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03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
新晃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使肉牛、烤烟、中药材等七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快速发展,并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流转土地,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根据该县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合理布局农业产业,通过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集约利用闲置土地,使其不断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如烤烟基地建设方面:以扶罗、李树生产区为中心大力发展烤烟种植,老百姓以500元/亩的价格把地租给种烟承包人,种烟承包人租地后又以40元/天的酬劳返聘户主种烟,既促进了烟叶的规模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现代化烟叶工厂在扶罗的建立将大大提高烤烟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程度。又如中药材基地建设方面:公司与村、组签订20至30年的山地租赁合同。并由公司组织当地农户造林,按580元/亩或者40元/天的工资支付给参与造林的农户。目前,全县已流转农村耕地2.3万亩、荒山0.45万亩。二是企业主导,降低农民种养风险。重点构建企业和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互补双赢。如肉牛产业,依托嘉信、老蔡、小肥牛等骨干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工程、有机工程、放心工程大力发展企业主导式开发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四统一、零风险”,即由公司统一垫资提供“种牛”、统一为农户提供部分牛栏修建资金、统一按市场价就地收购育肥牛、统一签定最底保护收购价;零风险就是公司投放牛的增重部分收益归养牛户,育肥牛因疫病等意外损失由公司承担,养牛户不承担任何风险,这种模式深受群众欢迎。又比如,在优质稻基地建设上,依托振兴米业、宏达粮油等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施“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方式,走“企业+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基地建设。振兴米业在方家屯、李树等乡镇签订了1万余亩的优质超级稻种植合同,企业按高于市场价的15%回收农户种植的粮食,以此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项目的发展。目前,各涉农企业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各种模式发展产业,与1.3万农户直接开展了合作,建立肉牛养殖基地28个、种植烤烟9000多亩、龙脑樟1.2万亩,其他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三是协会参与,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并引导各种专业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生产组织程度的现代新型经济组织。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创办协会。利用企业拥有的技术、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专业合作社的集约化水平。如老蔡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了惠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品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品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销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促进规模养殖,提升科技含量,扩大养牛总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依托种养大户创办协会。如贡溪乡碧林村水稻种植大户龙平川牵头组建了贡溪平川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使过去分散生产、自顾自的格局改变了,协会成员可以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市场信息。现在该社承包236亩稻田进行珞优8号超级稻的种植,全部实现了机插、机耕、机收,其生产过程将全部按标准化进程进行生产。鱼市镇岩山村养牛大户张爱民等牵头组建了岩山顺发养牛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肉牛养殖,力争四年内肉牛发展突破1600头,实现收入300万元,拉动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并计划向长沙、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发展肉牛深加工产业。
[吴代英 张泉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