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02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查遗补漏工作已近尾声,普查工作重心将向数据处理阶段转移。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是人口普查工作出成果的关键阶段,是整个人口普查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数据处理的方法选择得当,对整个人口普查的进程及其结果影响极大。如何搞好本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处理,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工作质量?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抓好普查表各项指标填写,严把填表质量审核关
普查表的正确填写和逻辑审核是数据处理工作的基础,容不得一丝马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在填表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扫描图像不清,与前期填表质量不高相关;机器拒识率过高,与编码阶段填写不规范有关;数据审核阶段出现的逻辑差错和核实差错跟普查员业务知识水平和核查阶段的把关程度密切相关。比如:普查表中的离开户籍地半年或半年以上随意填写、有跳填项的不按要求跳填、性别为男性填写生育状况等。由此可见,只有狠抓普查表各项指标填写、严格把好普查表审核工作质量,才能避免后继工作的重复和返工,才能减少数据的错误量。在编码和普查表审核期间,各县(市、区)区人普办要做到两个“先行”:一是思想上先行,要制定出总体计划和工作安排,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二是行动上先行,对各乡镇、街道的普查表进行质量抽查,对抽到的字迹不清晰、表内关系不平衡、逻辑关系有明显错误的普查表要重新填写,并着重对此小区进行全面检查。
二、把握关键环节,做好资料比对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类问题,问题定位的范围越小越容易解决,所以,数据处理时必须在几个关键点上关注数据情况,逐级把握数据质量。各县(市、区)普查办必须牢牢抓住普查小区、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本级四个重要关键点,对每个关键点要进行质量审核和快速汇总处理,同时将汇总结果提交业务人员进行与同级的摸底资料进行比对、与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比对、与快速汇总的资料进行比对,及时处理本级存在的问题,力求把问题处理在当前节点,不留后患。
三、组建责任心强的数据处理队伍
搞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需要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数据处理队伍。一是挑选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且具有较好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数据处理人员。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计算机的专业知识要求高,光电录入程序使用难度不断增加,应尽可能挑选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具有一定业务素质的人员担任。另外,数据处理工作需要谨慎细致,不怕繁琐,稍有疏忽,容易造成数据误删或者被全部清空等后果,所以责任心强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数据处理工作繁重,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身体好也非常关键,否则一旦出现生病,工作无人能替代,给数据处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埋下隐患。二是组建具有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数据处理工作队伍。本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全市上百万张普查表都需一张张扫描,一张张改错。因此,在人员组织和力量分配上要提前做好安排,要求所有参与数据处理的人员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相互间的团结协作。
四、加强数据处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数据处理组成员要尽早介入普查,从一开始就全面投入到普查各个环节,熟悉各阶段普查业务。若数据处理主要技术人员在普查的早期都参与了普查的登记、编码等各项工作,对表中的指标、表中的逻辑关系较为熟悉,则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不仅能够解决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问题,也能及时在录入现场解决各类业务问题,特别是光电改错和编审改错,涉及到大量的指标理解、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问题技术人员均能在现场予以解决。为达到环环相接的效果,在工作安排上,把编码和数据处理两个环节衔接起来,这样既强化了数据处理人员业务知识,解决了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衔接,又避免由于责任不清发生脱节和推诿的现象。此外,要加强对数据处理人员的培训,培训不但要包括普查程序方面的培训,也要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以往历次普查,数据处理人员仅参加程序培训,不懂业务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造成无法很好驾驭数据处理程序的局面。在数据处理培训中,应尽可能的把相关业务知识一起培训,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五、强化流程管理,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中出现的各类审核错误信息,不论是必要审核关系还是确认审核关系的错误信息,都要慎重处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对数据修订操作流程的管理,必须经过核实、分析等环节,修正错误时务必考虑前后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考虑可能对总体人口结构的影响,以确保修改的内容真实、合理。
数据处理是人口普查过程中形成最终结果的一项重要环节,把握好数据处理的质量,对整个普查至关重要。我市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即将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解决问题。
执笔:韩建华
责编:米军霞
审签:喻明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