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171件,解决11816件,解决率97.0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46.5万元。其中加倍赔偿23件,加倍赔偿金额1.75万元。
一、投诉基本情况
(一)投诉性质分析
根据投诉性质(见图一、表一所示),质量3895件,占32.00%;售后服务2302件,占18.91%;价格1643件,占13.50%;合同1438件,占11.81%;安全1200件,占9.86%;虚假宣传774件,占6.36%;假冒589件,占4.84%;计量182件,占1.50%;其他87件,占0.71%;人格尊严61件,占0.51%;其中,质量、售后服务、价格、合同、安全占消费者投诉的前五位。

图一:投诉性质比例图(单位:件)
项目
|
2022年第一季度
|
比重
|
2021年第一季度
|
比重
|
比重变化
|
质量
|
3895
|
32.00%
|
2098
|
26.25%
|
5.75
|
售后服务
|
2302
|
18.91%
|
1713
|
21.43%
|
-2.52
|
价格
|
1643
|
13.50%
|
989
|
12.37%
|
1.13
|
合同
|
1438
|
11.81%
|
1077
|
13.48%
|
-1.67
|
安全
|
1200
|
9.86%
|
750
|
9.38%
|
0.48
|
虚假宣传
|
774
|
6.36%
|
597
|
7.47%
|
-1.11
|
假冒
|
589
|
4.84%
|
218
|
2.73%
|
2.11
|
计量
|
182
|
1.50%
|
182
|
2.28%
|
-0.78
|
其他
|
87
|
0.71%
|
277
|
3.47%
|
-2.76
|
表一:投诉性质变化表(单位:件)
(二)商品和服务类别分析
第一季度,受理商品类投诉8287件,占投诉总量的68.08%;服务类投诉3766件,占投诉总量的30.94%;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投诉74件,占投诉总量的0.61%。
1、商品类
第一季度,受理商品类投诉8287件,其中食品类投诉1852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22.35%,位居第一;家用电子电器类1617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19.51%,位居第二;日用商品类、房屋及建材类、服装鞋帽类投诉量位居第三、四、五位(见图二、表二所示)。

图二:商品大类投诉量情况图(单位:件)
项目
|
2022年第一季度
|
比重
|
2021年第一季度
|
比重
|
比重变化
|
食品类
|
1852
|
15.22%
|
1274
|
15.94%
|
-0.72
|
家用电子电器类
|
1617
|
13.29%
|
651
|
8.15%
|
5.14
|
日用商品类
|
1285
|
10.56%
|
532
|
6.66%
|
3.9
|
房屋及建材类
|
892
|
7.33%
|
427
|
5.34%
|
1.99
|
服装鞋帽类
|
768
|
6.31%
|
495
|
6.19%
|
0.12
|
交通工具类
|
641
|
5.27%
|
494
|
6.18%
|
-0.91
|
医药及医疗用品类
|
450
|
3.70%
|
309
|
3.87%
|
-0.17
|
首饰及文体用品类
|
334
|
2.74%
|
136
|
1.70%
|
1.04
|
烟、酒和饮料类
|
270
|
2.22%
|
177
|
2.21%
|
0.01
|
农用生产资料类
|
178
|
1.46%
|
98
|
1.23%
|
0.23
|
表二:商品大类投诉量变化表(单位:件)
2、服务类
第一季度,受理服务类投诉3766件。其中:生活、社会服务类1640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43.54%,位居第一;销售服务650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17.26%,位居第二;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29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7.80%,位居第三;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位居第四、五位(见图三所示)。

图三:服务大类投诉量情况图(单位:件)
第一季度,销售服务、金融服务、邮政业服务、公共设施服务的投诉比重相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销售服务比去年同期增加349件,增长率为115.95%。其他服务类投诉比重相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电信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下降幅度较大,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77件和134件(见表三所示)。
项目
|
2022年第一季度
|
比重
|
2021年第一季度
|
比重
|
比重变化
|
生活、社会服务类
|
1640
|
13.47%
|
1186
|
14.84%
|
-1.37
|
销售服务
|
650
|
5.34%
|
301
|
3.77%
|
1.57
|
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
|
294
|
2.42%
|
247
|
3.09%
|
-0.67
|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
193
|
1.59%
|
327
|
4.09%
|
-2.5
|
教育培训服务
|
187
|
1.54%
|
196
|
2.45%
|
-0.91
|
电信服务
|
185
|
1.52%
|
362
|
4.53%
|
-3.01
|
公共设施服务
|
175
|
1.44%
|
100
|
1.25%
|
0.19
|
邮政业服务
|
160
|
1.31%
|
87
|
1.09%
|
0.22
|
卫生保健服务
|
104
|
0.85%
|
112
|
1.40%
|
-0.55
|
其他商品和服务
|
74
|
0.61%
|
191
|
2.39%
|
-1.78
|
保险服务
|
63
|
0.52%
|
185
|
2.31%
|
-1.79
|
互联网服务
|
62
|
0.51%
|
49
|
0.61%
|
-0.1
|
金融服务
|
53
|
0.44%
|
3
|
0.04%
|
0.4
|
表三:服务大类投诉量变化表(单位:件)
(三)商品和服务投诉量变化分析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第一季度投诉量居前十位的分别是:食品、房屋、服装、儿童用品、保健食品、装修建材、首饰、移动电话、汽车及零部件、空调器。除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外,其他均有增长,特别是空调器、儿童用品、首饰、房屋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54.55%、169.89%、160%和150%(见图四、表四所示)。
商品类别
|
2022年一季度
|
2021年一季度
|
同比(%)
|
食品
|
1492
|
808
|
84.65
|
房屋
|
585
|
234
|
150.00
|
服装
|
493
|
355
|
38.87
|
儿童用品
|
475
|
176
|
169.89
|
保健食品
|
333
|
242
|
37.60
|
装修建材
|
299
|
173
|
72.83
|
首饰
|
273
|
105
|
160.00
|
移动电话
|
268
|
169
|
58.58
|
汽车及零部件
|
268
|
315
|
-14.92
|
空调器
|
250
|
55
|
354.55
|
表四:投诉量居前十位的商品(单位:件)

图四:投诉量居前十的商品与去年同期对比图
从服务类投诉中的具体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媒体购物、保养和修理服务的投诉增长较大,分别增长159.02%、129.83%和113.11%,而移动电话服务、健身服务、教育服务比去年同期下降46.81%、33.68%和20.61%(见图五、表五所示)。
服务类别
|
2022年一季度
|
2021年一季度
|
同比(%)
|
媒体购物
|
547
|
238
|
129.83
|
餐饮服务
|
527
|
364
|
44.78
|
美容、美发
|
426
|
336
|
26.79
|
保养和修理服务
|
260
|
122
|
113.11
|
房屋装修
|
187
|
158
|
18.35
|
快递服务
|
158
|
61
|
159.02
|
移动电话服务
|
150
|
282
|
-46.81
|
住宿服务
|
135
|
99
|
36.36
|
教育服务
|
131
|
165
|
-20.61
|
健身服务
|
126
|
190
|
-33.68
|
表五:投诉量居前十位的服务(单位:件)

图五:投诉量居前十的服务与去年同期对比图
二、投诉热点分析
(一)质量投诉居高不下
第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质量问题投诉3895件,占投诉总量的32%,居投诉量首位。投诉问题涉及日用商品类、食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以及服装鞋帽类等。主要反映质量不合格、质量与宣传不符、产品存在缺陷等问题。
案例: 2022年1月,彭女士在某生活馆以17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陶瓷锅,当时商家表示该锅可保10年不坏,使用时间不到2个月,该锅已出现开裂(肉眼可见裂纹)质量问题,彭女士与商家沟通要求更换新锅,商家以厂家已倒闭为由拒绝更换。经消委多次调解,供货商为消费者更换同类型陶瓷锅,消费者补差价150元。
(二)销售服务投诉增长较快
第一季度,共受理销售服务类投诉650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49件,增长115.95%。特别是媒体购物,第一季度投诉量为547件,占销售服务投诉的84.20%,主要反映商品质量、夸大宣传,低价诱导销售等问题。
案例:周先生通过拨打某电视台发布的购物电话,花396元购买了两台扫地机,收到产品后发现说明书上的产品名称和电视上宣传的名称不相符,扫地机上既没有产品名称也没有商标,按照说明书操作,仍然无法工作,拨打400购物电话和寄件人电话都无人接听。经当地消委组织与该电视台沟通调解,商家退还周先生货款396元。
(三)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增幅较大
第一季度,共受理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1617件,比去年同期增加966件,增长2.48倍。主要反映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
案例:史先生投诉称2021年10月29日在某家电超市花费3999元购买了一台室内加热器(电取暖桌),桌面钢化玻璃于2022年2月22日爆裂,经多次与超市沟通处理,超市只同意更换玻璃。经当地消委组织调解,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该超市同意更换一台新的室内加热器。
(四)房屋建材及装修纠纷不断
第一季度,共受理房屋及建材类投诉892件,比去年同期增加465件;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投诉294件,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投诉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房屋销售涉及虚假宣传;二是开发商使用违规手段代办购房资格最终导致无法交易;三是装修服务陷阱多,质量差;四是售后服务难。
案例:龚女士称其在某卫浴店购买了一批水管用于厨房装修,在安装好水管铺满瓷砖后,发现水管渗水,造成损失。龚女士向商家反映后,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遂投诉。消委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因水管质量问题和装修外力作用等原因出现裂痕导致漏水。经调解,最终商家赔偿龚女士2000元,并为龚女士免费更换水管。
(五)汽车保养维修烦心事多
第一季度,共受理汽车及零部件投诉268件,汽车修理投诉141件。投诉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三包责任履行不到位;二是维修纠纷责任难划定;三是汽车减少配置;四是质量鉴定难。
案例:高先生称其2月20日在某机构做汽车保养。做保养之前,该机构对车辆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车况档案及车辆到店检查记录。保养完成后,店内工作人员将车辆倒车出工位,在斜坡挂前进挡时,车辆突然出现故障,无法行驶。经工作人员检修,无法找到故障原因。高先生出于无奈,同意将车辆拖至别克4S店进行检修。经别克4S店检测,该车双离合器和分离轴承断裂,需维修费10800元。高先生认为在整个养车过程中自己未对车辆进行任何操作,同时车辆进店时也是正常状态,要求该机构承担全部责任。该机构负责人声称保养服务项目与变速箱无直接关联,仅愿意退还保养费用1122元。经多次调解,该机构同意赔付高先生7000元。
(六)儿童用品质量需关注
第一季度,共受理儿童用品投诉475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99件,增长170%。其中反映质量问题的289件,主要涉及婴儿用品、童装、儿童玩具、童鞋等产品。
三、有关建议
(一)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生产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广大生产者要切实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每批次产品出厂前检验合格,从源头上减少消费纠纷的发生。
(二)增强诚信经营意识。服务无小事,诚信赢人心。广大经营者要切实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坚决杜绝虚假宣传、合同欺诈、服务推诿等问题的发生,努力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共促消费公平。
(三)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市场监管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同时运用信用联合惩戒手段,及时公示违法信息,确保“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四)加强消费教育引导。消保委组织、行业协会要联合各大新闻媒体,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以及自媒体等途径,加大消费教育引导力度,扩大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宣传,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切实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