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间,怀化教育事业亮点频闪
全省2017年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资料图片)
全面“改薄”项目让怀化二中焕然一新
新晃芙蓉学校
新中国成立以来,怀化市把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教育事业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教育强市的伟大跨越,取得了辉煌成就。
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80%的人口是文盲,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据1950年统计,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中学只有25所,每万人口中只有在校中学生22.5人。
扫盲、恢复高考、农科教结合、“普九”、怀化师专升本、“两免一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高考改革等一系列标志性教育事件,不断推动怀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即将跨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目前全市学龄儿童小学初中入学率达99.99%,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42所,在校学生86.9万人。在怀高校从1950年的2所,上升到2019年的5所。
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从县筹乡办、希望工程、危房改造、电化教学,到合格学校建设、全面改薄、五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提升计划、教育信息化2.0,怀化城乡办学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2019年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教育资金360多亿元,年均增长11.5%,其中农村学校、边远学校、薄弱学校财政投入占比达77.5% 。
2011-2018年间建成农村公办合格幼儿园182所。2008-2018年间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158所。2014-2018年间启动“全面改薄”工作,覆盖全市223所小学、386所教学点、283所初中,全市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教育部“20条底线要求”。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才极为匮乏,农村师资尤为短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了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中师生,并建立了中师(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师专、师大三级师范教育体系,为我市培养了数万名基础教育骨干人才。
进入21世纪,我市不断深化教师队伍改革,通过公开招录、人才引进、特岗教师、定向培养、全员培训,推进教师队伍数量、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2018年底,在全市41111名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中,学历合格率达100%。
涌现出溆浦县警予学校、新晃县幼儿园、沅陵陈家滩九校等一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以及全国特级教师芷江师范的周子厚、受到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鹤城区舞水路小学的唐小平、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周秀芳;用篮球点亮留守儿童梦、被教育部提名为最美教师候选人的张琼琼;全国模范教师中方县蒿吉坪学校的杨贤生、溆浦警予学校的张林等一批教师典型。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得到了很好的现实彰显,教师逐步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职业之一。
教育工作亮点纷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多项经验在省级以上层面推介。
中方炉亭坳的农科教结合,职业教育“万昌模式”,农村客运校车管理怀化经验、全市教育精准扶贫经验、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先后得到中央、省里推广。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怀化市作了“下好五着先手棋力推教育优先发展”的书面经验发言。今年9月全省芙蓉学校建设现场会在我市新晃召开等。
(向波 张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