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0-29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第22期
(总第383期)
怀化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较好,1-8月产销率达到100.09%,完成产品出口交货值 1.02 亿元,同比下降40.1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51.59%,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积极变化,轻重结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
一、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提高。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9.99%,与上年同期比较增长26.73%。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1.64%,同比提高 1.41 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35.95%,同比提高110.68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22% ,同比下降3.17 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81次,同比加快 0.42 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2.77 %,同比提高 0.23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43024.35 元/人,同比增加 22.35 元/人;产品销售率为100.09 %,同比下降0.2 个百分点。
2、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1-8月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05 亿元,同比增长46.11%。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82亿元,同比增长35.07%;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22亿元,同比增长50.22%。重工业占全部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4.95%,比轻工业高49.9个百分点,增速比轻工业快15.15个百分点。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增速最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73亿元,同比增长57.06 %,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6亿元,同比增长26.03%。小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73 %。
3、利润大幅提高。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利润 0.61亿元,同比增长96.58 %;重工业实现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43.75%。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实现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8倍;集体企业实现利润0.05亿元,同比扭亏增盈0.02亿元;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利润 0.05亿元,同比增长46.67 %;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18倍;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实现利润0.02亿元,同比增长25%。
4、应交税金持续增加。1-8月全市规模工业应交税金为5.2亿元,同比增长32.3%。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应交税金1.17亿元,同比增长18.21%;重工业应交税金4.03亿元,同比增长37.03%。分经济类型看,应交税金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有限责任公司1.92亿元,同比增长42.26%;私营企业1.89亿元,同比增长43.71%,国有企业0.94亿元,同比增长27.51%。分行业看,贡献大的行业是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2亿元,同比增长19.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91亿元,同比增长65.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65亿元,同比增长31.3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4亿元,同比增长43.58%。
二、当前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1、亏损企业亏损面减小而亏损额持平。1-8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有53家,同比减少17家,亏损面为11.73%,同比回落 3.76个百分点,但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62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
2、部分行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火力发电的效益状况有明显下滑的趋势。1-8月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亏损0.09亿元,同比增长135.5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亏损0.08亿元,同比增长247.28%;火力发电亏损0.17亿元,同比增长78.52%,我市的火力发电行业亏损主要受辰森综合利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影响。该也今年亏损1564万元。
3、企业应收账款下降、产成品略有上升。1-8月,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净额8.99亿元,同比下降17.64%;工业产成品资金8.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
三、对策及建议
虽然今年1-8月我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差距较大,经济效益总体提升幅度不快。因此,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转变增长方式,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
1、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扶持发展地方工业,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原材料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开发竞争性强的工业产品。
2、加强内部管理,节能降耗,控制成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的控制,节能降耗,消除原材料涨价因素的影响,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工业企业增效。
3、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大亏损企业的扭亏力度,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力保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