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农业技术

怀化市2023年福寿螺主要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3-06-09 15:01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福寿螺是一种水生软体动物,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一、福寿螺生物学特性

福寿螺食性广,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害水稻、蔬菜等作物,尤其为害水稻严重能咬断水稻主孽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造成减产,严重的可减产20%以上。每年4-6月、8-10月是成螺产卵和幼螺孵化盛期,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为害高峰期

二、福寿螺主要防控技术

针对福寿螺生命周期,要重点抓好越冬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一代成螺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一代的防治。可以综合采取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农艺防治措施。

1.农艺防治技术。消灭源。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流水进入田间。排水晒田根据初孵幼螺的抗性弱的情况,适时排水晒田,降低幼螺的存活率。同时,幼螺孵化盛期每亩撒石灰粉100-150公斤,可控制福寿螺为害。水旱轮作。在福寿螺的新发生农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实施水旱轮作,将水田改作旱田,结合深翻、晒田,使福寿螺缺水死亡

2.生物防治技术。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通过放养鸭取食幼螺,控制危害。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在水系中,可以放养鸭群,养殖中华鳖、青鱼等捕食福寿螺。

3.物理防治技术。稻田淹水后,通过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木桩、竹片等方式引诱福寿螺木桩、竹片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以每亩30~80根竹片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同时,对沟渠、池塘和农田进行人工捕螺摘卵,或结合农事操作捡拾成螺、卵块,并及时集中销毁

4.化学防治技术。防治指标:水稻秧田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蘖期3~4头/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防治药剂:6%的四聚乙醛颗粒剂、80%的四聚乙醛粉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等施药时期:移栽时施药,如螺害严重隔10天再施药1次。施药方法6%四聚乙醛颗粒剂每亩50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5~10公斤撒施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80%的四聚乙醛粉剂每亩6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