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06-04 15:46 信息来源:辰溪县科技局
辰溪县作为后发展山区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既有一定的传统资源优势,也有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的规划、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制约,如何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关键是要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从而实现辰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辰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辰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与国家目标要求比,还存在有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总体规模偏小。以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例:2016年全县只有云箭集团公司、汉清生物、顾通科技等3家。2017年新增加泰达讯科技、润沅新材料、湘投清水塘电站等3家。2018年新增加贝尔动漫、中三源电子、辰河农特、黄氏蜂业、长兴牧业、凤凰山生态农业、畅通禽业、鑫崀峰钙业、丹山建材等9家,由于顾通科技公司市场原因倒闭,目前实际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14家,与全省每县平均50家比较,总量偏小;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数据为例:2016年全县8.68亿元,2017年全县8.74亿元,2018年全县15.5亿元。而2016年全县GDP97.3亿元,2017年全县GDP105.9亿元,2018年全县GDP115.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16年8.0%、2017年8.3%、2018年13.4%,离怀化市政府对辰溪县的小康考核目标值15%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产业结构偏重。由于传统使然,辰溪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依然带有重加工、高能耗的特点,产业发展质量、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如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如石灰石系列开发和军工技术产业两大领域,初步估计,这两大领域的增加值占总比例达到70%以上,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高的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等增加值之和总比不到30%。
三是园区承载功能偏弱。辰溪工业集中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积聚能力和产业规模亟待提升。2017、2018连续两年尽管园区高企数量、高新产值均大幅提升,却由于园区规划、环评等硬件指标不达标而未能通过省级高新区的评审,因而不能享受国家一系列的财政奖补优惠,对辰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甚大。
四是研发投入仍然偏低。除云箭集团外,辰溪企业作为全社会研发的投入主体的整体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规范财报,以至于如何归集研发投入,如何以项目为抓手做好财务辅助账都不能正常开展,与国家对研发投入的政策要求,财税奖补不对称、不适应,造成工作非常被动。尽管近两年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还是因为企业自身意识不强的原因,造成数据漏统、财政奖补难落地的被动局面。
二、存在这些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存在偏差。县内不论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是实体经济业主,或是社会方方面面总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高大上的,是尖端科学,与我们辰溪后发展山区的现实不相适应,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甚至在我们具体从事这一职能服务的工作人员中也存在这种意识,通过2017年清水塘电站申高,足以说明高新技术不仅是新兴技术,更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农业、建筑、服务业等传统和时尚行业,责任倒逼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解放思想。
二是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乏力。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①是科技部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造成运转困难,一些办公培训、宣传、会议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②是有关科技工作的奖补难以兑现,如2017年、2018年两年的高企认定奖补13家企业共计310万元由于财政困难到现在还没有兑现。③是向上争资跑项获得的经费难落地造成企业和上级科技部门有看法。
三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方向和目标要求,而辰溪企业由于观念、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自主核心知识产权、规范管理财务收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譬如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的培育,高企的申报就是在财政有奖补的前提下都要政府部门推一下动一下,根本没有想到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自己作为实体经济业主必须要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辰溪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及路径
(一)发展目标。以2020年为期,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确保达到25个,争取达到28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1、在产业集聚能力方面,打造3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以云箭集团“3D打印”等高端装备制造、蓝伯化工“钙基新材料”、丽杰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形成拥有技术主导的产业集群和新业态,培养出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家(云箭集团和蓝伯化工)。超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个(润沅新材料、丽杰电动车、大洑潭电站、清水塘电站、辰溪一建)。在工业集中区调区扩区规划获省审批后,尽快启动升高程序。
2、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占GDP比重达到2.5%,而且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为主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5%以上,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凸显,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等省级以上平台达到8个以上。云箭增材、3D打印、汉清生物、蓝伯钙基新材料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辰河农特、橘海生态、黄氏蜂业等3个省级星创天地,工业集中区贝尔动漫众创空间等共8家形成共建共享互助的创新网络。
(二)发展的路径
1、在战略层面,应注重“创新驱动、市场主导”。政府在做好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环境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充分激发企业创新驱动的活力,围绕市场需求,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上有效整合方方面面的有效资源共享,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培育政策、激励措施、制度保障、财政奖补等各个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2、在技术层面,应注重“抢占高端、提质增效”。针对辰溪县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技术操作上要立足抓大放小,既要为云箭集团“3D打印”、“北斗导航”等高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更要为辰溪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不遗余力。
3、在产业层面,应注重“培新育小、多点支撑”。辰溪是传统工业老县,有云箭集团、蓝伯化工等大体量的企业实体,更有油茶、罗汉果、新能源电动车等有前景,暂时规模小的新型业态,必须强调培新育小、多点支撑,才能有力推动辰溪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辰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
通过加大财政引导投入,确保科技职能部门正常运转,兑现政府各项科技奖励政策,来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向;通过落实专利权质押贷款等措施来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确保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在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公共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引导民间、社会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
(二)创新高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通过创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型企业孵化中心等平台来搭建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通过引进各种有资质有能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代理公司来辰溪开展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来不断完善县域科技服务中介体系,有效解决政府部门服务乏力、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的实际困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企一策地建立规范台账,扎实开展企业高新技术培育、统计、税务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逐步完善辰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通过加强对一、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服务型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来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
(三)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
通过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来强化“走出去、引进来”人才培养战略,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与各类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采取技术入股、合作攻关、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用好用活各级人才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人才梯队,尤其是要注重培养“永久牌”创新型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省市科技特派员、省“三区人才”、博士后工作站等已有良好流通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研院所和辰溪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基地,以项目为抓手,探索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四)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作用,通过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协基层组织,在产业关键链条建立联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线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一、二、三产业中有关高新技术培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共享,助推事半功倍;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政府重点工作的绩效考核内容,兑现相关奖补政策,建立规范、高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