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8 10:09 信息来源:怀化市水利局办公室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三大攻坚战中、在防汛抗旱保卫战中、在各种急难险重处置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克难,实干为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和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的巩固提高、水利建设、河长制等工作,得到了部、省里的充分肯定。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行业扫黑除恶工作得到了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6督导组、水利脱贫工作得到了水利部专题调研组的高度评价,我市跻身全国水质最好的30座城市。最近,绍业市长在水利厅衔接工作时,学毛厅长和厅领导一致认为:怀化水利工作是全省最好的之一。我局已连续4年为系统年度考核全优。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稳扎稳打,防汛抗灾夺取全面胜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副处级事业单位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今年防汛队伍基本不动,劲头不松,水利人更加聚焦主业主责,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迎战了13次强降雨,确保了今年防汛抗旱未跨一库一坝,无人员伤亡的工作目标。汛前,修复水毁水利工程275处,排查整改水库隐患26处,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中型以上水库和坝高30米以上的重点小(I)型水库开展了安全隐患核查工作;投入经费609万元,完成了县级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山洪雨水情监测站点、高清视频监控的运行维护。6月21至23日,实施流域重点水库和骨干电站防洪调度,实现溆浦县深子湖水库、金家洞水库分别削峰51.1%、9.5%,共计拦蓄洪水1332万方米,减少溆水溆浦河段超警幅度约0.7米,有效减轻了溆浦县城和沿河城镇防洪压力;沅水干流与辰水错峰3个小时,降低辰溪县城洪峰水位约1米,将损失降到了最低。7月6日至14日,通过省、市联合调度托口水库,预泄腾出库容4.49亿立(为设计防洪库容的1.9倍),同时调度洪江、三角滩、牌楼等电站,错峰1100 方/秒,确保了洪峰安全过境洪江区,被省厅专门发文通报表扬。7月旱灾期间,应急送水人口3.71万人,日送水125车803吨。
2、突出真抓实干,水利脱贫攻坚步步为营。在前三年投资12.54亿元(其中,中央、省投资2.72亿元),完成安全饮水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96亿元(其中争取上级投资1.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1.76万人。各县区人民政府相继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大力开展管护技术人员培训,共培训县乡村三级维修、制水、水质监测等技术岗位人员3856人次。云南宣威农村饮水工程问题曝光后,我们第一时间按照国甫书记指示要求,扎实开展饮水安全“回头看”,市本级排查整改问题45个,有效消除了农村饮水安全“盲区”。同时,按照“计划、项目、资金”三优先的原则,争取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水利项目建设,红岩大型泵站群更新改造、新建冬瓜冲小(1)型水库、1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综合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全面推进。
3、狠抓问题整改,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圆满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绿盾行动”、黑臭水体整治等交办任务16件;狠抓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排查水保违法项目311个,立案查处6个,依法开出了全市第一张重磅罚单,对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处以罚款73万元;狠抓入河排污口环保突出问题整治,全面完成整改并销号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认定任务9个;对涉水违建别墅进行拉网式清查整治,排查整治违建别墅13个;狠抓小水电清理整改,县市区综合评估报告、576个电站“一站一策”方案编制全面完成。目前全市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48个重点河段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确保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4、力推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促全市稳增长。2018—2019年秋冬春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1.91亿元(其中,中央、省投资7.89亿元),实施项目138个,超额完成建设任务。今年来,全市已争取中央、省水利专项资金8.66亿元(预计到年底可突破10亿元),目前总体建设进度达到81%,带动全市水利年度工程投资规模超过30亿元,对拉动相关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扩大有效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领域。同时,我们按照部里“强监管”的要求和国甫书记要加强水利工程严管的要求,开展了“两清理一整顿”( 清理水利资金、清理水利工程招投标,整顿规范水利建设市场)活动,坚决打击了一批围标串标、干扰水利建设市场的行为,果断取缔了水酿塘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施工招投标第一中标候选人资格。
5、全力争先创优,河长制继续全省领先。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共巡河17.27万次,市县两级解决各类涉河问题609个(其中,上级河长交办问题14个)。全市共设立“村级河长工作站”、“村级河长办”1072个(其中,5个县实现了全覆盖),推动了河长制工作“关口前移”。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完成224个“四乱”问题的整改及销号。各县市区均将河道保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市设立保洁员岗位的行政村达2451个。现场制止和处理各类违法行为463次,查处水事违法案件35起,责令停止违法行为33起。“一河一警长”全面建立落实到位,公安部门共立案20起涉水案件,打击违法犯罪人员27人。河湖划界工作完成划界方案编制审查和公示,由各县编制的148条河道方案已完成。6月初,在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河长制工作总结评估检查中,我市取得了初评分100分的好成绩。
6、全面筑牢防线,水利安全生产持续向好。深入开展水库汛前安全隐患核查、水库建设与管理三年行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水利建设质量飞检与考核、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治理、水利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81次,出动3349人次,检查水利行业生产经营单位1358家,排查并跟踪整改安全隐患406处,确保了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与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工作目标。
7、抓班子带队伍,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始终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共梳理形成问题清单69个,目前已整改完成41个。结合水利行业特点,赴溆浦向警予纪念馆和深子湖水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为主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水利系统共摸排问题线索54条,其中由市县公安机关立案调查11条,主要涉及非法采砂、非法占用河道、破坏水利工程、阻碍水利项目建设等。深入开展信访问题化解攻坚,解决各类信访案件187件,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投入不足水利建设依然滞后。怀化属武陵山特困片区的农业大市,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量大,且地处偏僻,相对缺乏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自“十二五”末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以来,尽管在国家开展脱贫攻坚战役的大环境下,国家和上级对怀化的投入仍有所缩减,在投入不足水利建设长期滞后旧账难平的基础上又添新愁。
2、水利建设地方配套依然压力很大。怀化是武陵山特困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最多地区,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由于市县两级都属“吃饭财政”,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十分困难,尽管我们千方百计筹措水利建设资金,但距离群众的迫切需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3、水利建设管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水利短板依然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瓶颈。怀化水利工程的建管、使用和保障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后管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怀化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5107.2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53%,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5.82%;怀化是洪旱灾害多发易发的地区,我市地处山区,境内水系密布,洪水来得猛去得快,洪旱灾害频发,防汛抗旱任务艰巨,水利防灾体系和整体能力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0年工作打算
1、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发展总基调,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十六字”方针,按照“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续建推进一批、验收投产一批、处险销号一批”的思路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2、目标任务。完成水利投资24.0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8.86亿元,省级资金2.72亿元),继续改善农村饮水人口现状11.24万人,新建水库1座,加固病险水库(水闸)44座,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66公里,河道疏浚45公里、渠道疏浚防渗89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平方公里,改善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1.7万亩,新增供水能力1504.4万立方米。
3、推进措施。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重点抓好水源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防洪减灾体系、生态水利等“十三五”规划水利项目的推进实施;重点抓好怀化市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㵲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重大水利补短板项目前期工作,储备更多优质的重点项目;重点抓好十四五水利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水利行业监管。继续推进河长制工作走在前列,强化江河湖泊监管;落实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监管;以消除水库安全运行隐患、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机制为重点,强化水利工程监管;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强化水土保持监管;聚焦事中和事后监管事项,强化水利政务监管;全面从严从实,强化水利资金监管。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行业能力建设。继续扩大水库安全运行“五个一建设”经验成果,进一步健全水工程调度防灾减灾运行机制;围绕节水行动、河长制、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水利“放管服”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现节水有偿转让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水资源;积极探索行政审批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