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怀化林业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1-03-19 08:27 信息来源:怀化市林业局
今年以来,全市林业系统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新局面。2020年“湘林杯”考核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获省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1个;参与制定省地方标准1项。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林业工作开展情况
1.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扎实推进。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创森”工作推进会,对该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并将“创森”工作纳入市对县2020年重点工作绩效考核范畴。市县财政勒紧裤腰带,加大“创森”宣传投入,开展了“最美古树”评选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市县联动,同步推开县市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国家森林城市5大类36项评价指标中已达标29项,有2个县已全面达标,为下一步成功摘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2.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进展顺利。市委常委会2次专题研究整合优化工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高位推动。整合优化工作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充分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全市自然保护地总数从37处增加到39处,面积增至296.6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17%,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做到了“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没有出现环境问题“以调代改”和生态保护为开发建设让路的情况。同时,以此为契机,妥善解决了小水电、基本农田、人工商品林、矿业权等一批现实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了重点项目布局,为张官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预留了空间。
3.野生动物禁食退养工作稳步实施。始终将野生动物禁食退养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分两批次完成了283户人工繁育主体退养补偿,支付补偿资金3122.43万元,其中市财政支付936.73万元,没有打“白条”或遗漏现象,并在规定时间全面完成补偿后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处置工作。同时,将受到禁食退养影响的贫困户、边缘户帮扶问题,纳入全市脱贫攻坚整体工作中谋划安排;将野生动物禁食退养领域信访问题,纳入全市五大信访重点事项来抓,全市没有出现大的群访、集访事件和网络负面舆情。
4.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明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亲自提出森林防火12条硬要求,探索建立县、乡、村、组、护林员五级“网格化”管理机制,把工作“触角”延伸到防火一线,积极开展野外违法用火整治行动,大力推广 “互联网+森林防火督查”和“防火码”应用,及时成立市、县林业部门专职森林防火机构,与森林公安转隶无缝衔接,全年仅发生森林火灾3起,受害森林面积213亩,清明、国庆等重要防火期实现了零火灾、零卫星热点,“防火码”地域覆盖率、场景应用率、卡口启用率实现三个100%,排名全省前列,森林防火成效为历年最佳。
5.森林资源监管执法有力到位。把森林督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履行森林资源监管法定职责的关键措施抓,推动森林督查由“部门工作”向“政府工作”转变,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化工作”转变,由“过来被动整改”向“现在主动监管”转变,完成疑似图斑核查3808个,核查率为100%;整改违规图斑430个,整改到位率为99.08%,比省定标准高9.08个百分点。紧盯毁林开垦、风电、采石采砂取土问题,市、县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大力开展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发现问题线索452件,全部立案查处,案件查处率100%,行政处罚109人,收缴罚款5891万元,收回林地701.7亩,生态复绿523亩。
6.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有力。积极推动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投入防治经费75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完成4个疫区县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较上年下降1.7%,清除病、衰松木13233株,为年度计划的136.6%,无人机防治松褐天牛9.5万亩。同时,强化山下疫木监管和松材线虫病集中普查、日常监测,确保除治效果不反弹,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7.生态廊道建设有序推进。把生态廊道建设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考核结合起来,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推动市政府制定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意见,与发改部门联合编制了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将建设任务按年度落实到山头地块,争取市、县两级财政资金投入5600万元,其中市本级100万元,整合防护林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1200万元用于生态廊道建设,全市共完成生态廊道建设3.5万亩,其中省级1.2万亩。
8.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基地建设方面,完成油茶造林3.15万亩,低改5.8万亩,出圃优质油茶苗960万株,累计建成优质油茶基地89.5万亩,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在油茶节会和产品宣传方面,先后举办了全国性的“2020山茶油产业链发展峰会”和“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员大会”、“怀化油茶科学种植推广仪式暨2020年怀化油茶采摘节”等油茶专题节会宣传活动,扩大了怀化油茶的影响力。今年全市茶油产量2万吨以上,油茶产业综合产值45亿元以上,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9.林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林业改革方面,今年圆满完成两轮次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相关改革试验任务,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并启动了靖州县“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擦亮怀化林改金字招牌。科技创新方面,积极与中国林科院、中国林学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以市、县政府名义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引进一批知名专家和重要科研平台。同时,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从全国引进林业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名,创怀化林业历史之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在省林业局关心支持下,我市林业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林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林业经营发展活力不够。林业改革的潜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林权流转难、抵押贷款难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林业社会资金投入仍然不足,社会化服务水平整体不高,经营机制仍然不活。
2.生态保护与建设任重道远。我市属后发展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资源依赖程度高,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林业基础设施薄弱,预防监测手段落后,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坚守林地、森林、湿地、物种4条红线任务重、难度大。全市还有一些裸露山体需要尽快复绿,生态廊道建设和绿化提质任务十分艰巨。
3.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市林业资源四大核心指标均排全省第一,但“林业弱、林区困、林农穷”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林业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生态化,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我市林业工作将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这一中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林长制改革为主线,狠抓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在推动生态强省中展现怀化新作为,做出怀化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继续实行高位推动,着重补齐指标短板,强化“创森”宣传,确保“创森”指标全面达到摘牌验收标准。
2.持续深化林业各项改革。大力推进靖州县林长制省级试点和新晃县林长制市级试点,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争取怀化再次列为新一轮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扩大怀化林改品牌优势。
3.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把生态廊道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造林绿化的中心工作来抓,着重在森林景观提质、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和脆弱区域生态修复上下功夫,打造生态建设亮点。当前,我们正在谋划推进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确保2021年完成营造林任务70万亩,人工造林7万亩。
4.大力发展林业支柱产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以基地、园区、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为重点,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与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油茶、木竹、森林旅游、林下经济、花卉苗木五大林业支柱产业,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怀化林业经济实力。
5.全面落实生态安全责任。一是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确保退养主体稳得住,野生动物管得好。二是抓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落地,启动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和勘界立标工作,积极推动黄岩省级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努力构建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是启动“平安林区”建设,进一步理顺、完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林业监管执法体制机制,不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和执法队伍及制度建设力度,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蔓延,确保2021年不发生较大林业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森林资源破坏案件,进一步筑牢湖南西部生态屏障。
6.加强林业服务保障建设。一是加强林业工作宣传,传播怀化声音,讲好林业故事。二是以课题和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和省级林业科研和学术机构在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继续推进林业再信息化工程,探索“互联网+资源监测”和“互联网+林业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智慧林业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