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8 17:27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办公室
2019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进落实“六稳”工作部署,促进做好稳增长等各项工作,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更好发挥审计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加快推进“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审计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更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着力加强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把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贯穿审计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重点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5个“百亿工程”、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情况,特别要关注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等情况,严肃揭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推动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今年继续采取市局统一组织,对芷江县等4个县市区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按季度完成。
(二)着力加强三大攻坚战相关项目和资金的审计。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组织开展金融审计,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风险防控等情况,及时反映违规变相举债、信贷资金“脱实向虚”风险等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聚焦精准脱贫,继续积极开展省建工集团在我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跟踪审计,对溆浦、沅陵、麻阳、通道4个今年计划脱贫摘帽县的扶贫资金进行督查,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以及扶贫领域骗取套取、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促进巩固脱贫成效。聚焦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等情况,促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环保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三)着力加强财政审计。积极适应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端口前移的要求,推动财政审计的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效益拓展。着眼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全面深化财政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收入质量及真实性、预算收支的完整、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转移支付健全完善、专项资金统筹整合、财政存量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公共性、普惠性以及使用绩效,促进财政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保障政权运转、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进一步加大对有关作风建设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今年市本级计划对市委党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看守所等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
(四)着力加强政府投资审计。严格落实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审计署、省审计厅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合同事先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不能以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不得违规干预、插手审计对象的合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在规范和完善投资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政府投资的立项审批和计划下达、资金使用和建设管理、土地环保和投资效益等情况,着力反映投资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损失浪费以及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提高公共投资绩效,更好地发挥投资审计在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的积极作用。
(五)着力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要求,完善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方、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等情况,促进领导干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严肃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着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六)着力加强民生审计。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农、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强审计监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市局计划对市本级工伤保险基金和环保专项基金开展专项审计。
(七)着力加强国资国企审计。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和省审计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强化国资国企审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兼并重组、瘦身健体、“处僵治困”、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发展潜力、风险管控和内部管理等情况,推动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维护国有资本安全。
二、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八)加快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坚持“统一规划、两级部署、以用为本”的原则,严格落实审计署《金审工程三期项目重点任务实施方案》要求,抽调技术骨干到省审计厅参与金审工程三期数据资源建设。
(九)扎实开展大数据审计。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积极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提高运用大数据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抓好人才引进,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推进大数据分析团队建设,培养既懂业务又懂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
(十)强化数据采集和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和定期报送机制,提高数据报送质量,打牢数据应用基础,努力实现审计机关与主要一级预算单位财务业务系统联网。加快推进数据标准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数据储存和管理能力。
(十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保密网络系统的管理,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严格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
三、推进管理创新,努力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十二)着力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各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做好地方各级审计委员会组建、文件起草、会议筹备等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全市审计工作统筹,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适时建立县市区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每年向市局党组述职报告工作制度,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十三)全力推进审计全覆盖。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确定不同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和组织管理模式,科学编制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和年度计划。整合和优化各类审计资源,坚持上下联动,着力构建全市审计“一盘棋”。完善和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着力构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三大平台”,加大对各专业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审计成果共享,积极探索“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十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认真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建立健全内审机制,整合内审资源,统筹内审力量,加强内审成果运用。积极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开展审计。
(十五)扎实推进审计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意见。坚持客观求实,恪守审计权力边界,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完善改进审理方式,强化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规范审计报告出具、审计决定下达、案件线索移送等事项;强化质量检查,进一步完善优秀审计项目评审办法。
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十六)强化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有效推动全局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细落实。继续开展“铸就忠诚卫士、打造审计铁军”为品牌的“三学三争”党建主题活动和拓展局机关“四个一”活动,切实提升审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和审计业务工作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庆祝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把学习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审计实践中。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引导审计干部增强宏观视野、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加强对形势任务、方针政策及政治经济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着力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大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氛围,培育审计干部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敢于担当的进取意识,引导审计干部积极探索创新审计理论、创新审计制度、创新组织方式、创新技术方法。着力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建设学习型审计机关,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实战训练,持续培养审计干部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十八)强化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意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动全市审计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好。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弘扬立说立行的作风,对党组确定的事项和领导交办的工作,立即行动,不懈怠、不迟滞、不推脱。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执行全过程。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强化干部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协调解决干部职工困难。继续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着力做好党风廉政、综治维稳、安全生产、三城同创、信访、计生、保密等各项工作,力争先进。
(十九)强化纪律和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和五届市纪委四次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全市审计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教育管理,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党组书记认真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成员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遵纪守法,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廉政记录本等廉政制度;严格执行审计署“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以及省委新“约法三章”,认真落实全省审计机关“两个必须”“四个严禁”的纪律要求。严格执纪问责,抓住“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依法依纪依规处理审计干部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夯实审计事业行稳致远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