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小小稻花鱼,游出大财富
发布时间:2018-01-19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农业农村局
|
1月17日,记者从辰溪县农业局了解到,“辰溪稻花鱼” 日前通过了农业部2017年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为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奠定了坚实基础。 辰溪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近年来,辰溪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为总揽,把稻花鱼产业作为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培植。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原则,确定水源较好、水田面积相对集中、干群积极性较高的贫困村为稻鱼产业“四跟四走”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 为了推动稻鱼产业发展,辰溪县利用财政资金对田间工程及水稻品种、鱼苗、绿色防控农药、品牌建设、产品加工销售等给予奖补,2017年全县投入“稻+鱼”产业奖补资金达2000余万元。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年举办“稻+鱼”技术培训班68期,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培训及接受农民咨询2万人次,为全县稻花鱼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辰溪“稻+鱼”生态种养面积发展到11.5万亩,在59个项目贫困村创建百亩集中连片示范片62个,面积10683亩,受益贫困户3252户、13504人,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稻花鱼每条在3-6两左右,每公斤售价在40-50元左右,如何在小鱼儿身上做出大文章,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稻鱼产业发展思考最多的问题。”辰溪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稻花鱼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辰溪全力推进品牌创建,成功举办了“中国稻花鱼之乡――辰溪首届稻花鱼文化节”,并创建了“辰农珍品”农产品公共品牌,积极申报“辰溪稻花鱼”农产品地理标志。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成稻花鱼深加工厂2家,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了稻花鱼的附加值。辰溪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大做强稻鱼产业,大力发展再生稻+稻花鱼模式,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群众的良性循环,使稻鱼产业实实在在带给群众好处,成为老百姓的“致富鱼”。 [辰溪县农业局 谢美 毛文建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