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小康 迈向新程 怀化市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乡村新气象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通过电波,传遍五溪大地,让五溪儿女振奋不已。家在溆浦县沿溪乡朱家园村的村民王文生深有感慨地说:“从前的烂石路变成水泥路,从前三轮车都进不来,现在公交车通到家门口,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一切都搭帮党的领导。”
百年追梦,梦圆小康。放眼五溪大地,越织越密的乡村道路、愈发畅通的交通动脉,仿佛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串串耀眼的明珠,照亮了全市群众全面小康的梦想。
阔步小康,希望在前。在新征程上,我市接续奋战乡村振兴,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
盛夏时节,走进芷江三道坑镇五郎溪村,一位残疾农民正在田里采摘金银花,这位村民叫周世和,因腿有残疾外出务农找不到工作,又回到了村里,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帮助下,种起金银花。
“真没想到,在家种植金银花一年也能挣到五六万块钱。”周世和高兴地说。据了解,金银花是五郎溪村的主导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目前全村共种植金银花1200多亩。为了降低老百姓的种植成本,解决销售难题,提高收入,该村成立了金银花合作社, 并与湖南鸿利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不低于7元/公斤的价格收购。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五郎溪村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村集体经济达到了35万元,为我们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三道坑镇党委书记彭小军介绍道。
老百姓的口袋富了,对生活的品质追求也不断提高。目前,五郎溪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治水、治房、治垃圾、治厕、治风工作和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行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五郎溪村的变化,折射出在我市广袤乡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生的沧桑巨变。近年来,我市累计完成各类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19482公里,超额完成25户以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标任务,新增通自来水人口10. 59万人,完成农村改厕64990户,完成4类重点对象和边缘户危房改造1533户,新(改扩)建 乡村小规模学校220所,设置综合文化服务站193个,建“留守儿童之家”2770家,完成农民素质教育培训10万人次,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排名全省第2位。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时发出了接续奋斗的动员令,为我们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方向。”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龙水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兴旺为关键,用工业化思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县一特”。以生态宜居为落脚点,坚持以城镇化思路抓好乡村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打造美丽乡村。以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为抓手,实施“五个一百”工程,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群众现实所需,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探索多元化发展思路,带着责任和感情谋划好、推进好乡村振兴,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当前,我市正传承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在5月14日前,市本级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80支212人,省派工作队42支127人,县派工作队1234支2681人手握“接力棒”,全部进村到岗,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迅速铺开。
(记者 杨玉捷 通讯员 余秋松 龚卫国 张媛)