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统计局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怀化统计

2024年怀化市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11 16:18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精准落实“八大行动”,经济发展乘势而上、进中提质,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

一、经济运行特点

总体趋势运行稳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省内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怀化靠前发力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巩固增强,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承压前行,三季度稳中向好,四季度增势强劲,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等主要经济指标支撑有力,全市经济质量效益“双提升”。根据全省统一核算,怀化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3.82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300.0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658.28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1135.47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1.5:54.2。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全市加快构建“5+10”现代化产业新体系,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一产业生产平稳。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93亿元、增长3.6%。稻谷产量197.26万吨、增长0.6%,大豆产量1.91万吨、增长16%,薯类产量7.88万吨、增长7.8%,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86.84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258.17万吨、增长7.0%,水产品产量8.68万吨、增长5.1%。二产业增势加快。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9.8%,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0.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8.3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7.1 %。规模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总体改善,2024年亏损企业个数占规模工业仅5.2%,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1%,资产负债率降低4.2个百分点。服务业稳步增长。264家重点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5%,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率达80.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29.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2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0.4%,装卸搬运和仓储服务业增长14.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对GDP增长贡献率14.1%。

有效需求持续激发。全市多措并举扩内需稳增长,投资消费全面激发。固定资产投资支撑有力。今年来,全市大力开展“项目大谋划 谋划大项目”活动,积极抢抓“两重”“两新”等增量政策,固定资产建安投资增长9.2%,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0.9%、22.1%、16.1%,在库投资项目显著增多、达1497个,较上年增加360个。消费市场稳中有进。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21类商品有15类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1.4%,粮油食品、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占比达75%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高速增长、增长40.7%,高能效家电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消费分别增长24.6%、22.3%、14.3%。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9.4%、10.1%,比全省分别快3.8个、1.0个百分点。

新兴蓄能加速释放。全市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2.4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6.6%、27.4%,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28.5%。创新活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9.4%,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28.2个百分点,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新型模式迅速发展。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7%,较去年同期快21.7个百分点;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7%。“四上企业”快速增长。全市2024年度净增“四上”企业310家,“四上”企业在库数量突破三千大关,达3058家、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均突破千家大关,分别达到1072家和1078家;全年新增入库“四上”企业数顺利突破400家、达到402家,其中规模工业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分别为118家和212家。

二、存在的问题

1.增长力持续性不够。2024年末,国家积极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实施,有力拉动经济上扬,四季度经济快速增长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宏观角度看,我市经济运行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从微观角度和当前世界及全国全省形势来分析,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持续性依然不足。全球、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率仍低于新冠疫情前3.2%、6.1%、7.6%的平均水平。2025年不确定性因素依然显著,全球发展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将增长2.8%(约与2024年持平),中国预计增长4.5%,多位经济学家预测中国预期增速将保持在4.4~4.7%,宏观经济总体形势依然处于下行状态。我市经济要保持持续增长仍需加力。

2.产业动能依旧乏力。我市产业仍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关键期,二三产业持续增长,但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化水平不高。全市102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全年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仅49家,其余均为中小微企业,规模总体不大,绝大部分处于分配链条附属地位,优势产业特色化品牌化不突出。产业链关联度不够。全市除新型显示、箱包及中药材产业链条相对较为完整外,大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较单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缺乏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协同。产业智能化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部分企业仍以初加工为主,产品层次和附加值偏低,智能化智慧化利用不多。第三产业作用发挥不够。第三产业尚未作出对等的贡献,其中房地产业(K门类)和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2.0%。

三、建议措施

1.聚焦重点全力以赴稳增长。2025年,要始终锚定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楼市、稳预期、激活力。抢抓国省重大机遇。抢抓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入列国家重大战略,成为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等重大机遇,积极落实国家、省、市一揽子稳增长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破解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分类分步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放开各类限购政策,适度发放补贴和消费券,大力培育新型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振消费信心和活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储备和进度推进,用好“两重”“两新”、国债、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支撑性和带动性。

2.聚焦关键凝心聚力抓产业。始终抓牢产业、产业链、企业、产业生态这四个“关键”,聚焦产业链建设,紧盯新兴动能发展,强化产业链式创新升级,确保开门红、开门稳。聚焦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牢工业引擎,以企业为中心,整合高校、院所科研资源,引入新装备、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招大引强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优势特色,加快规模产业招引培育。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坚持做强优势、做大特色,强化三产融合促进,推动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显示、中药材及箱包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打造品牌特色,形成竞争优势。聚焦企业龙头,加快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以大带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合作与协同,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3.聚焦核心持之以恒壮主体。将“四上”企业培育继续作为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实施梯度主体培育,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做优存量。加强对在库“四上”企业的统计监测和数据分析,强化对拟退库企业的严格审核,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保障在库企业规范运行。做大总量。充分利用“五经普”登记信息,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入规入统,强化对“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确保达规一批入库一批。做强质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摸底分析,加大“个转企”、“小升规”企业挖掘和应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质量,确保在库、入库企业量质双优。

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怀化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978.38亿元。


撰稿:廖文忠

复审:廖文忠

终审:杨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