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07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上半年怀化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剧,我市规模工业效益受此影响,总体虽然处于盈利状态,但同比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7669万元,同比下降4.26 %。其中,实现利润38188万元,同比下降6.86%。
一、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特点
上半年我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呈现结构性差异特征:一方面部分主导工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业因受金融危机及产品出厂价格较低影响导致经济效益低,呈现出总体效益指标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除此以外的行业经济效益处于上升态势,但除电力行业外,其他行业赢利水平仍然偏低。
1、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增长缓慢。
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8.96,同比提高3.46个百分点。在构成规模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的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7.35%,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资本增值保值率为119.77%,同比下降37.7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2.51%,同比增长0.2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3.89次,同比上升0.3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69%,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0378元/人,同比增长13.2%;产品销售率为98.41%,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2、亏损企业亏损面加大
1-6月,全市规模工业亏损87家,同比增长8.75%,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2145万元,同比增长35.96%。仅湘维公司上半年亏损就达3896万元,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的32%。全市15个行业增亏,仅8个行业实现了减亏。
上半年亏损企业户数、亏损额走势(户、万元)
3、国有控股企业利税、利润呈下降态势。
上半年,全市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到6月未,全市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2256万元,同比下降0.34%;实现利税32534万元,同比增长17.28%。其中,实现利润13862万元,同比下降25.31%。湘维公司、辰州矿业两家国有控股的企业利润比同下降达13490万元,下降83%
4、八大产业利税、利润总额下降
1-6月,我市八大产业实现利税83176万元,同比下降6.59%。占全市利税总额的94.87%。其中: 实现利润36596万元,同比下降10.5%。占全市利润总额的95.83%。
上半年八大产业利税利润完成情况(万元)
产 业
利 税
增长
占规模工业比重%
利 润
增长
占规模工业比重%
1、电力
27206
163.4
31.0
12456
915.7
32.6
2、竹木
8335
4.4
9.5
3177
-8.3
8.3
3、医药
741
-39.0
0.8
174
1695.9
0.5
4、食品
9817
54.1
11.2
4892
29.4
12.8
5、矿冶
19859
-43.3
22.7
10329
-44.1
27.0
6、建材
12151
-3.9
13.9
6027
-14.0
15.8
7、纺织
-2910
-152.4
-3.3
-4542
-363.8
-11.9
8、化工
7976
-19.5
9.1
4084
-21.6
10.7
合 计
83176
-6.6
94.9
36596
-10.5
95.8
5、大中型企业效益下降明显,重工业增长缓慢。
1-6月,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797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1.09%,同比增长15.8%,实现利税23691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27.02%,同比下降91.76%,实现利润8515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22.3%,同比下降77.71%。1-6月,全市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8670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9.66%,同比增长8.48%,实现利税 76788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87.59%,同比增长3.69%,实现利润37179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97.36%,同比增长8.37%。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企业总体规模不大,骨干企业较少,对工业经济效益的支撑较弱。我市的工业经济效益依然靠少数大中型国有企业支撑,大部分盈利企业处于微利状态,起主要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较少,盈利大户缺乏。1-6月,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仅有7户,占盈利企业户数的1.7%,盈利额却达到38.3%。这些企业一旦出现效益下降,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将全面下滑。虽然一些行业通过改组、技术改造,生产集中度有一定提高,但规模仍然普遍偏小,生产集中度水平较低,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间的产业链条不紧密。这些因素制约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也难以对相关产业产生带动作用,从而影响到我市工业经济效益发展。
2、部分行业产品价格走低,销售困难,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1-6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我市主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品、水泥、化学纤维、化工产品等产品价格都有所降低。产业链下游厂家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倒闭或者限产,市场进一步萎缩,造成我市工业产品销售困难,部分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坚持不裁员,在困境中坚持生产,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大,产品盈利空间被挤压。同时部分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幅度过大,生产速度放慢,甚至处于停工待料状态。市场空间压缩,销路不畅,产品销售难问题,已经会对我市的工业企业正常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3、高能耗行业所占比重偏高。1-6月,我市铁合金冶炼、水泥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造纸等重点监控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共197家,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4%,完成利润总额13780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6.1%,同比下降57%,远高于全市的6.86%.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增加了我市节能降耗的压力,同时由于国家实施限制性产业政策,对能源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强及行业准入政策的调整,这些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
三、建议
1、抓好企业融资。企业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一大问题,解决企业融资难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建议构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立贷款担保体系,为企业融通资金提供担保。鼓励企业以增资扩股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而摆脱企业资金短缺危机,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2、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面对产品市场萎缩,价格回落,利润空间下降等严峻形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用成本的节约弥补市场损失,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的控制,节能降耗,消除不利的影响,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企业增效。
3、加快科技创新,向科技要效益。数据显示,我市规模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仅为1.82%。我市绝大部分企业缺少科技开发人员及团队。政府要引导加强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提高企业科技文化素质,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培养企业自己的科研团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科技进步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开拓创新,开发符合市场新产品,拓宽盈利空间;突出发展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工业企业,以科技拉动效益。
4、各级政府要切实搞好协调服务。扎实开展好“企业服务年”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短缺、产品销售、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打击涉企业不法事件,杜绝和遏制扰乱企业周边环境的滋事事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