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怀化市1-9月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1-10-21 09:57信息来源:怀化市乡村振兴局

2021年以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三农”工作首位,密集作出部署安排,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地方党委、政府集中换届和机构政策转型的特殊背景下,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顺利开局。

1.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把“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作为乡村振兴过渡期的首要任务和底线要求,7月15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十条措施》,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一是加强常态精准监测帮扶。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的排查识别工作。二是强化稳岗就业。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3.57万脱贫人口、0.39万名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总体规模较去年增长3.35%,工作稳中有进。全市建设就业帮扶车间365家,吸纳脱贫人口4778人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2万个,选聘脱贫户生态护林员6243名。我市有关做法得到省直相关部门充分肯定,并在6月18日召开的全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三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全面开展“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回头看”,实现问题动态清零。强化就业产业后续帮扶,同步推进配套设施完善和社区治理。四是加强低收入群体常态化帮扶。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专项行动,全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8.84万人,新纳入社会救助保障对象共计15886人,其中农村低保15201人,农村特困685人。五是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深刻汲取陕西洛南舆情事件教训,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脱贫攻坚领域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方案》。5-6月开展脱贫质量问题集中排查整改,7-12月开展持续排查整改。六是推行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方案》,签单保费4315万元,为全市375.49万农村户籍人口购买“防贫保”,构筑防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火墙”。七是严格项目和资金监管。全市已登记总规模164.56亿元的脱贫攻坚期间实施的扶贫项目资产,并分类进行后续管护。共储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14705个,涉及总投资100.16亿元。2021年累计投入财政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42亿元,建设4153个乡村振兴项目。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6.34亿元(今年新增放贷2.51亿元)。

2.及时部署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实施乡村振兴16项重点行动。根据中央、省相关精神,结合怀化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16项重点行动,着力创建大湘西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二是认真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上半年全市共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1356支3020人(其中省派42支127人,市派80支212人,县派1234支2681人),9月份制定《关于加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的实施方案》,按照“一拖二”模式,实现所有行政村(社区)驻村帮扶全覆盖。三是努力抓好重点帮扶和示范创建。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省级芷江示范县和214个省级示范村的示范创建工作,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强力推进沅陵、溆浦、麻阳3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和278个省级重点帮扶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督导沅陵与常德、麻阳与芙蓉区、溆浦与雨花区开展了对口帮扶对接,完善对口帮扶方案,建立对口帮扶联络机制,现各项对口帮扶工作已全面有序铺开。四是聚焦宜居宜业,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193个美丽集镇、122个美丽村庄、1000个美丽团寨、10000户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制”,全市累计改(新)建农村户厕 13.1万户。完成行政村污水治理1434个,全市58.4%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沅水干流沿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道路硬化率大幅提高,实现25户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全覆盖。全市村庄绿化平均覆盖率达73.5%,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87个、省级以上绿色村庄2128个。五是加强党建引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基层治理化整为零,升级打造乡村治理“底座网格”,大力推行“党建+微网格”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开展乡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行动(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做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大力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整治行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媳”“美家美妇”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村美人和的农村新风尚。六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组织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围绕脱贫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深入乡村第一线解决;围绕返贫怎么防得住、“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怎么巩固提升、帮扶力量怎么用得好、乡村建设怎么破好题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