海中仍然浮现一幕幕动人场景:表演现场,人头攒动,非遗含量爆表,游客看得入神,听得入心,直呼过瘾。在这里,传统从未过时,时尚也并非无根之木。“戏在街头、艺在身边”的活态传承,是一场文旅融合的成功实践,古老非遗既能在实景舞台上震撼人心,也能在文创产品中焕发新生,成为可感、可触、可品的生活方式。通过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经过巧妙地转化,古老的非遗焕发出时代光彩。

非遗是活态的文化,更需要活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怀化沉浸式民族文旅综合体,“非遗+旅游”正以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激活非遗的双向之力,持续激活文旅市场新活力,成为推动消费的新契机,培育发展的新动能。

老戏曲觅得新知音,正是因为与现代时尚结合。乐见更多非遗呈现如榆树湾这般,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永续。以创新架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找到更多的“打开方式”,非遗就有了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非遗定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