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文明创建

财政资金为何被打入企业“冷宫”

发布时间:2018-03-20 17:50 信息来源:县市区报送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加,一些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国有企业得到的财政补助资金也随之增加。笔者近期在对一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国有企业进行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近几年该企业通过申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财政补助的资金(或财政借款)上千万元,但因项目不能全部或部分实施,大量的资金被长期“冷冻”在账户上,无人问津。直到这次审计组进驻才将打入“冷宫”多年的近600万元财政资金解救回财政,恢复生机。

被打入国有企业“冷宫”的财政资金是怎么形成的:

一是通过申报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获得的专项资金200万元被“冷冻”近4年。2013年4月县财政拨付该公司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专项资金400万元,项目建设仅用200万元,截至2017年12月该专户存款结余200万元长期被“冷冻”闲置。

二是通过厂房改扩建项目申报的国债专项资金85万元被“冷冻”6年。1999年该企业以厂房改扩建的名义,向县财政申请国债专项资金500万元,但项目并未实施,该企业已陆续归还了400多万元,至2011年专户账尚有结余85万元长期“冷冻”闲置。

三是通过新建厂房项目申请财政借款300万元被“冷冻”4年有余。2012年11月县委常委会会议决定,由县财政给予该企业新建厂房项目借款支持300万元,用于项目方案设计、征地拆迁、土地报批等前期费用。2013年3月县财政局与该企业签订了《借款合同书》,约定还款日期为2013年11月30日前一次性归还借款。但该项目并未实施,借款300万元多年被企业打入“冷宫”闲置。

财政资金长期被该企业“冷冻”的原因:

该企业的财政资金为什么长期被“冷冻”闲置,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这些被企业打入“冷宫”的财政资金均为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企业想用其他项目替代未实施的项目,但苦于没有恰当的项目顶替,想用而不敢,只好“冷冻”在账户上;

二是该企业因具有公共服务职能,提供的产品涉及千家万户,在县城又具有垄断性,与其他竞争性企业比较具有得天独厚优越感,企业为政府做了一些公益性事项,以为享受财政拨款理所当然;

三是企业领导缺乏法律意识,认为到了企业的财政资金,就是企业的自有资金,根本就没有主动按规定偿还资金意识,

闲置浪费财政资金就是违纪违规的意识;

四是因财政部门对拨出(借出)的资金疏于跟踪监管,造成拨入(借给)该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闲置多年,无人问津,造成企业从主观意识上认为财政给的资金就是企业自有资金的假想。

如何让拨入国有企业的财政资金释放活力,发挥使用效益:

一是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财政部门拨入企业的财政资金均是具有专项用途的,必须按规定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财政部门应加强财政资金的跟踪监管。项目发生变更应要求企业按规定履行变更程序,项目不能实施应及时收回资金;

三是地方政府应健全国有企业使用财政资金绩效考核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定期对国有企业使用的财政资金绩效进行考核,对滞留闲置、损失浪费等财政资金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芷江侗族自治县审计局 唐英君

201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