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1月怀化市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1-12-29 14:41信息来源:怀化市市优化办

 2021年1-11月来,市优化办围绕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怀化城市新名片总体要求,按照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怀化实际,全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现将有关落实情况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紧盯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前5位总体目标,采取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工作。一是政策支持。在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清单基础上,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怀化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对政务服务、项目建设、政策兑现、招商引资、执法监督、工程招投标、政企交往等方面予以明确要求,在全市上下产生较大反响,得到辖区企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二是召开高规格的全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做主题报告、市长主持,会上对怀化营商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对下步工作提出更严更实更高的要求,着力打造“开放、廉洁、诚信、公平、高效、温暖”的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引资、招商引资靠营商环境,营商环境靠干部职工作风改进的逻辑关系,极大改善全市思想环境。三是开展系列整改提升行动。5月份以来,市委巡察办牵头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市优化办牵头开展“营商环境百日提升行动”,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纪律作风整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旋风行动”等,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当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突出问题,为下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截至11月,收到企业群众反映问题946件,当场解决157件,一般问题交办相关部门整改落实587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问题线索202件、立案46件、处理98人,查办恶意举报、诬告陷害2件处理2人,公开通报2期7件典型案例,澄清正名3人,推动形成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良好局面。

2.提升政务服务。全市以“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规范化、标准化。一是“三集中三到位”快速跟进。截至11月底,市本级政务大厅进驻单位43家,进驻事项2142项,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二是数据共享稳步推进。全市汇聚电子证照目录204种,证照数据171.26万条,累计签发5.4万余张电子证照。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已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方便群众“就近办”。完成国家、省、市三级共享交换平台深化对接,对接省平台共享数据目录82个,归集41个市直单位393个信息资源目录,数据11.3亿余条。三是“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加大。按照“四减”要求,省三批296件“事”、市改造161件“事”材料精简率、环节压减率、时间压缩率分别达到38%、64%、68%,如市场监管局按照合并环节、并行办理、局所联动的机制,将企业开办时间从过来的5天压缩至1天以内,极大地方便企业办事。四是“跨域通办”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已与17省62个地区建立“跨省通办”合作。五是中介服务得到规范。对全市16个部门145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建立了清单,并在政府网站公布;对2800余个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审核和监管,要求服务标准、服务费用、服务时限全公开。

3.提速产业项目审批。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项目所有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内提速60%以上的目标,大力开展“集中办公、集合查验、集成审批”工作。一是建机制。制定了《关于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集中办公、集合查验、集成审批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通知》《关于推行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办公、集合查验、集成审批机制实施细则》《怀化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实施细则》,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工作标准。二是设专区。市发改委等16个工改责任单位全部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专区办公,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涉及的相关科室全部进驻,确保窗口授权到位能办事。三是抓推进。市本级参照浏阳等地经验,建立了审批6套模块,大力推进“三集”改革。截至目前,市本级通过“多测合一”平台已实施测绘项目505个,通过“告知承诺”办理项目440件,实施“并联审批”事项1549个,通过“联合验收平台”项目75个,通过“联合审图平台”项目295个,全市上下“三集”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各项目业主主动使用三集平台办理各项审批事项。四是促亮点。怀化高新区持续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今年8月完成“交地即开工”项目2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交房即交证”改革截至目前,怀化市已实施“交房即交证”的项目共发证4084户。怀化市大汉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四个项目已发证2426户,其中大汉龙城·电信智能小区846户,大汉龙城·骏龙府902户,大汉龙城·腾龙府339户,大汉龙城,应龙府839户。怀化德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2个项目已发证1080户,其中盛世华都北区三期585户,盛世华都南区七期495户。怀化市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鹏程·公园鑫城项目已发证578户。今年全市所有的楼盘全面推进,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增强。五是补短板。过来水电气审批群众意见较大。今年以来,水电气相关企业大力推进便利化改革工作。在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实施“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反馈”工作机制,并与城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审批绿色通道,减时减环节减费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怀化供电分公司在城区建成16个营配末端融合的城区供电服务站,将服务关口延伸至客户身边,同时借鉴共享充电桩模式,探索实施临时小容量用电“扫码办电”,建成扫码装置305套,客户可自行扫码消费取电。市自来水公司自今年6月起启动“供水流动服务车”,为681个产业项目上门办理了用水开户报装手续,实现村民用水“零距离”。新奥燃气公司在城区设置13家燃气缴费点,预计至今年12月底,增加至30-50家,有效满足市民缴费需求。

4.改善政务诚信。一是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各级各部门制定了惠企政策兑现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便手续,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政策兑现专窗,实现“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兑现”。截至11月底,全市“六稳六保”政策兑现共惠及企业21902家,办理各类业务203826件,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3967.76万元,缓缴住房公积金5775万元,发放贴息贷款15321万元,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5140.5万元,惠及9516家单位43.35万人;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5326.6万元,惠及7159家单位20.22万人,清理取消水电气行业不合理收费5655万元。市税务局运用税务大数据智能分析识别纳税人、缴费人的实情和经营情况,精准定位服务需求,自动推送涉税信息,今年以来,向企业精准推送减税降费个性化信息44批次,24.7万户次,帮扶48户市级重点企业累计享受减税降费红利2156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630万元。市财政局在政策网站公布了涉企政策清单,并督促政策执行。今年来,督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退付小微企业登记费1248750元,督促市交警支队退付物流货运车辆牌照费48280元,切切实实为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降低运行成本。二是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出台了《怀化市本级直达资金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分工,建立了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调度一督办,半年一评价一通报,并主动与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对接汇报,提前让审计部门介入直达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精准快速到达市场主体。2021年1-11月,全市共收到直达资金97.06亿元,全市及本级分配下达进度分别为99.2%和99.9%,支出进度分别为92.3%和94.6%。全市直达资金支出进度快于序时进度,数据规范性整体情况较好。三是积极推动政府依法承诺事项落实。按照“说到做到”的原则,全市各级各部门,对依法签订的合同协议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台账。市优化办开发“码上监督马上办”投诉举报平台,共收到各类投诉件79件,促进政府承诺事项的落地。市工信局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清理,制定了专门方案,召开了四次全市性的电视电话会议布置安排,建立一月一调度一通报工作机制。截至11月底,全市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574.88万元,已清偿2574.88万元,100%完成全年清欠任务。四是集中整治转供电加价问题。市发改委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城区转供电加价问题开展了为期一星期的集中整治,整治市场擅自加价行为2个,清理不合理收费2700万元,不断规范部门收费行为。

5.激活融资市场。一是贷款可获得性提高。至11月末,全市融资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96.16亿元,各类贷款余额1683.65亿元,存贷比70.26%,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比;无还本续贷余额15.56亿元,较年初增加3.89亿元,增速33.34%;合理引入增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量客户12户、累放9136万元、余额6876万元;辖区包括分支机构在内的共计477家银行机构网点入驻“信易贷”线上服务平台。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62.81亿元,较年初增加34.51亿元,增速26.90%。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加大。11月末辖区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81.60亿元,较年初增幅18.0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29个百分点,贷款余额户数38774户,较年初增加5003户。二是贷款成本降低。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求,规范融资收费,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截至11月末,辖区银行机构全口径和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9%和5.67%,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3和14个百分点。三是融资担保增信能力增强。2020年7月成立了怀化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7月22日,被列入第二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名单,实现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机构从无到有。2020年8月加入省再担保体系,与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授信1亿元。今年,市财信担保公司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签订担保合作协议,授信总金额21亿元。截至2021年11月30日,该公司累计在保余额37460.3万元,业务已经实现怀化县市区全覆盖,支小支农支新占比100%。2020年该公司担保费率1.31%,截至2021年11月底该公司担保费率已降至1.02%,企业融资更加便利。

6.改进执法监管。一是实行入企检查备案制。除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上级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其他检查执法人员进驻企业,必须报单位一把手或分管负责人审批,其中入园检查还要向园区办报备,逐步解决乱检查问题,做到“无事不扰”。二是实行检查事项清单制。所有执法监管单位都要制定《部门监管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让企业事先对照清单任务逐项自行整改,减少企业违法成本。三是实行处罚裁量阶梯制。所有相关执法单位都要细化量化处罚标准,按轻微违法、一般违法、严重违法行为制定处罚裁量基准并向社会公开,所有执法决定信息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逐步解决乱执法、乱罚款问题。四是实行轻微违法容错制。所有部门都必须开列“免罚清单”,实行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整改,整改后不予处罚,这一做法得到企业普遍肯定。

7.提升司法公平与效率。一是积极开展民营企业挂案清理活动。2021年初,市县两级法院旧存破产案件63件,其中破产清算案件40件,破产重整21件,强制清算2件,目前已审结14件。全市检察机关清理发现民营企业涉嫌犯罪“挂案”案件16件均滞留在侦查环节,经本次专项活动清理,公安机关已作撤案、终止侦查处理。二是出台了《关于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协调机制的通知》。市中院与银行、税务、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市司法局牵头成立了破产管理人协会,市财政局设立了破产援助基金等,为破产案件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全市公安机关侦办21起涉民营企业案件不予立案5起,全市检察机关依法对涉及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经济犯罪人员不批准逮捕22人、不起诉36人。

8.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是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按照“一个项目(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工作机制,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帮扶机制要求,今年3月起,市县领导深入辖区312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帮助企业群众解决问题1008件,协调融资12.8亿元,招工12580人,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建立“企业家绿卡”制度。为营造“亲商、重商、尊商、扶商、爱商”的浓厚氛围,市委市政府出台《怀化市企业家绿卡》制度,企业家凭卡享受子女入学、就医就诊、旅游观光、候机乘车、法律服务、政务服务等方面的优质服务,目前已常务会通过,现在正在走两办发文程序,预计12月下旬颁发100张。三是出台《怀化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规定》。鼓励政府部门与企业正常交往,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安心、专心、放心发展经济。四是建立市县领导联系商会、协会制度。按照《怀化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的规定,进一步深化企业大走访活动,形成定期不定期走访联络商会、协会的长效机制,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内有走访、年终有总结,推进政企关系走深走实。

9.扎实抓好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今年省优化办牵头的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工作,从11月1日开始,至11月26日结束。期间,组织核查部门和县市区上报样本4530份,召开业务培训会3次,线上业务指导80余次,发情况通报10期,实地调查样本企业1178个。从掌握的情况看,全市各级各部门对本次营商环境评价都比较重视,部门一把手亲自调度安排。整个评价过程组织有序,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线上部门问卷都圆满完成采集任务,评价组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