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怀化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26 09:42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落实党中央“双循环”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全市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和“三高四新”战略,立足“三城一区”定位,遵循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科学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充分发挥全市“三农”独特的生态优势、产业价值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百亿产业培育”行动,形成大基地,建立大流通平台,打造“怀”字号农业品牌,面向大市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怀化样本。根据国家、湖南省关于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要求和政策,结合怀化实际,怀化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了《怀化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开展研究,主要包括规划定位与目标、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高效、高效促进农村宜居宜业、逐步实现农民富裕富足、重点行动引领、保障措施等内容。

(一)规划定位与目标

1.规划定位

一是武陵山片区山地精细农业引领区。大力推进精简农业发展,聚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破解丘陵山区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的难题;大力实施山地精细农业提升行动,率先建成武陵山片区山地精细农业引领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二是丘陵山片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先行区聚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与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种业创新高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等四大高地,率先破解在丘陵山区尤其是武陵山片区高效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难题,率先在武陵山片区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市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丘陵山区生态文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先行区,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树立示范样板。

2.规划目标

优化乡村“三生”功能分区,合理构建“一三带”产业布局重点培育六大百亿产业促进各项优势资源向农村高效、有序流动,逐步形成城乡高度融合与资源高效配置的态势;依据梯度发展理论,严格落实五大统筹发展策略,通过先进领跑与带动帮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初步建成丘陵山区尤其是武陵山片区三大战略高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把怀化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丘陵山区生态文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先行区,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树立示范样板。

(二)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高效

1.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构建区域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农业集聚发展。规划构建“一三带”的空间布局框架,其中“一”指现代农业集聚核心,“三带”指雪峰山现代种业发展带、千里沅江生态农业产业带、怀黔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

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主导特色产业,精心培育百亿产业。围绕“一特两辅”和主导优势产业,扎实推进主导特色产业集聚式发展,规划期内重点把粮油、中药材、水果、茶叶、蔬菜、畜禽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成百亿产业,以此引导其他产业提速提质,全面增强其内生竞争力,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怀化由农业生产大市向农产品供应强市转变。

2.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增强农业持续增长活力

《规划》主要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三方面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赋能农业持续增长。

(三)高效促进农村宜居宜业

1.紧扣绿色生态现代化,打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坚持乡村绿色生态发展,按照规划引领布局美、融合发展产业美、综合整治环境美、宜居宜游生态美、健康文明风尚美的“五美”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修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分类打造成为山乡风味浓厚、充满发展活力的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旅游休闲型、产业发展型美丽乡村示范典型,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五溪山乡新风貌。

2.聚焦基层善治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通过深入开展村民道德文化提升行动、提升农村综合治理能力、推进乡村经营管理职业化、全面拓宽乡村治理主体,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高效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3.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实施统筹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激发农村内生活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聚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举措,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逐步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以实现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培育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的新型农民与乡村人才队伍为关键、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为主线、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基础、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重点,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重点行动引领

规划期内,扎实推进“六大强农”行动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建设行动、现代农业支撑能力行动、乡村建设行动等“四大”行动,其中:一是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深入实施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融合强农、科技强农、人才强农、开放强农六大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围绕培育怀化优势特色“百亿”产业集群,提升“怀”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推动怀化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二是全面推进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建设行动。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品牌为引领、基地为支撑的农产品供应链和质量安全保障链,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放心口粮、优质食用油、优质肉食、优质果菜茶、优质中药材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三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支撑能力行动。重点围绕实施现代农业种业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工程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增强现代农业支撑能力四是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工程特色小镇塑造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促进城乡高度融合,推进乡村宜居宜业。

(六)保障措施

主要从强化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政策体系与合理引导,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融资渠道与合理调配,破解资金发展瓶颈强化市场主导与宏观调控,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完善体制机制与压实责任,促进规划真正落地等五方面提出了促进规划落地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