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14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
发展玉米生产是稳定我市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快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扩大玉米生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近日,市农业局下文印发2012年全市玉米生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市玉米生产工作以“扩面积、增单产”为核心,以集约项目、整合资源为手段,通过技术集成、高产攻关、典型示范,挖掘玉米生产潜力,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粮食结构,增加粮食总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2012年全市玉米生产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生产区域进一步突出,辐射带动一批玉米生产新区,主导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全市玉米生产面积达到120万亩,玉米平均单产达到320公斤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抓玉米重点生产区。以稳产高产为主要目标,做大做强以溆浦、沅陵、芷江、新晃等为主的杂交玉米重点生产区,辐射带动全市玉米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增收。玉米生产重点县市区要制定玉米产业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发展一批玉米生产重点乡镇、重点村,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二)抓玉米高产示范。2012年,我市将大力实施“万、千、百”高产示范工程,辐射带动全市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抓好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防治、统一田间培管和统一科技服务的“五统一”要求,重点抓好沅陵、溆浦等2个部级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二是创办省级玉米高产示范片。2012年,按照“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争取省厅在芷江、新晃、辰溪、洪江、中方等县创办6个省级玉米生产高产高效示范片。三是大力创办乡、村示范片。要求玉米生产重点乡镇、重点村都要创办一个以上的乡级千亩示范片和村级百亩示范片。
(三)抓新品种展示。目前我市玉米生产中品种多、乱、杂的问题比较突出,高产、高抗、适应性强的品种不多,为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从2012年开始大力开展玉米新品种展示,因地制宜遴选一批适合当地玉米产业发展需要的主导品种。承担部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省级高产示范片的县市区都要组织开展玉米新品种展示。各地要及早谋划,落实保障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召开观摩会议,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评议。各地集中展示的新品种不少于10个,在省定的主导品种中筛选出3-5个产量高、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玉米品种。
(四)抓关键技术推广。针对我市玉米生产水平不高、单产水平偏低的问题,当前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广。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要因地制宜确定主导品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由农技人员、合作社、种植联盟、村组等与种子供应骨干企业直接衔接等形式,大力推广良种直销,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根据我市生态气候条件和栽培特点,当前各地要全面推广适度密植、一穴单株、宽窄行、间套种、秸秆还地等技术,切实提高玉米生产整体水平。三是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机械。针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劳动力季节性缺乏、结构性缺乏等问题,要大力推广适合丘岗山地耕作的轻简型翻耕机械、收获机械和脱粒机械,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四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技术。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熟期适当的品种,确定适宜的播栽期,避开早春低温阴雨和后期高温干旱的危害,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制定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
(五)抓生产管理落实。为全面完成2012年玉米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早谋划、早部署和早落实。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市区都要及早制定好玉米生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落实好种植计划。要组织乡村干部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村组、深入农户进行摸底,落实好品种和面积。三是搞好种子贮备调运。在充分摸底的基础上,尽早与种子供应商进行联系,准备好农民群众欢迎的主推品种,引导农民及早购买种子。四是加强生产技术服务。要组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加强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培训。要建立健全技术服务包乡、包村、包组和包户责任制度,印发技术明白纸,组织农技人员在关键生产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玉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四、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行政推动。各地要将玉米生产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内容来抓,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要将玉米生产纳入各级政府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的工作范畴,认真研究,落实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制定工作规划和方案,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玉米生产工作的协调和措施的落实。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和标语、横幅、墙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发展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的惠农政策、市场动态和关键技术。要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和周边群众到各级各类示范区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发挥样板示范的辐射功能,大造声势,广泛宣传,激发农民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玉米生产纳入粮食生产整体框架,统筹安排资金投入。玉米生产重点县市区应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玉米生产。在项目安排上,要向玉米生产重点县市区倾斜。要广开投入渠道,争取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玉米生产,鼓励支持饲料加工企业、生猪养殖场在玉米生产县市区建立稳定的饲料玉米生产基地。
四是强化技术服务。市农业局成立由粮油、种子、植保、科教、推广等有关单位专家组成的玉米生产技术专家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服务组,切实加强对玉米生产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组织专家、技术骨干巡回指导和咨询服务,在关键生产季节开展蹲点服务和田间指导。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提高玉米生产的整体水平。
五是强化检查督促。将玉米生产纳入全市粮食生产考核范畴,对玉米生产进行两次以上专项检查考核和测产验收。对于完成任务好、示范效果突出的重点示范县,在高产创建等项目安排时给予适当倾斜;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力和效果不明显的,将在全市进行通报并减少或取消相关项目支持。各地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确保生产和示范任务的全面完成。
五、工作进程
(一)2012年1月,研究制定2012年玉米生产工作方案。
(二)2012年2月,各地全面部署玉米生产,落实种植计划;各级各类示范片落实到村组、到农户。
(三)2012年3-6月,组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组织现场观摩,开展玉米生产督查考核。
(四)2012年7月,组织开展玉米测产验收,召开全省玉米生产现场会议。
(五)2012年8-10月,进行玉米生产总结,研究2013年玉米生产工作思路和措施。
附:2012年怀化市玉米计划种植面积
县市区
|
面积(万亩)
|
县市区
|
面积(万亩)
|
沅陵县
|
20
|
鹤城区
|
2
|
辰溪县
|
11
|
洪江市
|
8
|
溆浦县
|
27
|
会同县
|
6
|
麻阳县
|
6
|
靖州县
|
4
|
新晃县
|
9
|
通道县
|
3
|
芷江县
|
16
|
洪江区
|
|
中方县
|
8
|
全市
|
120
|
[怀化农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