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统计局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怀化统计

工业经济跨步发展,迈进高质量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2-10-21 10:21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工业经济跨步发展,迈进高质量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抓实干,务实创新,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怀化工业经济实现大跨步高质量发展。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擎稳地区经济“半边天”

(一)生产规模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工业经济,工业呈现稳步扩张的良好态势,对地区经济支撑作用持续稳固。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08.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49.6亿元,年均增长7.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2013-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3172.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7%。

1  2012-2021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二)工业主体蓬勃发展

2021年末,全市工业企业共7204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781家,比2012年末增加180家,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2家,中型企业29家,小型企业680家,微型企业70家年产值百亿元企业1家,5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至50亿元企业4家,5亿元至10亿元企业33家,亿元企业271家,2012年相比企业规模不断增加。十年来,不断涌现出了金升阳、向华电子、奇力新、久日新材料、华晨电子、嘉晟住建等一批实力较强、拉动作用大的新型骨干企业。2021年全市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52家。湖南恒光科技有限公司在A股主板成功上市,实现全市科技类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2  2012-2021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个)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供给侧改革,抢抓发展机遇,力促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产业技术升级。新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始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逐步增强,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2021年末,全市传统支柱产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在全市规模工业占比为32.6%,比2012年下降7.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同时,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对我市工业经济进行持续补充,如随着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为16.1%,较2012年提高8.7个百分点;承接产业转移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21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工业企业数为47家,该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

三、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园区以产业聚集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园区的优势、特色和重点的专业化园区建设,强力实施产业和园区三年倍增计划,提升产业和园区的发展水平,重点推进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链的发展。园区规模、园区工业企业个数、企业营业收入不断攀升,园区工业经济不断向着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对我市工业的承载作用、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2021年末,全市有15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两区(怀化高新区、怀化经开区)十三园(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的园区布局已基本成型。怀化高新区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洪江工业集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洪江工业集中区、辰溪工业集中区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正清集团成功获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平台建设的日益完善,有力助推了园区效益提升。全市省级工业园区407家工业企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6.3亿元,比2012年增加270.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62.7亿元,比2012年增加922.6亿元,资产合计408.7亿元,比2012年增加321.0亿元,研发费用38.9亿元,比2012年增加38.5亿元,利润总额38.8亿元,比2012年增加40.3亿元。

四、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尽显经济增长“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速度,领跑其他类型工业企业增速。

2021年末,我市规模工业民营企业702家,较2012年增加2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89.9%,比重比2012年增长6.3个百分点。2013-2021年,总资产、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年均增长分别7.3%、5.8%和12.8%。民营经济俨然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

非凡十年,是艰苦跋涉的十年,也是初心不改的十年。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怀化国际路港”的新发展体系格局,“抢抓历史机遇,奋起二次创业”,奋力壮大工业产业,在新的征途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撰稿:廖曼莉

复审:杨军

终审: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