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2023年度怀化市疾控中心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25 15:02 信息来源:怀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根据怀化市财政局《怀化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怀财绩〔2024〕46号)文件精神,怀化市疾控中心对本级年初预算安排的专项支出绩效情况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价。

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怀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二级预算单位,单位性质为财政补助全额事业单位。中心2023年末有在职人员149人,离退休人员147人,下设13个科室,承担着全市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七大职能,为全市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提供重要保证。

2023年中心市本级专项资金全年支出总额185万元,其中:重大传染病防治经费10万元、病媒生物监测经费10万元、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专项经费30万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10万元、水质监测经费15万元、健康教育经费10万元、绩效增量工资100万元、

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由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至2023年底,中心已完成专项资金的支付,圆满完成各项目的实施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对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决策背景:

2023年,中心共申报7个专项经费,项目决策背景如下:

(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专项经费: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动力,加大对公共场所的监测力度,确保我市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公共场所监测,了解公共场所卫生现状及主要危险因素,促进公共场所单位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有力的推动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

(2)水质监测经费:通过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对全市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科学、系统地了解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为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3)传染病防治经费: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例,掌握疫情动态,早期识别暴发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提高我市传染病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掌握我市霍乱、手足口病、人禽流感、流感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在我市人群、环境、动物宿主中的分布特征、流行规律、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项经费:开展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健康科普宣传创作工作,倡导居民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5)病媒生物监测经费:掌握监测地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趋势。开展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该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以获得连续性、代表性数据为目的,掌握大宗食品中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污染趋势和地域分布,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提供数据。

(7)绩效增量工资:根据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下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两个允许”(即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有关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财政投入、薪酬制度等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和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激励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留住我市急需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才。

2.项目主要内容:

2023年,中心共申报7个专项经费,项目主要内容如下:

(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专项经费: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公共场所的采光照明、噪音以及提供给顾客的生活饮用水符全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保证公共场所提供给顾客的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对空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用具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根据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提供的公共场所单位名单开展检测,提供检测报告单。2023年需监测各类公共场所900余家,医疗卫生单位60余家。 

(2)水质监测经费:市本级及辖区11个县(市、区)城区和100%的乡镇辖区设置监测点。怀化市本级城区设50个监测点,其它11个县(市、区)城区设6个监测点,监测点的设置涵盖城区内全部的市政供水和部分自建设施供水。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末梢水和传统水箱式二次供水。每个监测乡镇(含所辖村)设2-4个监测点,出厂水和末梢水各为1个监测点。监测点的设置应优先选择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其次是其他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末梢水,农村饮用水监测必须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地区设计日供水能力在1000m3以上且供水覆盖人口在1万人以上(以下简称“千吨万人”)的水厂必须同时监测出厂水和末梢水。

(3)传染病防治经费:完成2023年霍乱、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不明原因病例与人感染禽流感、狂犬病等14种重点急性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聚集性疫情;完成对13个县市区各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培训工作。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项经费:按照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要求,逐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开展健康中国行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单位等活动;培训全市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建设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厅)、健康主题公园 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5)病媒生物监测经费:制定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 培训建立病媒监测队伍;建立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实验室,三年一轮,完成蚊、蝇、蟑螂抗药性监测;监测掌握我市鼠、蚊、蝇、蟑螂等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指导病媒生物科学防制;开展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该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制定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并按时完成年度监测任务;及时上报食品风险安全突发事件信息。 

(7)绩效增量工资:保障中心员工的绩效增量工资。

3.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与监督。同时,设立了多个业务科室,分别负责具体的项目工作,并配备了专业的工作人员和技术支持团队。

(二)预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预算资金安排及管理情况

(1)资金来源及拨付流程

资金来源:本级财政下达项目专项资金指标通过直接支付进行。

拨付流程:项目资金使用实行申报制度。需要使用专项资金时,由职能部门或管理部向财务部提交有关专项资金用款计划及报销附件,项目实施有关文件及领导批示等文本资料。财务部门根据上述文本资料进行初审,报财务管领导审批后提交到财政归口科室审核,经财政下指标后,按照项目进度及合同约定支付。

(2)资金到位情况

财政部门按时足额将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总预算为175.00万元,实际支出175.0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资金主要用于人员绩效增量工资试剂耗材的购置、人员培训费用、宣传资料制作与发放等方面。所有支出均符合财政管理规定,未发现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

(4)资金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按照《怀化市本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经费由财政局严格审核下拨,程序规范。中心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审批流程和权限,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安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每一笔资金支出都进行了严格审核和把关。

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1)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3)建立项目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以便调整和优化项目实施策略。

(三)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2023年中心共申请7个专项经费,绩效目标如下:

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专项经费:做好 2023 年国家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随机监督抽查监测工作;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根据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提供的公共场所单位名单开展定期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每年两次对市直医疗机构开展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2、水质监测经费:对全市12个县(市、区)城区市政供水和13个县(市、区)100%的乡镇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开展监测工作,2023年全市城区监测点122个,监测样品任务数488份;市本级在鹤城区城区共设立50个水质监测点,其中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1个、管网未梢水25个和传统水箱式二次供水24个,共采集水样200份;每个季度对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

3、传染病防治经费:完成2023年霍乱、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不明原因病例与人感染禽流感、狂犬病等14种重点急性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聚集性疫情;完成对13个县市区各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培训工作。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项经费:开展季节性高发疾病防控常态化健康教育,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 ,引导公众主动学习防控知识、掌握防护技能;开展健康科普专项行动,加大健康科普力度,抓好健康科普产品开发;着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3年全市健康素养水平较2022年增长不少于1个百分点,或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与指导,确保县市区完成2023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

5、病媒生物监测经费:制定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培训建立病媒监测队伍,年内完成对鹤城区疾控病媒生物监测队伍的专项培训;建立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实验室,三年一轮,完成蚊、蝇、蟑螂抗药性监测,年内完成蚊类抗药性监测,并对蝇类、蟑螂抗药性监测做准备;监测掌握我市鼠、蚊、蝇、蟑螂等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按照密度监测方案,1/3/5/7/9/11月对鼠类、蟑类各开展一次密度监测;4-11月每半月对蚊类开展一次密度监测;4-11月每月对蝇类开展一次监测;按照恙螨监测方案,于5/7/9月各开展一次密度监测。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制定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及细则;按时完成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及时上报食品风险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有效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完成对13个县市区各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培训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协助开展怀化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会商和形势分析会

7、绩效增量工资:根据人数、出勤天数及工作表现,完成对职工绩效增量工资的发放。进一步调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创业。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实施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疾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

被评价单位为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评价范围涵盖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评价时段为 2023 年全年。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评价由本单位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管理。

2、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接接受监督。

4、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专项资金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专项资金和产出绩效这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5、权责统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的权责关系,确保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职权和责任相统一。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通用性和专用性兼顾;

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坚持以绩效目标为导向。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社会效益

以加快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水平,完善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干事创业的疾控队伍,为实现“五新四城”战略目标和健康怀化贡献疾控力量。

(二)生态效益

在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作方式。通过倡导无纸化办公、节能减排等举措,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三)可持续影响

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疾控人才队伍,为医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项目数据的管理,确保了相关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疾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保障。

通过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在全市开展专项项目监测,为保障居民饮用水食品卫生安全、疾病预防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满意度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群众疾控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群众疾控工作人员对疾控中心相关项目的实施效果普遍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了 90%以上。

(五)评价结论

综合考虑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等因素,评价结论为优秀。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同时,项目在资金管理、组织实施、制度建设等方面也较为规范,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 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立项: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规划要求,与疾控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与项目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紧密相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资金分配:资金分配合理,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实施进度进行安排,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项目过程情况

1.资金管理

按照《怀化市本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经费由财政局严格审核下拨,程序规范。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资金审批和报销,确保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据可查。实行预算控制,合理分配各项费用,避免超预算支出。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对外公开透明,通过官网等渠道向社会公示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项目实施

(1)管理制度健全性: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实施计划、资金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了项目的规范实施。

(2)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管理制度得到了有效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3)项目质量可控性: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确保了项目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产出数量:

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专项经费: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工作要求,配合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完成965家公共场所监测:监测酒店、宾馆、招待所等场所217家,监测美容、养生、瘦身减肥、理发店等场所555家,监测足浴、按摩、休闲娱乐等场所132家,监测超市、商场、候车大厅等场所28家,监测KTV、电影院等场所16家,监测消毒、洗涤公司4家,监测婴儿游泳馆、大型游泳馆等场所14家.

开展市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是对使用中消毒剂及无菌器械保存液、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医护人员手、医院污水进行监测。全年两次对市卫健委发证的医疗机构的38家进行监测。其中市直医疗机构8家,县级医疗机构25家,民营医疗医疗机构5家。实监测样品总数668个,合格数614个,总合格率91.92%。

2)水质监测经费:市本级在鹤城区城区共设立50个水质监测点,其中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1个、管网未梢水25个和二次供水24个,共采集水样200份,任务完成率为100%,合格数200份,合格率100%。

① 市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出厂水一季度检测48项指标,二季度检测81项指标,三、四季度检测85项指标。共检测4份样品,合格率为100%。

② 管网末梢水一季度检测33项指标,二、三、四季度检测35项指标,共检测100份样品,合格率为100%。

③ 二次供水一季度检测33项指标,二、三、四季度检测35项指标,共检测96份样品,合格率为100%。

④ 对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已将一、二、三季度鹤城区城区管网末梢水水质状况以水质状况以报告单形式,通过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将有关水质信息公开。

3)传染病防治经费:

① 卫生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报告管理

1.2023年怀化市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涉及2个县市区,分别为2023年3月鹤城区华都小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2023年3月沅陵县沅陵镇鹤鸣山小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2023年4月鹤城区湖南医药学院一起新冠肺炎感染聚集性疫情,2023年8月鹤城区首例猴痘病例疫情。4起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未引起扩散。

2.7-9月完成对13个县市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② 重点传染病监测

按照省、市监测方案,保质保量完成了新冠、霍乱、手足口病、不明原因肺炎与人感染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热、布病、钩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猴痘等疾病的监测,并形成监测报告。                    

③ 培训、演练

2月举办全市重点传染病防控与应急处置培训班、全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培训班,共计培训380余人。

9月举办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共计100余人参加培训。

5月30-31日在鹤城区举办2023年怀化市新形势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演练,全市的13个代表队52名队员参加了此次演练竞赛,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桌面推演、技能。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项经费:

① 签约《健康怀化》栏目,制作《警惕诺如病毒 做好个人防护》、《流感不要怕 预防有办法》等科普专题节目10期;签约怀化市广播电台,开展健康科普专题宣传;制作健康科普折页21种,海报2种,健康教育实物12种,健康教育宣传栏6块,展板21块,横幅21条。

② 开展卫生宣传日主题宣传24次,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巡讲10次,举办10次健康中国行大型活动,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29%,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③ 对100余家市直机关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企业单位和鹤城区、洪江市、会同县、麻阳县、靖州县、洪江区、芷江县等8个县市区的健康教育与控烟情况进行了督查指导。

④ 指导洪江区和芷江县完成2023年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项目,指导麻阳县完成成人烟草流行监测项目,指导溆浦县完成第七批健康县区建设项目,指导芷江县开展第八批健康县区建设项目。

5)病媒生物监测经费:

① 鼠密度监测:1、3、5、7、9、11月采用夹夜法,在鹤城区选择居民区、餐饮酒店、建筑工地、农村等等场所共布放鼠夹3600只,有效夹3439只,捕获鼠6只,平均捕获率0.17%。捕获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5月份捕获率最高。

② 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于1、3、5、7、9、11月在鹤城区开展监测,每次监测共选择超市、市场、居民区、餐饮场所、医院、宾馆各2处,每处布放粘蟑纸10张,每月布放120张,全年布放720张,回收粘蟑螂纸707张,阳性纸45张,粘捕率为6.36%,蟑螂密度为0.21只/张。

③ 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于4-11月开展了蝇密度监测,监测场所包括农贸市场、绿化带、居民区、餐饮场所各2处,每处布放诱蝇笼1只,每月布放8只笼,共布放64只次。5月蝇密度最高,9月密度最低。不同监测环境以绿化带蝇密度最高,农贸市场蝇密度最低。监测到的蝇种主要有家蝇、铜绿蝇、厩腐蝇、麻蝇科。  

④ 蚊密度监测:4-11月上、下旬各监测一次,共布放诱蚊灯160盏次,捕获雌蚊4806只,监测到的蚊种主要为淡色/致倦库蚊。在不同监测月份以6月份蚊密度最高,5月份蚊密度最低。

⑤ 抗药性监测:2023年完成致倦库蚊的抗药性监测。怀化市致倦库蚊蚊幼对溴氰菊酯为低抗、高效氯氰菊酯为中抗、双硫磷为高抗。

⑥ 恙螨生态学监测:全年分别于5月、7月、9月开展了3次监测,监测范围包括沅陵县恙虫病报告较多乡镇的典型生境、新发病例发病前近2周的活动地点等。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组织召开了2023年怀化市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培训班。10月24日,市食安办、市卫健委联合召开了2023年怀化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会商和形势分析会。按照方案和细则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

对八大类食品的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多元素分析、受体激动剂、抗生素类药物、多环芳烃等指标以及食品添加剂进行监测。怀化市本级全年任务量共计347份样品4124项次检测项目。其中市级农药残留检测任务52份988项次检测项。12个县市、区省级全年任务量共计720份1320项次检测项目,其中常规监测任务共计360份360项次检测项目,地方的地理特色食品共计360份960项次检测项目。

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

对动物性淡水产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和定量)、副溶血性弧菌(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沙门氏菌、霍乱弧菌(选做)进行监测,生食或半生食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指标进行监测,针对鲜银耳、湿木耳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指标进行监测,对餐饮环节中的预包装冷藏熟肉制品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指标进行监测。怀化市本级全年任务量250份共计770项次检测项目,12个县市、区全年任务量共计360份:省级地方特色食品360份。

③食源性疾病监测

全市13个县(市、区)均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县乡村一体化工作,实现了上报医院覆盖县级行政辖区、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卫生室(社区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2023年我市有食源性疾病上报账号的医疗机构355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4412例,无医院零报。微生物主动监测共上报245例。全市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13起,中毒人数35人,死亡1人。

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共计9次,其中食品营养宣传3次,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4次,健康饮食宣传1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周1次。

7)绩效增量工资:按时发放增量工资。

2.产出质量:

市本级的7专项质量达标率100%。

3.产出成本:

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能按照预算金额进行实施,同时注意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能按照设定的绩效目标任务完成

4.产出时效:

项目实施及支付全部在2023年内按照合同进度完成。

(四)项目效益情况

社会效益明显,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群众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持续影响深远,为卫生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满意度较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五、项目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1、领导重视,成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小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2、科学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绩效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3、严格管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项目实施业务科室及财务部门对于绩效评价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的认识不足,分析不够深刻,绩效评价工作需进一步细化。2、个别项目绩效目标设置内容不够完整清晰,部分项目效果无法量化,评价结果不够准确。3、部分项目执行进度较慢,资金付款集中在年底支付。

(三)有关建议

财政部门能积极组织的学习培训,加大对单位参与绩效评价的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细化绩效评价工作。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