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化雨润五溪——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9-26 15:58 信息来源:怀化日报全媒体

秋日的五溪大地,处处涌动着科技热潮。

9月23日至26日,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怀化市人民政府主办,洪江市人民政府、怀化高新区管委会协办的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活动在怀化洪江市举行。

(9月23日,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专家见面会举行。杨敏佳 摄)


(为四个专项小组授旗。 杨敏佳 摄)

来自全省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分成医疗卫生组、农业技术组、工业创新组、科普教育组四个专项小组,深入怀化高新区与洪江市的学校教室、基层医院、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开展150余场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为基层一线送上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实用的技术成果。



(科普教育进校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聆听。 梁孝亮 摄)

“老师,机器人真的能自己思考吗?”在洪江市塘湾中心学校,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科普大篷车前表演后空翻的机器狗。在省科技协会科研专家的操控下,机器狗或直立奔走、或腾空跳跃、或健步下楼,引来学生们阵阵掌声。

没有晦涩术语,只有妙趣横生的人工智能互动演示。这一刻,科学的星辰大海,不再是课本上遥远的图画,而是青少年触手可及的梦想。


(专家深入柑橘种植基地。)

与此同时,洪江市安江镇下坪村村部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与传统人力背运相比,无人机运输效率大幅提升。3分钟就能完成一趟吊运,单台无人机每天可吊运5—10吨左右,能大幅减轻果农运输负担……”台上的科技惠农讲座深入浅出,台下的种植大户频频点头,掌声不时响起。阳光洒进屋内,映照出农户们脸上豁然开朗的神情。

拥有400多亩柑橘地的种植大户张荣龙听得格外专注。近年来,他经营的冰糖橙、黄金贡柚、红美人、阳光一号等水果,均已获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带动人均增收8000余元。他高兴地说:“专家现场详细解答了枝叶修剪、虫害预防等问题,希望今年能有更丰硕的收获。”


(农业技术组在下坪村村部为农户讲解科技知识。)

在怀化市安江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里,气氛严肃而专注。“科技助企攻坚”小组的专家们与企业技术团队围坐一堂,针对技术瓶颈展开深入探讨,共商发展路径。


(专家深入车间厂房。)

“医生,我的宝宝每个月都发烧,怎么办?”“我76岁了,腿痛了两年,一直没好。”走进洪江市人民医院,省级医疗专家在门诊大楼前搭建起呼吸内科、中医内科、全科医学、中医骨伤科等多个临时诊室。诊桌前,病患们有序排队,专家们细致问诊;病房内,针灸按摩、B超检查等检查有条不紊。

洪江市卫健局副局长周圣友告诉记者,为了让每个村民享受优质医疗,活动点多面广,不仅设置了送医上门,还深入乡、村一级,并将心电图、B超等专业检测设备带到各个点位。


(专家在安江镇扶车村为村民看病。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

“健康科普下基层活动涵盖了医学带教、临时查房等内容,既能搭建县级与省级的医疗沟通桥梁,也有利于提升县域医疗水平。”洪江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陈辉笑着说。

4天时间,150多场科技服务,当这些生动的片段汇聚成河,其意义远超活动本身。


(专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医上门。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

当前,怀化主动对接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4+4”科创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港产城旅融合发展,奋力建设创新创业之城。今年3月,率先在地级市出台了《怀化市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七大领域,提出19条具体措施,以真金白银激励和全链条服务支持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湖南省首个中药制药领域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怀化;市政府与刘良院士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陆港创客&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主体完工,并已与启迪之星(长沙)达成战略合作;“安江现代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产业园”启动建设,水稻和中药材PI团队成功加入岳麓山实验室品种创制团队;全市新增“湖南省果树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2个省级平台;竹产业、箱包产业、新材料、新型显示、“科技+文旅”等五大特色产业科创平台稳步推进;“‘飞地’联盟”实地考察湘江科学城、中南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全市“科创飞地”建设已成形成势。

此前,借助省旅发大会在怀化召开的契机,怀化围绕五溪文化传承与保护利用,持续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与本地文化企业资源链接,打造了五溪非遗园、洪江市安江农耕文化园、溆浦县“北斗科普小镇”等文旅科技融合示范项目,推动一大批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怀化落地生根。

科技化雨,润物无声却力量万钧。全国科技大会的号角犹在耳畔,怀化的发展步伐正与“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的主题同频共振。此次省级高端科技资源集中下沉,专家们带来的不仅是具体解决方案,更是前沿视野和创新思维。

对怀化而言,这既是一次“借智登高”的宝贵机会,也是一次“对标补短”的自我提升,它为正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怀化注入了强劲的智力支撑,也将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矢志创新、奋力追赶的内生动力。(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通讯员 许爱萍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