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统计局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怀化统计

做好怀化市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25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近年来,怀化市统计局根据《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经过各县市区统计局的共同努力,今年全市报名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有412人,参加继续教育的有319人。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对于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乃至权威性,对于提高统计工作在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无疑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市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很多持证人员在单位并非从事统计工作

从历年的报考人数和执法检查情况看,企业统计中存在一种现象:一方面持证人员相当多没有从事统计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又一再聘请任用无证人员。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市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存在培训归培训、使用归使用的脱节现象。虽然没有法律规定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必须从事统计工作,但在当前从业资格人员总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却并非从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统计持证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

从历年来的从业资格报名考试情况中可以看出,我市每年参加统计从业资格报名考试的免考人员相对甚少,有些人学历仍然处于大专以下,这充分说明,我市统计持证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些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只凭领导的意志办事,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事项。这些人员虽然拿到《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却不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能力,盲目把统计工作简单化。其实,统计工作不是一个个简单的数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它既要以真实的经济活动为基础,如实的反映本单位的经济发展动向,又要发挥它的监督职能,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如实提供法律依据。但是,有部分领导和统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无视统计纪律,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造成统计信息失真,不能确保源头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公众利益。

3、各县市区报名参加考试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报名情况来看,今年各县市区的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报名人数存在较大差异,有4个县市区的继续教育报名人数为零,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县市区

从业资格

继续教育

合计

市直

19

25

44

鹤城区

54

31

85

中方县

7

6

13

沅陵县

30

30

60

靖州县

26

23

49

芷江县

38

0

38

辰溪县

30

38

68

新晃县

23

0

23

麻阳县

36

5

41

溆浦县

21

0

21

会同县

46

57

103

通道县

32

0

32

洪江市

21

53

74

洪江区

29

51

80

合计

412

319

731

 2013年市直及各县区情况汇总(单位:人)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用人单位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全社会对统计比较关注,大部分法人单位比较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地位有所提高。但不可否认,不少企业管理者对统计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对统计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统计工作不是为所用,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把统计工作简单化,没有发挥统计在企业核算中的作用,反而把统计当成企业的额外负担。因此在聘请统计员时,未必把是否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作为必备条件,未必一定要聘请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上岗。另外,由于用人单位领导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一些统计人员短期内因工作调动或报酬问题离开统计岗位,不从事统计工作,这些都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2、《统计从业资格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在岗位应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资本市场中证券市场的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利用更多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手段来处理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事项。在企业管理中,会计与统计虽然在岗位应用上要相互协调,但是在实际工作和领导意识中他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会计与统计作为现代企业两个十分重要的核算体系,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与统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和一个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每年的执法检查中,很多统计工作者都认为,虽然会计和统计工作都融合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信息的获取有时也可以共享,但是,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从业资格证》在具体的工作报酬和福利待遇中没有得到特别体现,造成了行业间对统计工作的不理解。似乎统计人员有没有都无所谓,就几个简单的数字谁都可以填报,有的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也不重视和不督促,对我们每年开展的统计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进一步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培养统计人才、选拔统计人才、吸引统计人才、用好统计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计工作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影响着统计队伍的长远建设,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以及整个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是一项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国家统计局领导,省级政府统计部门组织实施,县级政府统计部门承办的行政许可工作。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组织开展这项工作,是法律赋予政府统计部门的职责,我们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办法》的规定,严把考试、审查、发证关,认真总结,严格执法,使我市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运作的更加规范有序。

2、认真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必要审查程序,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一项实质性的内容,是检验统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唯一手段。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强化考风考纪,要严格做好试题的保密工作,决不允许出现失泄密问题。在考点的选择上,要选择使用承担过标准化考试任务的学校,明确强调监考人员的职责,严肃考场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政策性、纪律性、严肃性,才能发挥《统计法》的法律效应,才能提高统计部门的声誉。

3、努力提高持证人员数量及持证人员的使用率

努力提高持证人员数量及持证人员的使用率,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首先,我们必须立足基层、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广大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资格统一考试,同时要采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同程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吸纳持证人员从事统计工作;其次,认真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工作。

4、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持证人员整体素质

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是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部分持证人员学历偏低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为此,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充分认识统计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使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投入统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二要注重统计相关学科知识的普及教育。统计学是提供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专业知识培训必须拓宽视野,与统计工作实践的需要相结合,加强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培训,让统计人员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只有这样,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统计继续教育的效能才能更好地被社会所认可。

5、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服务统计科学发展

统计执法是统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只有搞好统计执法,才能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确保统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提高特定主体的工作效益。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是否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资格,是我们统计执法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新修订的《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贯彻实施,为我们更好的加强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认真查处统计违法案件,规范统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才能使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更真实,才能提高统计能力,才能保障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顺利实现,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更好的服务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