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12:57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麻阳位于怀化市西北部,是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属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区域面积156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管理处)、223个村(社区),总人口39.18万,苗族占94.54%,是全国5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是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长滕代远同志的故乡。有“中国冰糖橙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中国康养百佳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麻阳交通便捷,地处1个中心点(怀化市、湘西州、铜仁市),2条高速公路(芷铜、包茂)、3条铁路(张吉怀、渝怀、焦柳)穿境而过,毗邻芷江机场、铜仁机场。麻阳历史悠久,九曲湾铜矿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冶炼中心之一,锦江泉酒前身“包茅酒”曾引发齐楚争霸,《左传》记载“尔包茅不贡,无以缩酒。”锦江泉酒曾多次被国务院选定为国宴用酒。
一、“非凡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三大攻坚战”,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抓改革、转方式、惠民生,克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等不利因素,全县经济运行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
(一)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1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1.12亿元,比2012年增加53.72亿元,年均增长6.5%,人均GDP达到33622元,比2012年增加19878元,年均增长5.4%。地方财力不断增强。2021年末,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66亿元,比2012年增加2.5亿元,年均增长6.4%。
(二)经济转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4.7:38.6:36.7调整到2021年的21.06 : 31.45 : 47.49。
1.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十年来,我县在保障主要农产品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特色农业。2021年末,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21.3亿元,比2012年增加9.61亿元,年均增长6.2%,粮食产量11.64吨,比2012年增产6.5%。
2.工业稳健发展。十年来,麻阳聚精会神抓工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锦江产业园、长寿产业园的“一区两园”格局,全县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经济总量、运行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末,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6.42亿元,比2012年增加11.47亿元,年均增长5.9%。
3.服务业增长态势良好,商贸物流业日益繁荣。十年来,我县抢抓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创新实践,各项服务性产业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仍然得到较快恢复。2021年末,全县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48.02亿元,比2012年增加30.6亿元,年均增长10.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9亿元,比2012年增加14.77亿元,年均增长6.8%。
(三)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十年来,全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工业提质、环境治理、文化旅游产业、房地产业等方面加大了项目投资力度,城镇品位、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投资硬件有了明显提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2021年末,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 82.18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投资55.15亿元,是我县投资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
(四)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民生保障切实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344元,年均增长6.9%;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779元,年均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871元,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424元,年均增长10.4%。
202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22.41万人,退休人员5.52万人。年末机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60人,退休人员4105人。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6万人,退休人员1.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4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15万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日趋优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到2021年底,全县建成乡村规模学校26所、乡村寄宿制学校15所、公办幼儿园3所,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升学率、职业技术教育、高考人数等,较2012年有了较快进步。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2021年末,全县各类医疗机构达到293个,乡镇医院都配备了2名全科医生,村级卫生室全部达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大病专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极大改善了我县医疗条件,方便群众就医。
文体事业日益繁荣。2021年末,全县有各种体育场地671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2.5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9项次。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牌数160块,其中:金牌70块、银牌52块、铜牌38块。有世界冠军2个,亚洲冠军3个,全国冠军6个,破世界纪录2人/次/项。。
(六)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到2020年末,全县18970户、69842名贫困人员全部脱贫,9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易地扶贫搬迁3464户14121人,搬迁户自主发展1879户7509人,委托企业帮扶发展产业1585户6612人,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麻阳龙升社区获评“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湖南环十八洞经验交流基地。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员会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二、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麻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力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大力推动“三水五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新兴优势制造、文旅康养、“风光水储”等“四大百亿产业”和中心城区宏伟目标。突出建设“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全面依托“中国冰糖橙之都”橙色产业优势,做强做优以冰糖橙为主、以黄桃和猕猴桃为辅的“一特两辅”特色农业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集群,统筹发展小籽花生、麻阳白鹅、古法红糖等优势农产品。突出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加快“五好”园区创建,围绕现有骨干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一主一特”和锦江泉酒水、绿色食品加工、铜矿等新兴优势产业集群。突出建设“全国知名长寿康养旅游胜地”,充分发挥“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中国康养百佳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国字号品牌优势,深入挖掘利用温泉水、矿泉水和古苗古城古镇古村“古色”、革命老区县“红色”优势资源,创建“长寿康养”“红色精品”和“农旅融合”三大文旅品牌,打造麻阳“世界长寿乡”“温泉康养之乡”等一批引爆点,建成滕代远故居(纪念馆)国家4A级景区、长寿康养谷等一批精品点。突出建设发展“绿色”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做大做强生态林储备、碳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为重点的“风光水储”产业集群。突出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目标任务,按照县域“一心三轴两区”功能布局、县城“西进东拓、沿河发展、南北优化、整体协调”建设步伐,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开创全县经济发展新局面。
撰稿:麻阳县统计局
复审: 胡 少 华
终审: 廖 文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