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文件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2-02-03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市、区)农业局、怀化市农科所、局属各单位: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收官之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并在农业标准化的框架下,发展“粮食、种业、经作”三大产业,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耕地质量监管、农业执法”三项职能,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业信息”三项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农垦危旧房改造、农产品检测”三项任务。

    一、稳定粮油生产,确保粮油安全

     全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大粮食生产投入,严格遏制耕地抛荒,严格考核督查。大力发展玉米生产,积极发展秋冬马铃薯生产,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340万亩,杂交玉米120万亩, 粮食总产量力争突破180万吨。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完成秋播油菜170万亩,总产达到14.5万吨。

    继续调优粮食作物结构。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优质率。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优质超级稻播种面积突破150万亩,标准化栽培力争完成100万亩。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继续实施“万、千、百”示范工程,着力抓好农业部、省、市、县各层次高产创建和示范。重点办好省、部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样板20个,包括中稻7个、玉米7个、油菜6个。同时结合高产创建推进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培训。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促进粮油规模化生产,重点扶持发展承包耕地20亩以上、200亩以下的种粮大户,通过土地租赁、承包、代管、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力争使20亩以上种粮大户突破4000户,带动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

    二、做强种子产业,打造种业强市

    狠抓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以10万亩杂交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在溆浦、芷江、洪江市、中方、会同、靖州等6个县市,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群,整合基地资源,提升基地产能,扩大基地规模。

    加快现代种业体系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抓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进以商业化育种为主的机制创新,逐步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目标。推进“农企对接”良种直销,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推进奥普隆种业上市。

    继续开展高产制种攻关。有效组织、发动本地种子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高产制种技术协作攻关,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规程》的应用,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

    注重宣传推介。举办如种业大会、生产现场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借助“袁隆平”院士的影响力,大力宣传推介,扩大怀化种子企业在国内种业的影响,为怀化打造种业强市造势。

    三、提升经作产业,确保农民增收

    提升基地档次。在2011年的基础上,选定本地的优势产业,扩大标准园创建规模,利用洪江、麻阳、溆浦三个苗圃繁育的无病毒柑橘种苗,新建一批上规模的高标准园,带动柑橘建园档次的提高。加强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创新和应用,提高技术的操作性和应用效果。

    大力实施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柑桔、茶叶的品种改良,实施柑桔品改5万亩、低产园改造3万亩,完成新造茶园和低产园改造2.5万亩。

    加强优质种苗繁育。利用溆浦、麻阳、洪江市三个无病毒苗场年繁育无病毒苗木100万株,利用沅陵县官庄优质茶叶苗木繁育基地年繁育无性良种茶400万株,以满足品改的需要。

    加快公共品牌培育。茶叶方面,沅陵将对茶叶品牌进行整合,统一使用“碣滩茶”品牌;柑橘方面,拟在洪江、麻阳、芷江三个县市进行协商,建立怀化共用的“雪峰柑桔”品牌,进行宣传推介。

    巩固发展蔬菜产业。继续抓好全市蔬菜生产,大力创建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重点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增蔬菜基地5000亩。

    四、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保障农产品安全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市级计划制订10项省、市地方农业标准,50项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各县(市、区)制订10项以上本地标准或生产操作规范,构建全市主导产业的基本标准体系。

    加速推进标准化示范应用。全面开展标准园创建,全市标准化实施面积突破150万亩。2012年在溆浦县、芷江县、辰溪县、中方县创建总面积6.67万亩的4个万亩以上的市级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示范园区,在沅陵县、溆浦县、辰溪县创建总面积3万亩的3个万亩市级优质双低油菜标准化示范园区,在麻阳县、洪江市、溆浦县、中方县创建总面积11.63万亩的4个万亩以上的市级柑橘标准化示范园区,在中方县、靖州县创建总面积5.1万亩的2个市级葡萄、杨梅标准化示范园区,在沅陵县创建总面积2万亩以上的市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区;全市13个县市区每个落实创建标准园区示范点2个以上,示范带动面积100万亩以上。

    加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力争2012年 “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突破250个。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启动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建设项目,加快城区市场、乡镇监管站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测设施建设,健全市、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增强乡镇监管能力;健全农产品质检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

    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进一步扩大监测品种、频率和范围;抓好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巡查、督促与考核;建立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健全从省到村的农药监管体系,严格农药登记管理,完善农药市场监管制度,规范农药使用者用药行为。 

    五、强化耕地质量监管,加强综合执法

    深入推进耕地质量管理。进一步确立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监管中的工作主体地位,切实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管理组织领导体系,出台《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办法》,继续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工作。重点抓好“溆浦县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的耕地质量评定,力争全市60%以上的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进行耕地质量的评定。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和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依法加大对制、售假劣和禁用农业投入品案件查处力度,净化农资市场。继续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程。加强农业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配合完成新一轮全省农业执法队员培训。

    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继续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完善我市中稻、柑橘、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结合高产创建等活动,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片、点)建设。加强区域配方研究,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推进专用配方肥生产与连锁配送服务。2012年全市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0万亩以上,其中配方肥应用面积达180万亩。

    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进公共绿色植保。树立2-3个先进典型,积极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着力扶持建立新的专防组织和引导、改造现有的专防组织,提高应急防控能力,广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力争2012年全市完成统防统治面积6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 以内。

    着力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按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总体要求和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强化怀化农网和怀化农业信息网建设维护和信息更新,完善专家视频、12316热线电话等服务方式,拓展农信通信息业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综合性服务,扩大信息覆盖面,实现与基地、农企、农户的点对点服务,不断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积极向省厅争取一批信息建设项目,促进我市农业信息工作条件的整体改善。

    七、认真组织实施,完成三项任务

    明确任务、合理安排进度,按要求完成省、市下达的“为民办实事”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农垦(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任务和水果、蔬菜例行监测任务。各相关科站和县、市要积极与各级有关机构衔接,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深入调查了解基层相关情况,加强调度和督查,确保任务如期、顺利完成。

    八、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全力抓好项目申报。切实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抓住厅市合作的契机,根据需要选择、包装、发掘、提升一批项目,进入厅市合作建设项目的笼子。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衔接、配合,重点申报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病虫区域性测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标准良田建设、农业标准化建设、农村清洁工程、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

    认真组织项目实施。要加强上、下协调,强化对县市项目工作的调度和督促,组织实施或指导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重点抓好10万亩杂交稻种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35万亩柑桔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水果标准园建设、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四大项目。  

    九、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部门形象

    狠抓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化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确保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和工资待遇四到位。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职能,省厅将出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考核办法,县级农业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管理办法,确保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把全部精力放在农业服务上、充分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能。组织实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范县项目,改善乡镇推广机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强农业干部人才培训与交流,提升农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采取县乡集中办班、异地研修、学历提升等办法,配合省厅用3年时间对基层农技人员实行一次轮训。

    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农业数据统计和新闻宣传报道,加强农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情、统计、新闻宣传、应急处置、防灾减灾等农业基础性工作。

    积极推进行风政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全力优化服务。坚持勤政廉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农业项目监管,预防项目实施中的腐败问题。积极开展机关党委、工会等党群组织各类活动,有效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展现新时期农业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推进行风政风转变。

 

怀化市农业局

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怀化农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