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前阳:“就想多干掉几个敌人”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艺瑶
抗美援朝老兵余前阳向记者讲述抗美援朝故事。(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 摄)
10月22日,记者来到怀化市鹤城区盈口乡团结村,眼前的老人余前阳虽然坐在轮椅上,但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精神抖擞。见记者来探访,周边的邻居说:“余老是个老英雄哩。”
余前阳,今年99岁。他1951年2月入伍,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8团三营八连二排八班,任副班长、轻机枪射手。
余前阳入伍后随部队入朝参与抗美援朝作战。曾参加过越野山、老土山(无名高地)战斗。随后又参加了秋季攻势阻击战、马良山、高望山以及110高地伏击战,作战期间曾经负伤。
回忆起战场的往事,余前阳突然兴奋起来,仿佛全身充满了力量。
在马良山战斗中,作为班排的骨干力量,他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在身边排长、话务员和副射手相继牺牲,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余前阳毅然担负作战任务,用手中的机枪压制敌人的火力点,受到各方的高度评价。
“战场就在‘山包包’里。把机枪一端,我就啥都不怕了。牺牲就牺牲了,就想多干掉几个敌人。”余前阳说。看着战友在身边倒下,他根本来不及悲伤,只想着赶紧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余前阳介绍,有时候,我军战壕距离敌军战壕仅仅几十米远,连说话的声音都能够相互听到。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怕过、退却过。
没有作战任务的夜晚,才是最难熬的。余前阳说,他想家人,也想牺牲的战友。有些战友还没认识多久,就生死相隔了。
“当时,我们的装备比敌人差,但抗美援朝老兵的精气神十足。”一名年轻邻居说,他常听余老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对老兵肃然起敬,之后也选择了入伍参军。
余前阳这一代老前辈,是我们国家、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退役后,余前阳回到家乡,做起了“无名英雄”。他砍过柴,种过高粱和大米。虽然在战场获得过荣誉,但他从不向组织提出特殊照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罗艺瑶采访99岁抗美援朝老兵余前阳。(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 摄)
他说:“比起那些牺牲后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我们太幸运了。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贡献显得微不足道。。”
如今,余前阳儿孙满堂,儿孙们个个勤劳,儿子家前些年还盖起了新房子。他的孙女介绍,爷爷特别注重家风家教,经常教导子孙们守规矩,要勤劳。在余前阳的影响下,子孙们都有自己的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