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鹤城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只问一个人“一站式”便民服务高效快捷

发布时间:2018-12-13 08:54 信息来源:机关党委

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只问一个人”“一站式”便民服务高效快捷

人民群众办事,最怕的一是被推来推去,哪个部门都不管;二是哪个部门都要管,一个部门完了又一个部门,没完没了;三是手续繁琐,等待时间长,一件事情办下来费时费力,等的黄花菜都凉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令人民群众苦不堪言;找多个部门办理,来回跑、拉锯战消耗了人民群众的耐心和信心。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各部门职责不清、职责交叉等现象的存在,是各部门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的现象的存在。

根据国家、省、市、区要求,加强人社部门行风工作建设,是目前工作重中之重,我中心积极落实简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报销流程,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于7月份成立了“一站式”结算中心,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扶贫特惠+医院减免+政府兜底”六位一体机制,从2018年7月1日起,实行贫困户人口在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一站式”即时结算,辖区外就医到“一站式”结算中心受理结算,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垫资跑腿”的负担,方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报销,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来之前想着怎么也要跑几趟才能办好,没想到,这里是‘互联网+‘一站式服务’,不到几分钟,我的报销手续就办好了,既省时又省心省力。”说这话的是家住鹤城区石门乡的李根,最近他在外省住院,当他从外地住院回来报销到各个部门跑,来回要2天时间,现在只要提交齐资料后到我中心“一站式”结算窗口及时办理好所有报销程序。

今年来,鹤城医保中心深入推进“互联网+一站式服务”,使更多事项只需要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也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只问一个人”,从而加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我中心为加强行风建设,简便了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程序,减少了城乡居民往年交费往返跑的现象,积极开拓进取,积极向各县市兄弟单位学习,与医保软件公司探讨,就微信交费问题多次沟通协调,同时与银行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微信缴费协调会,成功开通了手机微信缴费,得到上级部门认可肯定,同时得到了广大群众称赞。

针对群众办事出入“多门”,办事效率低、等实际,我医保中心按照集中、便民、高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以“窗口式”受理、“一条龙”办结为主要特点的“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大厅,并选派业务精、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干部为窗口工作人员,实行办公。整合项目把“互联网+“一站式”服务统一起来。坚持“应进必进”的原则,切实将各类涉农、惠民业务全部纳入“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实行“一门受理、集中管理、分别办理”,力争让群众在一处就能把要办理的事项办理完毕。同时,设立政策咨询台、一站式结算窗口1、一站式结算窗口2、业务窗口,基本医疗窗口等五个窗口,涉及区卫计局、基本医疗、民政、大病保险、特惠保等相关业务,实现服务事项进入大厅落实到位,让“一站式”服务真正统一起来,发挥应有功能。

窗口单位是政府的“脸面”。我医保中心着力打造便民贴心优质为民服务窗口,按照“业务划分、职能归并”的要求,整合所有服务窗口,在为民服务大厅悬挂为民服务事项及流程图,让群众充分了解办理程序和所需手续,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同时严格要求窗口办事人员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积极解决群众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群众办事“进一道门、一个窗口、一处审批、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最大程度服务群众;建立“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模式,将《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职责》等工作制度悬挂上墙,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办理时限,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的高度评价。

我中心所有服务窗口采取“互联网+“一站式”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百姓“办事难”得到有效缓解。按照“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要求,减少办事环节,做到权责分明、方便快捷,对不能代办的,一次性告知所需手续及相关材料,积极配合做好有关服务工作,确保“一站式”服务高效运转。为了让群众了解并通过“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办理事务,我中心及时给各乡镇下发了通知和便民服务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断增强“互联网+“一站式”服务的认知度。同时,我中心切实将办理事项的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报销比例、办结时间、办事项目等予以公开,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声问候传情、一份回复塑形和实行首问责任制,并结合医保中心实际,打破正常的上下班制,实行延时服务,使群众办事有求必应、随到随办。

8月截至日前,我中心累计为群众服务办理“一站式”结算670余次,群众满意度达98.5%以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鹤城区人社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