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11:29 信息来源:怀化日报社
8月31日,走进中方县铁坡镇梨花村,山坡处的金秋梨硕果满园,梨香阵阵。
当日,村民丁绍华、杨秀华、杨学连在梨园前,将三面印有“绿色防控显神威,产业兴旺有保障”“绿色防控治夜蛾,灯照梨园护硕果”“风吸式杀虫灯,吸果夜蛾克星”的锦旗,分别赠予怀化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方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手中,以表达心中最诚挚的谢意。
(村民向科研人员赠送锦旗)
这场“虫口夺果”战,与吸果夜蛾有关。上世纪90年代开始,铁坡镇梨花村便开始种植金秋梨,全村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是村里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
2021年以来,梨花村村民发现吸果夜蛾危害金秋梨,因其量少影响小,便不甚在意。可近年来,随着吸果夜蛾数量不断增加,村民的金秋梨产量也断崖式下降。村民杨秀华告诉记者:“被吸果夜蛾咬过的金秋梨,会全部烂掉,只能运回家给鸡鸭吃,去年便挑了19担金秋梨回家喂鸭。受虫害影响,村民们苦不堪言。”
(被吸果夜蛾咬后的金秋梨。)
过去,村民们通常通过套袋等措施预防病虫害,但吸果夜蛾能抵挡药剂,刺穿果袋,吸食果汁。万般无奈下,梨花村村民便向相关部门求援,开展技术指导。
2023年,怀化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方县农业农村局与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派遣技术专家近10名,并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桑文任技术总指导,对中方县铁坡镇的金秋梨蛀果类害虫开展调查研究与绿色防控。
(啃咬金秋梨的吸果夜蛾)
“研究过程中,专家组发现该虫害为鳞翅目夜蛾科(凡艳叶夜蛾、肖毛翅夜蛾、壶夜蛾等夜蛾科)及半翅目茶翅蝽等趋光性害虫。”桑文介绍,研发团队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制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以下简称“杀虫灯”),利用趋光性害虫对特定波长的趋集特性,将趋光性害虫进行趋集,再通过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的风扇负压作用,将趋光性害虫吸进集虫桶致死。简而言之,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前提下,达到精准防治吸果夜蛾。
桑文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研发,2024年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第一代)首次开展实地测验,2025年则对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第二代)进行提质升级。目前,杀虫灯根据不同地形,辐射面积可达5-8亩,开灯之后,吸果夜蛾等蛀果类害虫危害损失率有效控制在5%以下。
(在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前合影。)
政校企牵手,村民实现稳产增收。为了让杀虫灯有效应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还为村民免费安装一批杀虫灯,建立金秋梨蛀果类害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同时驻村研发团队还详细为村民们讲解杀虫灯安装位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杀虫灯间距合理、功能正常。
“以前害虫发生时,我们没有一点办法,只能人工捕虫,曾经连续45天,从晚上8点捕抓夜蛾至凌晨3点。有些同村人家里没人捕虫,导致果园果实基本没有产生经济价值。”村民杨中生一边向记者播放往年虫果视频,一边动情地介绍今昔对比:“现在果子外观漂亮,也符合市场绿色、无污染的需求,批发价能达到3元左右。”
一旁的村民唐启响接过话茬,笑着说:“我们的金秋梨销售和种植都没问题,有了灯之后,亩产能达到2000—3000公斤。”
(对照实验活动现场)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研发成效如何,数据更直观。在对照试验现场,未安装杀虫灯的果树产果为30.3千克,2024年研发安装杀虫灯(第一代)的果树产果为43.2千克,2025年研发安装的杀虫灯(第二代)为84.4千克。
“政府真的对我们太好了……”
“以前看着地上的烂果,心痛啊,还是现在好……”
“今年我家果子都被订完了。”
……
看着逐年增收的金秋梨,现场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个个笑开了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