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0 10:38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计财科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决策背景
乡村振兴工作经费的决策依据为怀化市乡村振兴局部门职责职能和2023年度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需要立项,年中市人民政府批示安排。
2.项目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市本级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日常经费,每年乡村振兴国家、省、市实地考核评估检查,乡村振兴培训、宣传,督查督办及调研等工作经费。
3.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乡村振兴工作经费项目实施单位为怀化市乡村振兴局,怀化市乡村振兴局2021年4月由怀化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调整而来,主管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二)预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预算资金安排及管理情况
①资金来源及拨付流程
乡村振兴工作经费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从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乡村振兴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资金中切块安排,由财政专户拨付市乡村振兴局。
②资金到位情况
2023年度乡村振兴工作经费项目全年预算数295万元,其中年初预算0万元,年中市人民政府批示安排乡村振兴局工作经费295万,到位率100%。
③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度乡村振兴工作经费实际支出273.93万元,资金使用率92.86%。
④资金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该专项业务工作经费实施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进度需要开支,保障人员开展实地考核评估检查、督导督查下乡、出差、办公支出等。项目管理情况严格,相关经费收支的执行情况按照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1.绩效目标
①绩效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思路方法,深入推进“五新四城”发展战略,抢抓历史机遇、奋起二次创业,努力绘就山乡巨变新画卷。
②阶段性目标:注重以发展的办法守好底线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2.绩效指标
产出指标方面:数量指标:农村改厕年度任务29240个;质量指标: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时效指标:在2023年底前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成本指标: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指标295万元内。
效益指标方面:经济效益指标: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较去年增长;社会效益指标: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可持续影响指标:加强乡村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建设,不断推进移风易俗。
满意度指标方面: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社会公众满意度≥95%。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强化部门支出责任;通过绩效评价,核查项目建设、管理及完工情况,为后续决策提供支撑和经验教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范围与时段
被评价单位:怀化市乡村振兴局;
绩效评价范围:市级财政安排的乡村振兴工作经费295万元;
绩效评价时段: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本次乡村振兴工作经费支出评价采取科学规范及绩效相关原则,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与程序,以评价绩效为主,评价结果将清晰地反映该项目实施实现的综合效果。整个绩效评价依据乡村振兴工作支出项目的实施情况,按照绩效评价指标考核相关要求对每一部分进行绩效打分。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总结经验做法,发现部门管理以及资金使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切实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社会效益
2023年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较去年增,加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生态效益
无
(三)可持续影响
加强乡村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建设,不断推进移风易俗。
(四)满意度情况
社会公众满意度≥95%。
(五)评价结论
本次自评各项目得分99.3分,自评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1.项目决策依据充分。本项目决策依据为怀化市乡村振兴局部门职责职能和2023年度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需要立项。项目决策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2.项目决策程序规范。本项目资金来源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乡村振兴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资金,年中由市人民政府批示切块安排。预算支出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审批文件符合相关要求;事前经过集体决策程序。
(二)项目过程情况
1.资金管理
①资金到位率。本年度项目预算资金29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9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②预算执行率。本年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95万元,实际支出资金273.93万元,预算执行率92.86%。
③资金使用合规性。在专项资金使用上,按照国家财经法规、我局财务管理制度等执行。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按照财经制度有关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和使用资金,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大额资金支出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经党组会集体研究,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无挤占和挪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2.项目实施
①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②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实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合同书、验收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产出数量。完成农村改厕年度任务31711个,超额完成计划目标8.45%。
2.产出质量。全市截至2023年12月有监测对象19739户52778人,已消除风险2.36万人,无一户一人返贫致贫,未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质量达标完成率100%。完成计划目标。
3.产出成本。2023年全年预算数295万元,全年决算数273.93万元,成本控制率92.86%,成本控制在预算指标内。完成计划目标。
4.产出时效。在2023年12月底前成全年工作任务。完成计划目标。
(四)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2023年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较去年增加2120元,增幅14.1%。完成计划目标。
2.社会效益。我局着力建设具有乡土特征、山区特点、民族特色,彰显怀景怀乡怀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福地怀化”山乡巨变新画卷。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91.2%;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1428处,服务人口120.58万人;建成农村配电网线路1862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60公里、安防设施349公里,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3%。发布和美乡村建设“十大创新案例”“十大网红打卡点”。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完成计划目标。
3.可持续影响效益。乡村治理“三源”共治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宣传推介,效果明显。加强乡村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建设,不断推进移风易俗,效果明显。完成计划目标。
五、项目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五新四城”美好蓝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3年5月怀化市及8个县市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为“好”等次;怀化市及5个县市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
不断强化示范引领,创新打造特色亮点:一是国际陆港建设带动“三农”新发展。成功举办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山海相连 共谋振兴”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活动暨湘台现代农业与国际陆港融合发展合作交流会、怀化冰糖橙品鉴暨产销对接会等,投资20亿的中国供销三农产业园落户怀化,首发农产品出口东盟乡村振兴专列,农产品出口货值3.5亿元,带动农产品快速增量提质,相关工作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湖南等主流媒体报道。二是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扶出新气象。着力完善“1+2+N”特色政策体系,聚焦“后扶保障、稳岗就业、产业振兴、环境优化、示范引领、机制创新”6个方面精准发力,创新实施易迁后扶“安心工程”,打造“全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样板区”,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全国易迁后扶现场会在怀化召开。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大比武打出新变化。坚持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风“五治”并举,广泛推行“六自模式”,组织县市区每季度打一次“擂台”、开一次现场推进会、组织乡村一月一考评;坚持“同台共比、五治共举、村户共美、党群共建、产业共融”,实现“庭院美、村庄美、田园美、乡风美、生活美”,“五共五美”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向全国宣传推介。四是乡村治理“三源”共治治出新风尚。创新“一窗口”受理、“一揽子”解决、“一张网”共治、“一站式”服务的机制,创新开展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网络,把矛盾解决防范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宣传推介。五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新路子。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因地制宜、创新推广8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产业链托管、农村项目承建、农资集采服务、仓储冷库经营、土地流转服务、民生经济融合、村庄整体开发和土地入股经营),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经验做法在《湖南日报》专版推介。六是对口帮扶帮出“雨溆”新模式。按照伟明省长在溆浦调研时提出的对口帮扶“1131”工作思路和“一园一品一机制”方法路径,大力推动溆浦县与长沙市雨花区开展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开拓创新,两地建立“五方挂钩”“五项转移”机制,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建“雨溆工业园”,走出了一条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的“雨溆模式”新路子,经验做法《调查与研究》向全省推介。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部分绩效指标明确性、个性化不足。
(三)有关建议
加强对绩效评价学习和培训,加强绩效管理理念,优化设定更清晰、细化、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