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10:01 信息来源:怀化市司法局
2024年,怀化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省司法厅的精心指导和市委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改革与法治,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围绕服务保障怀化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创新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涌现诸多新亮点。
一是法治统抓职能明显强化。健全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上肩、措施得力、成效落地。推动法治议事协调机构实体化运行。坚持法治怀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制定下发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完善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市县两级法治统抓机构召开各类会议6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法务区建设等重大工作。压紧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推进学法、述法“两个全覆盖”走深走实,制定《怀化市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中述法办法》,市委书记许忠建亲自点评市本级现场集中述法对象,推动1132名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或书面述法。全市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座73场、专题学习会200余次,其中市委、市政府开展专题法治学习各2次、4次。持续擦亮法治督察这柄“利剑”。圆满做好中央法治督察组来怀督察配合协调工作,坚持中央省市法治督察三级联动,推动解决柔性执法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法务区建设、把法律服务团队建在产业链上、涉企执法检查等4项工作得到中央督察组充分肯定,并吸纳到中央法治督察反馈报告中。省内首创“法治督察+党委巡察”工作体系,推动督察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整改。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明显提质。创新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应诉三个专题调研为切入口,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份,查摆问题60多项。谋划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形成“1+4”行动方案,高规格召开推进会,怀化日报头版头条对活动进行专题宣传解读,《怀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纪实》文章在湖南法治报头版头条推介。当好法治参谋。制定《怀化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办法》,主动参与处理恒大精装房补偿等房地产保交楼项目,为市领导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法律意见,全年审查涉法事务120余件,涉及项目和合同资金近15亿元。审查或清理规范性文件各47件、26件,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6支市级执法支队300多名执法人员下沉基层。落实中办国办《意见》,聘任48名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经常性监督,建立“码上监督”统一投诉举报平台有效处置问题线索60余条。首次发出《行政执法监督督办函》32份,以“个案纠正”推动“类案规范”。拓宽行政复议渠道。新收案件数量超去年同期43.6%,约为同期法院行政诉讼一审新收案件的两倍。与怀铁法院设立复议诉讼衔接窗口,利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机制,妥善化解文彪与麻阳县政府长达十多年的行政争议。
三是法治护航作用明显拓展。紧跟中心大局,持续释放厉行法治鲜明信号,不断丰富法律服务产品,助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聚焦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群众所思所盼,以“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回应社会法治需求,参与制定《怀化市平安建设源头治理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出台我市首部政府规章《怀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办法》。法治服务实体经济见行显效。把法律服务团队建在产业链上,成立12个产业链法律服务团队,参与链长招商引资活动,结对服务重点企业90家,开展免费法治体检等服务1800余次。规范涉企执法安商护企。持续推进怀化高新区和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双集中”改革试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双园区”“双集中”改革试点的市州。推行涉企执法检查扫码留痕等制度。开展行政复议护企专项行动,审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75件,为企业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四是基层治理底板明显加固。全力打好平安建设考评翻身仗,各项指标数据实现质的飞跃,均排在全省前列。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指导基层整改问题1106个;争取资金近600万元,分类建成省级示范所、模范所各13个,增加业务用房4000多平方米,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我市作为唯一代表在省厅有关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突出发挥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完善“三源”共治机制,以“四个一批”建强大调解格局,形成矛盾纠纷多元高效化解体系。一年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8万余起,系统案件录入数比去年增加1.9万余件,同比翻番。强化重点人员稳控。在13个县市区普遍建立监地协作、假释执行通知等机制,建成安置基地15个。常态化组织风险隐患排查,对24名重点对象采取稳控措施。市强戒所连续23年实现场所“六无”管理目标。强化律师行业规范监管。38家律师事务所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举办市律师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中国法学会捐助律所管理软件100件(价值100万元)。取缔法律咨询公司1家,取消4名法检岗位退休律师的退休待遇。
五是公共法律服务明显改进。坚持“法治为民”理念,高效优质办理各类案件3万余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探索“旅游+仲裁”“金融+仲裁”“知识产权+仲裁”等工作机制,建立金融纠纷“调解+仲裁+诉讼”实质化解制度,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仲裁作为金融合同解纷方式之一,仲裁标的额较去年增加40%。建立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承诺制等制度,1200余起案件“免证明”受理,法援案件数超年度任务17%。狠抓司法鉴定诚信等级评估,4家机构被评为A级,A级机构占比居全省第一。免费办理涉神鹤案件公证147件,减免公证费7万余元。圆满完成2024年度法考怀化考区组考工作,连续6年实现“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目标。
六是法治社会建设明显加速。坚持将法治社会建设与“一迎三创”有机结合起来,以法治力量助力保障“一迎三创”。配合市人大基本建成“宪法主题公园”,牵头承办“12.4”宪法宣传日主场活动。开展以案释法、律师讲法、短视频普法等线上法宣活动,“利剑护蕾 未爱护航”系列宣传片全网点击量达10万以上。推出“早安中方”“你好洪江”“法治会同 每周说法”等线上普法栏目,制作发布680余期。征集作品24件参加全省“‘湘’遇非遗,法治同行”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大赛,8件作品获奖,市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七是涉外法治短板明显拉长。谋划建设以涉外法治为特色的怀化国际陆港法务区,在上级转移支付缩减的情况下,争取到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金融部门等建设资金近600万元。目前装修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力争2月底前建成,建成后法务核心区总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涉外法律服务从无到有,北京市东友(怀化)律师事务所落户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与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怀化首支涉外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各产业园区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全年承接涉外案件3件,怀化涉外律所、涉外法律业务实现“双破零”。聘任23名涉外仲裁员,国际民商事仲裁力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