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统计局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怀化统计

2007年1-4月规模工业生产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07-06-29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06

(总第367期)

怀化市统计局          00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20071-4月规模工业生产情况分析

今年,怀化市委、市政府继续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工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企业改革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市规模工业呈现增长势头。1-4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7.0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4月份完成增加值9.75亿元,同比增长17.61%

一 、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

1、轻工业生产增速快于重工业。

14月份全市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18亿元,比上年增长 16.2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3.31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69个百分点。

2、县属企业生产快于省属、市属企业。

1-4月中央、省、市属企业28家完成增加值9.90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6.56%。其中: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4%;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1亿元,同比增长8%;市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3亿元,同比下降1.1%。县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7.19亿元,同比增长24.1%

3、行业对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拉动作用明显。1-4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分行业来看:我市工业32个大类行业,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大的行业有7,分别是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90666万元,同比增长15.5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26650万元,同比增长1.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24083万元,同比增长25.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17776万元,同比增长21.64%、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15980万元,同比增长11.14%、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业完成14737万元,同比增长29.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16913万元,同比增长14.13%。这7个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6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76.37%

4、工业产销衔接稳定在较高水平。

14月份累计产销率为100.19%,较上年同期提高0.2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

今年雨水偏少,我市电力行业增加值占全市38%,是一种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工业结构。据气象部门信息,今年我市降雨较正常年份偏少。从1-4月工业调度情况看,我市五强溪等3个主要电站因水库来水不足,发电量下降。仅五强溪电站4月发电量较去年同月下降45%。几个主要电站占全市增加值总量约四分之一,雨水的影响举足轻重。

2、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

1-4月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县来看:3个县增长速度低于平均速度,分别是沅陵完成90728万元,同比增长11.75%;溆浦县完成27683万元,同比增长10.82%;会同县完成5373万元,同比增长14.01%;.10个县增长速度高于平均速度,分别是鹤城区完成22964万元,同比增长18.12%;洪江区完成21240万元,同比增长19.87%;中方县完成9961万元,同比增长24.7%;麻阳县完成5117万元,同比增长23.2%;芷江县完成19358万元, 同比增长20.78%;靖洲县完成9149万元,同比增长34%;新晃县完成10832万元,同比增长27.58%;通道县完成3867万元,同比增长21.19%;辰溪县完成16704万元,同比增长20.14%;洪江市完成16542万元,同比增长35.98%.增速最高洪江市与增速最低的沅陵县相差24.23个百分点。

3、价格指数对我市产值速度影响较大

1-4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105.59%,由于产业结构的影响,1-4月全市价格总指数达107.3%,高出省平均1.71个百分点。我市主导产业价格指数均超过100%,电力生产价格指数为104.56%:农副食品加工业为108.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103.61%;竹、木材加工加工业为104.1%;特别是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业产品价格指数达到140.69%,由于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增加值达2.67亿元,若不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3.94%,可剔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1.38%

三、建议

  1、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继续加大“工业强市”力度。“工业强市”战略带动了全市工业的整体发展,我们要按照省党代会的精神,不拘一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通过跨越式发展,在高起点上加快工业化进程。

2、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明显不适应新的经济增长环境。要坚持有进有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方针,加大力度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潜力、有效益的企业做强做大,做好资源与行业的整合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能力。
3
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目前工业企业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人才、运输等方面,各县(市、区)要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