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6-16 17:15 信息来源:怀化市民政局

周碧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保障性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村保障性扶贫领域政策工作的关注与关心!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倾注了扶贫济困扶弱的拳拳深情,让人感动!为打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战,全市民政系统认真履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行业扶贫职业,确保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全市各级残联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宣传残疾人办证程序、残疾人康复救助、残疾人教育就业等方面惠残政策,有效扩大了惠残政策知晓率,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各项救助政策精准衔接。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行业扶贫职责,精准精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2020112月,全市新纳入社会救助保障对象共计16941人,其中农村低保16253人,农村特困633人,城市特困55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实际达到4280/年,月人均补差水平实际达到249/月;1-12月累计支出3.45亿元,累计保障134.36万人次。同时,市民政局与市残联建立了全市残疾人数据信息定期共享机制2020年以来,先后将比对符合条件14820名持证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保障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持证残疾人全部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范围。2020年全市共计新增困难生活补贴对象7582人,重度护理补贴对象6441人。

二是核对系统促进精准救助。怀化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于2020年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实现了与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2个部门18类信息数据的共享。截至目前,市级核对平台共接收救助委托发起核对对象82032145260人,其中新申请280933人,复核81752144327人;由平台录入新申请救助对象705818885人,复查对象702217851人。共重点核出工商登记信息9639条,公积金缴纳及贷款信息2980条,财政供养信息422条,不动产信息3231条,殡葬信息3条,卫健部门死亡信息9条,医疗保险信息134938条,新农合信息14945条,系统使用初见成效。

三是完善残疾人服务办理机制。市残联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证规范管理,建立便民评残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集中评残和上门评残。20204月启动了办证专项行动,摸排四类对象疑似残疾人摸排10029人,并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完成办证换证7259人,各县市区全年组织多轮集中评残和便民评残共计40余次。截至202012月底,全市持证残疾人152379人,2020年新增办证人数29691人。

四是提升残疾人专项服务质量。健全完善残疾人康复体系,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大力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020年全市参训残疾儿童729人,超出任务数229人,完成率达143.6%全市建立9个多功能残疾人社区康复综合服务示范站,沅陵县试点已作为省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县在全省推广。20162020年,共计对809名残疾人提供了创业扶持,为残疾人创业租赁场地、购置生产设备、种苗农资提供补贴,补助金额约800余万元。积极实施残疾人创业贷款小额贴息项目,2020市共申请残疾人创业小额贷款613万元贴息41.99万元),新增残疾人就业645名,市本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643名。

五是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民政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怀民发〔201823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较好的落实了乡镇按照每万人口配备1名民政干部要求。2020年全市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稳步推进,共计建成220余个社会工作服务站,300余名社会工作者在基层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为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任务,我们将继续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落实兜底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抓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性社会救助政策,全市各级民政、残联部门将从以下方面继续发力。

一是减少信息重复采集录入,实现数据精准对接。下步将继续按照凡进必核的原则,对新增社会救助对象进行100%核对,对已享保对象每年发起一次全面复核。2021年,我市拟建设市级社会救助核对一体化平台,真正将救助与核对两个系统无缝对接、有效融合、相互服务,实现救助核对业务一个入口、一网通办,全面提升我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管理、服务和决策水平。同时,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将进一步简化优化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政策的审核审批流程,充分运用APP、全流程网上办理等方式快速办理救助申请,制定操作指南,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

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动态管理监测。2021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工作。依据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明确的任务,加强了与人社、教育、住建、医保、残联、应急、统计等部门在信息共享方面的衔接,共同指导乡镇、村组全面摸清边缘困难群体、突发临时困难群体底数。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突发事件遭遇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人员实施临时救助。截至20214月底,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94万户、11.75万人,其中残疾人2.53万人(重度残疾人1.99万人),平均保障标准实际达到4404/年,月人均补差水平实际达到251.54/月,1-4月累计支出1.2亿元、累计保障47.04万人;全市临时救助2.9万人次,累计支出2149.79万元2021年一季度新增困难生活补贴对象376人,重度护理补贴421人,截至4月底全市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3834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8353人,兜底保障长效帮扶机制进一步落实。

三是优化助残服务机制,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市残联将长期部署推进便民评残工作,把便民评残工作作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组织力量对各县市区残联办证规范管理和便民评残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积极探索优化办证流程,逐步建立完善残联与评定医院的畅通渠道。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2021年全市应完成康复救助450人,目前实际在康复训练人数已达651积极争取中基会集善扶贫健康行·精神救助项目试点工作落户我市。

四是完善特困对象服务体系,抓好精细化管理全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签约率达到100%,切实保障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基本生活。通过发放基本生活物资及配发个人防疫物资的方式,切实保障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深化特困服务供给侧改革,突出服务保障功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强化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针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服务,全市将推广靖州模式照料护理试点改革,由承接项目的服务方具体实施,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由县级民政部门搭建实时调度平台,进行全流程监管调度,进一步提升特困供养人员的生活护理需求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落实专项帮扶政策,惠及残疾人群体。结合每年度全国助残日,持续开展2021年度助残捐款、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残疾人走访慰问、辅具捐赠、听力适配、白内障救助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氛围。加大残疾人培训力度,持续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组织市内外用工企业集中开展招聘,向用工单位推荐残疾人就业。积极争取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帮助残疾人办理创业贷款小额贴息项目。2021年全市计划开展免费职业培训437人,阳光增收项目950人,乡村残疾人人才培育计划80人,创业扶持123人。

六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人才队伍。依托全市已建成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体系,市本级将持续整合各类资金实施社工专业人才项目培训,提升基层社会工作者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村(居)委员会民生协理员的配备,负责村(居)民政有关工作,具体负责社会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民生领域事务。

                      怀化市民政局

                           20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