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林下黄精产业“链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6 09:28 信息来源:怀化市林业局
新晃县主动寻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利用林下空间探索黄精产业“链式”高质量发展,有效破解林业产业投入大、产出慢、销售难等问题。
一、“林长+链长”双长发力“建链”。不断深化林长制改革,实行产业链长制度,“林长+链长”循环驱动,统筹农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建立产业“资金池”,实行黄精种植以奖代补1000元/亩,贷款贴息50%、保险补贴80%。开发“黄精贷”等金融产品,用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收益权做担保,可授信4000元/亩。推出“黄精保”,按108元/亩缴纳保费,保险金额4000元,保险期3年。
二、“林上+林下”双维突破“固链”。立足黄精的喜阴习性,实施“林上林木+林下黄精”产业结合,大力发展黄精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推广“杉-黄精”“松-黄精”等立体生态种植。全面启动“百村万户十万亩”行动,采取“三统一分”种植模式,即统一良种苗木、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收购销售,农户分户管理。全县黄精林下种植面积4.2万亩。
三、“线下+线上”双轨并行“强链”。开发多元销售模式,打造占地面积1000亩“中国·新晃黄精城”,引进12家黄精精深加工企业,搭建集现代商贸、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标准化黄精集散中心。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供需平台”,实现网上供销快捷下单。利用电商平台线上销售,248名当地网红进行视频直播宣传带货。年交易量4万吨,产值突破20亿元。
四、“院校+企业”双向赋能“补链”。以林下“道地”黄精为媒,吸引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专家工作站,建立黄精研究院,研究黄精育苗快繁技术,制定发布林下黄精种苗繁育技术、黄精标准化种植技术等地方标准。引进专业企业建立黄精母本园、种源基地、种子种苗繁育基地8个,推广GAP管理模式。挖掘提升黄精“食药同源”的价值,与企业共同研发“药字号”“健字号”黄精产品30余种。
五、“品牌+融合”双轮驱动“延链”。开展道地认证和原生境保护区认定,促进产品质量认证,成功申报“特色农产品黄精之乡”“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生态黄精之乡”等称号。深度挖掘林下黄精在医养、文旅等方面的属性,结合森林康养文化旅游,推动“黄精+N”多业态发展,每年举办新晃黄精文化旅游节和怀味药膳大赛,精心打造向家地黄精谷精品旅游线路。
新晃林下黄精产业“链式”发展促进了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林下产业实现了“有市场基础、有种苗保障、有种植示范、有科技支撑、有品牌效应、有标准园区、有融合发展”七有目标。黄精年交易量约占全国1/6份额,产值突破20亿元,县财政税收达1200万元。林区群众参与经营组织的劳务收入年人均达8200元,发展林下黄精种植的农户年收入达1.2万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