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01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
5月30日,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抗旱救灾现场,近千名干部群众干得火热朝天:挑土的村民你来我往堵溪设坝,铺设引水管道的干群顶热卖力,抗旱灌田的抽水机轰轰作响,电排灌站正常运作,久旱逢水的禾苗、烟叶“欢快畅饮”……面对严重旱灾,新晃3万干群全力以赴抗旱救灾,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去冬今春以来,新晃连续出现干旱少雨天气,今年1至5月该县降水总量为192.6mm,累计降水量创历史新低,已达到重旱气象等级。据了解,这次的旱灾,该县受灾农作物面积达10.5万亩,其中稻田6.2万亩不能按时栽插,0.4万亩已栽插的稻田全部脱水,4.3万亩旱作物无水灌溉,75600人生产生活受影响,51588人口、14299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出现饮水困难;31条溪河断流,15座水库干涸,27口骨干山塘及295口山塘干涸或接近死水位,直接经济损失2100万元以上。面对严峻的旱情,该县委、县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多次召开抗旱工作调度会,认真研究旱情,专题部署抗旱工作,全面安排春耕备耕,要求各乡镇及涉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农业生产“把脉就诊”。同时克服资金困难,调度资金200余万元抗旱救灾,并成立了党员抗旱救援队、民兵抗旱应急队、民兵抽水援助队等15个救灾队伍,深入受灾重点区域和乡镇,吹响了干群抗旱护农“集结号”。
县委、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五大家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联系乡镇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气象部门加大旱情分析和研判工作,加强对天气预测预报和预警预报发送;县民政部门突出抓好各种救灾物资的准备和发放;农业部门结合水源情况,指导群众补植改种;农科部门抽调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查苗情、查病虫情活动,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县水务局根据蓄水情况,及时调整粮、烟和经济作物用水布局,不断完善供水方案。
正在领取府发放的水泵的扶罗镇拱夫村舒中培书记告诉记者:“由于政府布置得早,发放了抽水灌溉机器,组织村民采取引水、抽水、车运等方式将现有的山塘小水窖全部蓄满水了。目前我们村800多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秧苗顺利下栽。但干得太久了,大部分蓄满水的山塘小水窖的水快要抽完了,农田受灾面积已慢慢上升到了40%。再不下雨,老百姓可就麻烦了。”
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及群众共投入各类抗旱资金1300余万元,启动提灌泵站60多处,出动机动抗旱设备1800台套,铺设临时引水管5000余米,出动送水车辆40辆次,修筑临时拦河坝(堰)100余处,1.9万余名农村群众、9000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及1.5万亩农田灌溉困难得到了解决。但目前旱情还在进一步蔓延,该县抗旱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红网新晃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