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统计局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怀化统计

职工工资总额稳步增长 收入差距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05-05-10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怀化统计第10期

2005年一季度,我市职工工资总额继续增长,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在:

职工工资收入总额增长、人均工资上升

职工工资总额继续增长

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总人数为232195人,比上年同期下降0.4%;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6357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294万元,同比增长9.1%。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51048万元,增加4795万元,同比增长10.4%;集体单位4198万元,减少166万元,同比下降3.8%;其他单位8324万元,增664万元,同比增长8.7%。

在全市工资总额中国有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市国有单位在我市劳动就业和职工收入的主渠道作用,仍是我市财富和税收创造的主体。另一方面,亦反映出我市其他经济成份的发展,但其发展仍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2、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又有新的提高

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的月人均工资9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1元,增长11.6%。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为1013元,增124元,增长13.9%;集体单位职工月人均工资828元,增85元,增长11.4%;其他单位职工月人均工资823元,减6元,下降0.7%。

国有单位人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垄断行业如金融、信息、计算机软件业、电力等单位人均工资水平仍有增长;二是因正常晋级增加及补发工资,拉动了职工人均工资水平的提高。

集体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增长的原因是:我市各县市区粮食系统实行改制,在岗职工人员减少较多,因此带动了全市集体单位职工人均工资水平的提高。

其他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减少原因是:近年来由于我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使得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劳动报酬增加,但平均工资与去年同期比有所下降。

二、我市工资收入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二十个行业中,从国有单位看:我市一季度在岗职工的月人均收入由高到低超过全市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的行业依次为: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民民服务业。

2、各县(市、区)职工人均工资虽有增长,但大部分县市区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季度,我市13个县(市、区)职工人均工资达到900元以上从高到低依次为:溆浦县、新晃县、鹤城区、中方县、会同县。其余县市平均工资均在900元以下。溆浦县今年人均工资高主要是因为:工资发放到位。实际上大部分县市的职工人均工资都低于本市的人均工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县域经济不发达,县区经济缺乏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制约了县区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根本解决县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职工的人均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3、支柱型企业少,企业职工工资下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一些企业效益下滑,涌现出一批下岗职工,目前下岗职工主要集中体现在国有企业单位上,一季度全市国有企业离岗职工占全部离岗职工的二分之一,并且全市拖欠职工工资也集中体现在企业上。

三、几点建议

(一)       建立正常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推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建立适应不同群体的工资增长机制是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的重要一环。

(1)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其分配原则是依照经济效益而定,且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各行各业的工资指导线,但指导线对企业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如何保证企业分配制度的有效执行,应从以下两方面建立约束机制。一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利益所得和职工工资增长之间要形成密切制约的联动关系;二是要制定鼓励企业增加职工工资的制度,确保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随本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加。

(2)公职人员的工资。对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公职人员而言,工资水平也应视各级地方财政状况适时地进行调整,不为其它因素所左右。我们既要有调资的高度统一性,保证公务员整体工资水平的提高,又要有调资的相对灵活性,鼓励各地的积极性。

(3)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制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其主要作用是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待遇。当前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如一些先进市州,应及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要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近年来,个体私营、其它经济类型已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但随之而来的劳资纠纷和拖欠工资现象大量增加。要加强对弱势一方的保护,营造公平分配环境,使劳动者勤劳致富的愿望得以实现。

(二)促进平衡,缩小市州间、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居民收入的全面提升。它既包括总量上人均收入水平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整,不断扩大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目前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千方百计增加低收入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工资水平较低的要依托本地市的优势,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

随着我市对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全市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会逐渐减少,企业对全市工资整体水平增长拉动作用会增强,还有国家的一次增资政策,我市工资收入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会带动全市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