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15:15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2022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频发的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区强力推进稳经济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保持难中承压、稳中向好、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高于全市,排位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与全年预期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初步核算,202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5.06亿元,比上年增长4.2%,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排全市第7位、同方阵第2位。
(一)产业发展逆势而进。农业保持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4亿元,增长4.1%,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工业稳步增长。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均居全市第3位,制造业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90%。园区主特产业不断壮大,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一主一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1.5%。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发展动能和支撑不断增强。服务业稳定恢复。全年服务业增加值20.07亿元,增长3.2%,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0位、同方阵并列末位。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2.9%,高于全市21.6个百分点。
(二)市场需求稳步回暖。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2亿元,增长2.3%,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排全市并列第6位。市场主体倍增。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024户,新增入库“四上”企业9家(工业4家、商贸2家、服务业2家、建筑业1家),净增8家,总体数量上完成目标任务。
(三)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为7.7:47.8:44.5,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支撑进一步夯实,制造业占GDP比重35%,居全市前列。新产业加快培育。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快于规模工业增加值10.4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投资升级持续推进。全年产业投资增长77.3%,高于全市65.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9.2%,高于全市2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3.4%,高于全市5.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3.2%,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财税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17亿元,增长15.5%;非税占比29.8%,排全市第4位。金融信贷支撑有力。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97亿元,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17.11亿元,增长7.4%。工业企业效益快速增长。1-12月,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6亿元,同比增长37.3%,比全市快19.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个数为0;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营业收入利润率8.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园区产业不断壮大。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规模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83.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较为活跃。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6%,高于规模工业增速3.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76.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稳固有力。全年民生财政支出7.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全面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9项17件。就业总体平稳。新增城镇就业1241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增收入有保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0%、6.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重点行业运行疲软。 道路运输业下降10.9%;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15.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6.9%。
(二)服务业部分行业缺失规模企业。我区服务业中与GDP核算有关的管道运输业(入规标准: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装卸搬运及仓储业(入规标准: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入规标准: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入规标准: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入规标准: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缺失规上企业,影响核算结果。
(三)消费市场低位运行。受频发疫情及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及“大个体”(6家)数量少、规模小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2.3%,差预期目标8.2个百分点。
(四)投资增长后劲仍显不足。2022年以来投资项目入库审核日趋严格,我区部分项目经过多次修改资料上报才成功入库,一次性通过率很低,入库项目偏少。2022年我区5000万元以上及5000万元以下项目均比2021年大幅减少且不及各县市区平均,加之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减弱,投资后劲不足。
三、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稳运行促增长。一是巩固工业经济较好的来势,同时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促进企业生产。二是抓住春节期间以及疫情过后文旅、商贸行业复苏的有利时机,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主动作为,迅速激活文旅市场,积极带动商贸行业持续回暖。此外,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
(二)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支撑动力。一是抓好投资项目入库。按照全年投资入库计划逐季分解任务,总体实现均衡入库,避免数据大起大落,特别是针对今年1-4月近16个亿的投资基数,突出加快项目入库力度和进度。据测算,1-4月需入库30亿元以上项目才能实现投资目标增速。二是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入规。对照全年“四上”企业新增、净增任务,提前谋划,尽早启动,及时确定培育对象。对达标或临标企业加大帮扶指导,继续抓去年培育企业入库,及早申报入规。特别是商贸服务业目前全区还有批发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六个行业缺乏“四上”企业而造成GDP核算行业缺失,直接影响全区经济总体增速,需深入挖掘培育,尽快补齐。经初步摸排梳理,聚优商贸有限公司、恒鑫物流、泊联网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天池家政、鸿达汽修等企业均可以作为培育对象培育。
撰稿:洪江区统计局
复审: 胡 少 华
终审: 廖 文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