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02 15:39 信息来源:怀化市应急管理局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怀化市应急管理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性质为行政单位,办公地址为鹤城区府前路市民服务中心A栋6楼。管理方式为公务员管理。内设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科技和信息化科)、人事科、新闻宣传和教育培训科、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火灾防治管理科、防汛抗旱科(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科)、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工贸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科、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政策法规科、规划财务科、政治部、机关党委17个内设科室。二级单位包括应急事务中心、执法支队、专业应急救援支队、市地震局。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及直属机构经市编委核定的全额编制人数为76个,其中行政编制44个,行政事业编制2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0个。本部门期末实有在职人数66人。
2、项目的实施依据。根据怀化市行政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做好全市自然灾害防治、探索应急救援制度建设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实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属于纳入财政预算,并有省级财政补助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的防治,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处置,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实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自然灾害防控有序推进,探索应急救援制度建设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实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预期主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全市森林火灾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测,发现并处置火情火警409处。组织市县干部力量下沉乡村基层抗灾减灾,科学应对8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和极端干旱灾害,转移涉险群众1.9万余人,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全力推进灾后重建。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成立绩效评价小组。
组 长:向子顺 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向明华 党委委员、副局长
黄宏章 党委委员、副局长
艾志刚 党委委员、副局长
杨 茹 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小东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成员:各科室、二级机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程宇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局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并及时向局党委及有关部门汇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工作计划组织成员科室开展“绩效评价”业务培训。真实准确填报自评表格数据。
(3)收集相关资料。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收集各业务科室的自评表格和数据。
(4)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成员科室上报的自评表格和数据真实、完成、准确的填报“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并根据单位实际撰写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2023年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3012.42万元。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2023年使用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3012.42万元。主要用于极端气候情况下发生的连续水旱灾害,对受灾群众进行紧急救助,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了群众在受灾期间的基本生活,确保受灾到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平稳过渡。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2023年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全部用于防灾救灾,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未违规使用救灾专项资金。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依托通信铁塔监控和电力系统摄像头资源,对全市森林火灾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测,发现并处置火情火警409处。组织市县干部力量下沉乡村基层抗灾减灾,科学应对8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和极端干旱灾害,转移涉险群众1.9万余人,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坚持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着力提升应急能力水平,加快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应急救援体系,全市共有2979支应急救援队伍,合计10.8万人。通过应急预案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应急部门组织全市行政村、自然院落开展4915场次防汛转移避险演练。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2023年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全部用于灾害防治和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助救援,降低受灾群众的损失。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2023年使用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3012.42万元。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2023年使用自然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专项资金3012.42万元。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按照受灾的时间节点,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救助。
(2)项目完成质量。通过各级政府的多方努力和该项目的实施,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紧急救助,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该项目主要针对灾害防治、减灾救灾,不可控因素过大。因无法预计灾害发生情况,不存在预期目标。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对全市森林火灾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测,发现并处置火情火警409处。组织市县干部力量下沉乡村基层抗灾减灾,科学应对8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和极端干旱灾害,转移涉险群众1.9万余人,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根据绩效目标相关指标,逐一应对指标数进行综合评价,本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全部达标,自评分数为100分,评价结果为优秀。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建议按照“事权从急”的原则和救灾工作实际需求,及时拨付救灾资金请求。
本单位将在“怀化市应急管理局”官网上公示自评结果。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无。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