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2016年怀化市水利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6-05-31 14:28 信息来源:怀化市水利局

2016年是实施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关键之年。怀化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践行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一个目标、提升四项能力、落实四大措施”,为推进“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一、实现一个目标

全市水利工作总体目标是:以水利项目大建设,推动水利事业大发展,实现水利行业地位大提升。具体是:完成水利投资42.5亿元,完成劳动工日4790万个,完成土石方6700万立方米,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355座,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82.9公里,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33.8万人,修复水毁水利设施3489处,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2个、小农水重点县和项目县建设7个、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4万处,实现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新增中小水电装机容量7840千瓦。

二、提升四项能力

1、提升灾害防御能力。一是开展水库除险加固。投资2.18亿元,完成通道晒口、新晃狮子岩、芷江春阳滩等3座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年度建设,完成8座小(1)型、5座重点小(2)型、339座一般小(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辰溪枫香塘和麻阳火马坪小(1)型水库建设。二是完善城市堤防工程。投资1.47亿元,继续抓好舞水怀化市城南工业区岸坡整治、怀化工业园二片保护圈及10个县市区城市防洪工程,新建堤防、护岸19.8公里。三是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投资1.39亿元,完成8处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63.1公里。四是夯实防汛抗旱基础。投资1.73亿元,修复水毁水利工程3489处,完成13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思想,狠抓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加强防汛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强化流域水库调度和蓄水保水,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巩固县乡抗旱服务组织,确保2016年度防汛抗旱目标全面实现。

2、提升服务民生能力。一是加快灌区更新改造。投资0.54亿元,实施溆水大型灌区、黄土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红岩大型泵站群更新改造项目。抓紧做好舞水大型灌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完成规划修编、批复和可研报告编制任务,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二是狠抓“五小”水利项目。投资1.72亿元,开展7个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县建设与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项目。积极整合涉农水利资金,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力争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4万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三是突出农村饮水安全。投资1.7亿元,解决33.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全面启动122.11万规划外农村人口的饮水解困工作,同时加强市本级和12个县市区农村安全饮水水质检测中心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四是加强年度水电建设。投资1.2亿元,抓好年度中小水电站续建和5个农村水电站技术改造项目,新增中小水电装机容量7840千瓦。按照《怀化市水电站安全生产年检管理办法》的要求,扎实开展水电站安全年检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3、提升生态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水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怀化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等6个重点规划的编制工作,突出抓好水质监测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做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加快依法治水进程。以“碧水青山蓝天”工程为统领,大力推进水利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强化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完成全市第二轮砂石资源有偿出让任务,扎实开展河道保洁工作,不断开创人水和谐新局面。三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围绕“三条红线、四项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取用水管理、用水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和节水管理,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和结果运用,严防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四是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投资0.28亿元,开展沅陵、溆浦、辰溪等县3处水保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

4、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统领,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全力抓好城市水利、水利扶贫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项目筛选、储备和申报,加强向上汇报、对接和跟进,为争取上级投资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向上争资、地方投资、市场融资、群众筹资等多元互补的水利投入机制。尤其是要加强水利投融资平台建设,运用PPP等建设模式和国家抵押补充贷款(PSL)政策,以项目带动银行贷款、以政策撬动民间资本、以规划整合部门资金投入水利建设。三是强化建管并重。严格水利项目各环节监管,狠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改,杜绝水利“豆腐渣”工程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进一步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四是推动改革创新。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水利系统自身能力建设、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江河管理与保护、水利工程确权发证等方面的探索调研和改革攻坚,推进怀化水利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三、落实四大措施

1、转思路,适应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利工作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现实挑战。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理念的创新切实推动工作的创新。一是要适应大战略理念。怀化既是全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格局中,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和建设沪昆高铁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桥头堡,又是国家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水利部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自觉服从、服务于这一战略布局。二是要树立大发展理念。要牢固树立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经营理念,围绕大战略,推动大发展,实现大突破,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好水利部门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参谋、编导、领唱和指导作用,不断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三是要强化大生态理念。要把生态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2、抓项目,实现大突破。怀化要建设五省周边生态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先行;怀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利工作必是重头戏。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要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亮点,以项目建设的突破努力实现水利工作的突破。一是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即在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抓好太平溪生态水系建设引调水工程、舞水大型灌区建设、怀化城区应急水源工程等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十三五”期间全市水利项目建设。二是要抓大不放小,抓出怀化特色。即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抓好事关民生的农村供水、“五小”水利、村级小产业配套等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和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三是要带动其他项目,实现全面突破。即在抓好两头的同时,带动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农村水电站技术改造、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推动全市水利项目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3、强管理,推动大发展。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要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措施、强化考核问责入手,扎实做好管理文章,不断提升全系统的学习力、创造力、推动力、执行力,以管理的提质全面推进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加快建立“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平台,干好事的有地位”的干部培养和人才选拔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业绩一流”的水利干部队伍。二是要完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水利发展要求的教育、管理、激励、监督、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倒逼、岗位责任、服务承诺、政务公开、考核问责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制权、干事。三是要强化考核问责。按照年度水利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要求,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加强督促检查和协调调度,严格考核问责和奖优罚劣,确保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严作风,树立新形象。当前,水利建设的廉政风险逐步加大,同时中央又对作风建设和反腐工作抓得更紧。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加强问题整改,改进工作作风,以自身形象的提升不断促进行业地位的提升。一是要筑牢思想防线。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加强廉政教育、日常管理和监督提醒,增强廉政意识、风险意识、自律意识,自觉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二是要加强问题整改。抓住水利项目审批、计划安排、工程建设、质量管控、资金拨付、行政执法、资源转让、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确保水利系统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干部安全。三是要持续改进作风。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始终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树立水利行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