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健康科普】做好预防措施,无需闻“痘”色变

发布时间:2023-07-27 15:35 信息来源:怀化新闻网

“戴口罩预防猴痘有用吗?”“猴痘疫情与猴子有关系吗?”“猴痘是天花吗?”对于这一系列疑问,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原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为大家揭开“猴痘”真容。

一、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疹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1958年,丹麦实验室中因为从猴子的皮肤疱疹中分离出该病毒,猴痘因此得名。大部分人问猴痘是否和猴子有关?有关,但关系也不大。猴痘病毒作为一种新病毒很早就存在,只是没有传播到人体体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都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虽然属性相同,但猴痘是人兽共患病,而天花病毒只感染人类。

二、猴痘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通过黏膜或伤口进入体内。

2、接受感染动物病灶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及受污染的物品,或者被受感染的动物抓咬而感染。

3、人际传播方式以近距离接触、飞沫、胎盘垂直传播和性传播为主。

三、猴痘病发周期症状。

1、大部分病例于确诊时发现。潜伏期为5-12天,猴痘病毒初级症状以发热、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肉疼痛为主,发热时体温多在38.5℃以上。90%的患者会伴随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2、发病后1-3天,于面部和四肢出现离心性分布皮疹,而皮疹会从丘疹、疱疹到脓疱疹,最后到结痂几个阶段变化,同时伴随痒感和疼痛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

3、2-4周后,结痂脱落,留下色素沉着、或瘢痕痕迹。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此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例如引发细菌感染、腹泻、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四、猴痘的日常防护。

1、提高对猴痘的认知和了解,避免与症状患者接触,如果出现文中的病症,务必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居住环境消毒。猴痘病毒有耐干燥和低温的特性,附着生存时间较久,因此,在消毒过程中,可采用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进行清洁,使之灭活。

3、采取安全可靠的性行为措施,减少接触猴痘病毒的可能性。 尽量避免和有皮疹、疱疹症状的人发生密切的皮肤接触,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直接接触。

伴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猴痘是可以被治愈的,大家并不需要对猴痘病毒过于担心,大多数普通人并不会有感染的风险,大家只要做好日常防护就可以了。猴痘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针对这一传播途径,大家在日常防护中,要积极向身边人宣传普及防治知识,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做好健康监测,不要恐慌。对于猴痘具备正确的认知,从自身防护意识进行提升,从而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唐尹超 杨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